第四十二章 激流勇退(第1/1页)名将台
成为袁世凯十二旅旅长的马继增(即先前充当革命阵营叛徒,刺杀吴禄贞大将军的马步周,为掩人耳目便改了名字),得知张敬尧在前方吃了点亏,而且林虎团也是孤军追击,自己没多想就很快地整军过来,企图围剿文景泽连,争得袁***功。可是那林虎也不是没有分寸,知道获了点小胜,便见好就收,回师军营中待命。
风尘仆仆而来的马继增没有占到半分便宜,这种肯为高官厚禄而出卖自己同志和朋友的人物,命令全旅就近驻扎,大肆纵兵抢掠百姓财物,就近淫扰当地女子,甚至还杀死一些壮丁充当战果,抓到一些成年男子就装扮成俘虏,谎报军情,来显示自己的战功赫赫。全旅官兵由于本身也“收获不小”竟也无人将真实战情上报。
作为前沿阵地的沙河镇的百姓真是怨声载道,骂爹哭娘的不计其数,悲惨的氛围和哀伤的哭嚎声一直在当地上空萦绕。沙河镇镇长孙立明召集三百乡勇,大伙义愤填膺,众志成城地跑到马继增旅部声讨他们这种惨绝人寰的做法。
马继增闻讯,不以为然,暗地里倒是有几分欣喜:这他妈是嫌我抓的俘虏还少吗?居然还亲自送上门来。对下属吩咐一番后,马继增继续和随军前来的姨娘太太们寻欢作乐。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曾经高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对当时不堪入目的军旅生活多有直白的鞭挞,这两句诗便是出自他的名篇《燕歌行》。可是现在的情形比当时要糟糕得很多,死亡的不是酣战的战士,而是无辜的镇长和乡勇——一群为了公理和正道前来阻止马继增军队如同豺狼般兽行的小人物们。没有人为他们的英勇举止和壮烈事迹歌功颂德,他们很快就被换上讨袁军的军装,再被制成战死的军人而最终成了长官们青云直上的阶梯。
十九 激流勇退
或许国民党方面的很多人士都料到了“二次革命”会战败的结局,可是他们几乎全都忽略了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恶果。袁世凯作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者,趾高气扬、顾盼自雄,战争一告结束便通令全国缉捕“叛国作乱人物”孙中山、黄兴、李烈钧、陈其美等人,国民党为主流的国会也被强行解散并被宣告此党为不法组织,整个中国政坛几乎完全掌控在北洋政府手中。
江西宣布独立后,安徽、湖南、广东、福建也先后响应,电告全国,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并组织讨袁军。
此时的袁世凯与其说是震怒,还不如说是无比的兴奋和欢欣鼓舞:哼,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还就怕你们不动,你们不动,我还怕师出无名,将士不能完全用命,现在可倒好了。仆人为志在必得的袁世凯穿上全副军装后,他拄着军杖虎步熊趋地来到总统府下达正式命令,宣告对南方作战,惺惺作态地说什么“本大总统年逾五十,衰病侵身,以四百兆人民之付托,含辛茹苦年余,无非欲使我黎民子孙免为牛马奴隶。孙文等人的破坏举动,本大总统在任一日,就应当牺牲一切来救国救民,各省都督同心戮力,毋视中华民国为一人一家之事,毋视人民代表为可有可无之人。我五大族之生灵,或不致断送于乱党之手。”随后,袁世凯又令海军次长汤芗铭赴湘查办谭延闿独立一事,果真谋反,当与驻湖北陆军共击之;再令广西巡防统领龙济光图粤;策划安徽独立师师长胡万泰反戈;更是调集驻河南、河北、天津一带的北洋各师迅速向南推进,准备大战一场。
黑云压城城欲摧。面对浩浩汤汤的北洋大军,地处华中重地的湖北都督黎元洪严守中立,任凭孙武、吴兆麟、熊炳坤、邓玉麟等首义元勋怎么劝说,他也是无动于衷,对于孙中山、黄兴和其他都督的要求迅速响应的急电也是置若罔闻。实在是忍不住了,便对别人说:“我黎某人早就立誓说过,如果南北战事一开,绝对严守中立,如果再有人劝,休怪我反目成仇。”
“真是让人够寒心的,当初怎么就让这么一个人当上了都督呢?”在都督府内,吴兆麟不顾黎元洪颜面,直言快语地埋怨起来。
“你敢对副总统黎都督不恭?”黎元洪身边的副官听不进去这话,边掏枪边喝问吴兆麟。
“切,你是哪里来的小杂毛,哪里轮得上你说话?”一旁的熊炳坤还是武昌起义那夜的雷厉风行,拔枪的速度比那副官要利索多了。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那年轻的副官吓得哑口无言直打哆嗦,面色发紫地用眼睛中的余光看看黎元洪。
