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护国风云(第1/1页)名将台
二十四 讨伐国贼(二)
不知是诅咒还是巧合,或者说是一种命运,袁家几代人都活不到59岁,袁世凯也在虚岁58的时候气病交加,在众叛亲离和一片护国讨贼的声讨中Ga*** over!本来已经被内外交相***迫才取消帝制的他连继续担任大总统都不被允许了,逆势而为的袁世凯晚景不可谓不凄凉。而“护国公”蔡锷真的护起国来,兵分三路,带病出征,数次交锋胜利使得袁世凯集团更加快速地分崩离析。
1915年12月25日,当西方正在欢度平安夜的时候,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内又将发生一起内战。交战的双方则为袁世凯为首的“帝党”官兵和蔡锷领衔的护国军。
真的起事了,袁世凯起初真不太愿意相信蔡锷这个“护国公”居然潜到云南去组织讨伐自己的护国运动,康熙时期抚平西南藩镇的事故又要再度上演了。“蔡松坡这人,我待他不薄,昔日对我也是俯首称臣、百般恭敬,真是哪根神经出问题了吗?”袁世凯后悔自己轻信了当前这个最为棘手的大敌,不过定定神,他还是义武奋扬,觉得凭自己掌握的实力完全可以像当年镇压国民党一样扑灭护国军这伙“乌合之众。”
“挖墙脚、掺沙子”,重金利禄、分化瓦解的老办法,袁世凯觉得应该屡试不爽,便在丰泽园的军事会议厅连开御前会议,筹议对付云南护国军的办法。可惯用伎俩还未施展,自家后院就失火了,作为袁世凯左膀右臂的哼哈二将:主张对日强硬的段祺瑞早已辞职下野,对于后来封爵也未为所动,倒是;冯国璋更是感觉自己被袁大头深深给欺骗了:“他哪里是把我当作自己人,自掘坟墓还不自知,”对于袁世凯授予参谋总长一职也未受,便被袁大头派张勋等领兵在江苏加以监视,等蔡锷护国军兴起便直接公开通电反对袁世凯称帝。
护国军正式宣告起义那天,袁世凯竟然还在使用笼络手段,册封唐继尧侯爵,任可澄子爵,张子贞、刘祖武为男爵。等到英、法两国驻昆明领事照例到将军署向唐继尧道贺时,唐继尧亲自出门接待,还微笑着问:“诸位领事阁下为何道贺?”
英领事听完翻译,直言快语:“特来贺喜将军受封侯爵。”
唐继尧笑声更大:“哈哈,我还以为阁下是来道贺我首义讨袁。这都什么时代了,封爵不是讨人骂吗?”然后又冷冷道:“这有何可贺?”
法国领事相当诧异,竖起大拇指说:“袁先生假托民意,公然称帝。各国虽是警告,却未见贵国军民反抗。我们还暗想,现今的中国人真是如此冷血和麻木了吗?真的又要向那早该被淘汰了的皇帝俯首称臣了吗?将军既然毅然起兵,拥护民国国本,实乃贵国国民之大幸,真不愧为东方之大国。从今往后,世界便不敢随便轻视贵国和贵国公民了!”
唐继尧谦逊地回复几句,便托这几位领事转告本国政府云南起兵讨袁的理由,并声明保护各国在华公民的生命财产,并诚请各国赞助义师。
唐继尧不买账,袁世凯又拿张子贞、刘祖武开刀,分别册封二位为将军衔和少卿衔,而且还分别代理云南督军和云南巡按使职务。可这两人不为所动,置之不理,袁世凯坐山观虎斗、兼收渔翁之利的计划告吹。
终归还是要硬打一场,袁世凯狠狠心,咬咬牙,跺跺脚,便继续商讨军事对策,不知是马谡上身,还是迷信康熙帝的声望,所设定的进攻方略跟清初平定西南三藩的战略部署相差无几:
一、 总体防御方略 戒严区域,规定为三等:由百色、泗城经兴义、威宁及泸州、宁远为紧急防御区域;由桂林经贵阳及重庆,为临时防御区;由雷琼经辰、沅、荆、襄及汉中为预备区。
二、 总体进攻方略 分进合击。用清康熙帝平三藩遗策:四川、湖南和广西边境各派一路大军共三路大军一齐进军。
战略部署一待完成,袁世凯就点兵点将,派拥护帝制的铁杆将军曹锟、马继增、龙觐光、为将领,准备带兵进行攻击。但出兵之前,袁世凯也不忘颁发一条讨伐令:“蔡锷之流,权利熏心,造谣煽乱,颠覆祖国!朕当率军戡乱以谢国民。尔等军民各安其业,万不能受诱惑,以致身败家亡。”
如今的马继增也就是当日刺杀吴禄贞的马步周,受到袁世凯委以重任,自是喜出望外,带领好士兵就马不停蹄地朝贵州进发。到了湘黔交界地带,便派侦察兵外出勘察地形打探军情,以作好进军贵州的准备。可没想到,在到前线的第一天夜里,梦想着继续加官进爵、坐享荣华富贵的马继增突遭不测,被吴禄贞昔日的部将龙天衢于夜里潜入卧房将其刺杀。参谋长得知马继增横尸卧房便草草将其埋葬,通电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处,说马继增因暴病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湘黔一带的战事便告暂停。
云南护国军方面也是兵分三路,军队序列及人事、战事安排如下:
第 一 军:
总司令:蔡 锷
参谋长:罗佩金
第一梯团长:刘云峰
?第一支队长:邓泰中
?第二支队长:杨 蓁
第二梯团长:赵又新
?第三支队长:董鸿勋
?第四支队长:何海清
第三梯团长:顾品珍
?第五支队长:禄国藩
?第六支队长:朱 德
战事安排:分别向叙州(今四川宜宾)、泸州、重庆三个目标进发
第 二 军
总司令:李烈钧
参谋长:何国钧(兼义勇军司令)
参谋副长:成 桄
第一梯团长:张开儒
?第一支队长:盛荣超
?第二支队长:钱开甲
第二梯团长:方声涛
?第三支队长:朱佩德
?第四支队长:杨益谦
战事安排:直趋南宁,会同桂军分取湖南、广东
第 三 军
总司令:唐继尧
参谋长:韩凤楼
先遣队长:徐进
第一梯团长:赵钟琦
?第一支队长:华丰歌
?第二支队长:李植生
挺进军司令:黄毓成
参赞:戴戡、王伯群
战事安排:除唐继尧和省各级官员坐守云南外,其他人率兵直出贵州,取湘西
毫无疑问,蔡锷的第一军充当了云南护国军的主力先锋军,可这六个支队就总共就三千多人,而且基本上是步兵,加上一个骑兵连和少量轻重机枪,每人平均300颗子弹,带上2个月的粮饷,也便出征北伐。人数不多,粮饷不多,弹药也不多,就这样一支军队,在鼎鼎大名的蔡将军的带领下向四川进军,倒也十分悲壮。
到了四川前线,已经苦战2个月的第一军几至弹尽粮绝,可唐继尧在后方不济不力,未能及时接济,蔡锷以大局为重,没有过多苛责唐继尧,而是屡屡向他致函求援,可往往得不到什么回复,或者一拖再拖。蔡锷没办法,竟然向老师梁启超发电诉苦:“所难者枪支破损,未能克日修理,衣服褴褛,未能换给;弹药未能悉加补充,而饷项已罄,乞灵无效。自滇出发以来,仅领滇饷两月。半年来,关于给养上后方毫无补充,以致衣不蔽体,食无宿粮,每月火食杂用,皆临时东凑西挪,拮据度日。”
梁启超拿着这份万斤重的电报,心情相当沉痛:“电报已收,读之黯然泪流,弟子之严明刻苦,真可敬也。”但在广东的梁启超一时之间也没办法,只好在末尾写到:“愿松坡苦撑待变,为师尽可能为之呼吁筹款。”
参谋长罗佩金却没有那么能够沉得住气,破口大骂唐继尧:“这个唐胖子,简直太不像话了,尽拖后腿,他妈的,这仗叫我们怎么打啊!难不成是没有按照他的战略部署才做得这么绝吗?”
原来在出兵之前,唐继尧、蔡锷和诸人共同制定作战部署时,两人各执一词,唐继尧主张第一军主力由宁远(今四川西昌)经汉源,在攻占雅安,拿下省城成都造成先声夺人之势,然后向川东、川北进发,夺取四川全省以惊动全国,促使各省尽快响应;而蔡锷则认为“宁远一带山路崎岖,只适合用偏师佯装进攻作为牵制,而繤江、重庆一带敌军防守薄弱,应当采取积极攻势,一来可以组织袁军后续部队进川,再者可以围困叙府(今四川宜宾)、泸州,切断其补给线和后路,不与叙府、宜宾重兵交战就可***使其投降,何乐而不为?然后方可东下,与攻占湖南、湖北的护国军会师武汉,同袁世凯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再作长远计划。”
可唐继尧仍然认为蔡锷劳师远征的危险系数太高,很不容易实现其战略部署,便不同意。蔡锷则坚持主张自己的战略计划,甚至可以立下军令状。李烈钧在其中看到二人争执不下,免得还未出师就起内讧,便很快居中调停:“二位所说其实都很有道理,依我看,不妨这样……”后来唐继尧与蔡锷被李烈钧说服,各退一步,派一支独立部队出征宁远,蔡锷所部则按照原先拟定的计划向繤江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