“你们这是何苦呢?难道你们就看不清全国的态势吗?我要是贸然参战,无疑是让三楚子弟去送死,我也是湖北人啊!你们真要是看不惯我这个都督,老子不干了,你们谁想干谁去干。你们倒以为我这个都督当得轻松!”语气越来越暴躁的黎元洪把帽子一甩,然后拿出督印就离开了都督府。
众人在这片刻之间就都愣住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黎元洪发这么大的火。那个副官却是不依不舍,冲过去拿了督印就朝黎元洪追去,还边喊:“都督,他们不懂你,难道我还不懂吗?湖北不能没有你啊。”
“哼哼哼……哈哈哈……”,一阵奇怪的笑声突然在都督府响起。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孙武在仰天苦笑:“翊武兄要是在,事情就不致如此。振武那小子要是还活着,估计早就带着人马跟袁世凯干起来了。”
当初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威震华夏、惊动四海,而如今,众位首义元勋走的走,去世的去世,无权的无权,苦笑的苦笑。听到孙武的感叹,大伙不胜唏嘘、黯然神伤。
年纪稍长的邓玉麟也是忍不住怅惘叹息:“无所谓,无所憾!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了。大伙想干嘛就去干嘛吧,我看我这身老朽的躯体也经不起折腾了,不管是他袁项城胜,还是他孙中山赢,我是起不了半点作用了。哈哈,现在留着这身子骨正好卸甲归田。”
吴兆麟一听到“卸甲归田”这几个字,不知不觉竟忧从中来,武昌起义那阵,他的家人都被丧心病狂的清军给杀害了,现如今踽踽一人独行于茫茫人世间,悲怆的无牵无挂中其实还有着无尽的惦念和回忆。“哎,也罢,也罢。邓公所言极是,我们的使命或许真的结束了。我想回到乡下,尽力为乡亲办点实事。诸位,我们也难得共事一场,不妨今宵喝他个痛快,往后各走他路,相忘于江湖。”
“痛快!反正我们在这个都督府也起不了个屁作用,留着也是多此一举,还要一老看人眼色。走吧,我们今晚去找个酒店,来他个不醉不归,管他谁胜谁败。”孙武也兴致高涨地响应着。
说干就干,孙武一行人辞掉湖北都督府的本兼各职就甩手走人了,任凭黎元洪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再怎么劝留也无补于事。黎元洪本人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宣告中立,与远在西南的蔡锷遥相呼应。
在随后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孙武自行隐退,回到夏口半耕半读以度晚年;邓玉麟在武汉办起了“辛亥革命烈士遗孤”和“辛亥革命子弟学校”,算是为辛亥战死的忠烈义士照料孤儿;吴兆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号召筹款修建水利、交通等设施来造福一方;本来想要追随黄兴到南京起事的熊炳坤也退出江湖,自此,武昌首义元勋除蒋翊武不知所在外,基本上全部退出军政界,像一朵朵曾经掀腾过的浪花,渐渐淡出这个波涛汹涌的历史海洋中。
李烈钧直是按捺不住激愤的情绪,得知马继增屠杀沙河镇镇长和三百乡勇,当即以此事电告全国,号召凡有血性与良知的军民人人得而诛之。马继增倒是会讨巧,接连发电报给师长李纯以及袁世凯,说那镇长和扮成乡勇的叛军企图绑架威胁他,为了战局胜利和鼓舞军队士气着想,便不得已而出此下策。李纯也是非不分,一而再地为马继增开脱,袁世凯自然是袒护自己正在前方的部下,还扬言李烈钧诈术不够高明,向全国澄清此事。
“我李某不亲手杀了马继增这个王八羔子我誓不为人!”李烈钧满腔愤怒,不顾在场众人劝阻,硬是跨着一匹马就朝前线奔去。士兵见司令官亲自上场,群情激奋、摩拳擦掌,急切想与袁军决一死战。
黄兴也是加紧运作,致电江苏都督程德全劝其宣告独立,立刻起兵讨袁。那个“挑瓦都督”(程德全本是清廷江苏巡抚,辛亥革命那年见革命党人声势日渐汹涌,便挑去巡抚衙门的牌子,挑的过程中,掉下来几片瓦,程德全被瓦砸得吓了一跳,因此得此称呼)认为起兵对抗是太激烈的事,不能草率啊。心急的黄兴得到如此回复,很是不满,亲自到都督府去勒令程德全宣告独立,自己亲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又令江苏第一师、第八师渡江,沿津浦铁路北上,同驻扎在徐州的第三师所部回师,共同抗击北方而来的袁军,不准其南下。江阴要塞司令吴绍磷、要塞第二团教练官程凤章和讲武堂副堂长薄鉴因反对独立抗袁而被黄兴下令缉拿枪毙,随后算是官兵齐心,一致反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