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广西争雄(二)(第1/1页)名将台
“上岸,全体士兵上岸!”李宗仁下达命令后向东乡、武宣间的新墟进发,休息四五个小时后,又披着夜色继续前进,等到天亮才碰到从武宣城内突出来的钟祖培和两个手下,二人交谈之间才发现敌人大部退至二塘,构筑防御工事,准备作长久鏖战。
“你们是怎样逃出来的?城内的情况还好吧?”李宗仁问。
“本来沈军邓瑞征、邓佑文两师一万多人发现是健生困于城内,守军也不过两百来人,就认为这次必定生擒白崇禧;可他们远道赶来,疲惫不堪,准备就在城郊生火做饭,想饱餐一顿在一鼓作气来他个瓮中之鳖。”说到这里,李宗仁将他打断,便禁不住问:“后来又是怎样把敌军打退的?”
“健生在城内布置防务,把一些青壮年都召集过来了,还赶忙作了一些旗帜准备虚张声势,忽然又听见城外有鸡飞狗叫猪嚎的声音,知道敌方要准备好好吃一顿,便悬赏重金,挑选敢死队百来人,等他们正准备美滋滋吃他一顿的时候,就分两路冲出去。他们数千人猝不及防地就被敢死队冲得七零八落,后退十里多才立足。我们这些敢死队个个都是好样的,竟然还俘获敌人五十余名,枪杆一百多支才退回城内的,敌人当夜没有来报复,可健生却一夜未眠。”
“好,干得漂亮,实在是善于把握战机,也难为他白健生了。”李宗仁听得有滋有味,但有很快回过神来:“我们现在就去联络我部主力,向二塘之敌发起总攻击,把他们压迫在柳江左岸来歼灭。”
等到次日下午2时,李宗仁部六千余人主力集齐,展开全线,向敌军发起总攻击。沈部也是不甘示弱,全部跃出战壕反扑,两军短兵相接,肉搏刺杀,其惨烈急切之情状不在话下,就是这样,从城内溜出来的白崇禧鼓动李宗仁同他一起上到最前线去指挥号令、动员督战。李部将士见最高两位指挥官都上前线,奋勇向前地与敌人厮杀搏斗,但敌人也是杀红了眼,没有半点畏惧退缩的迹象。拉锯战形成了,就如法兰西矮子拿破仑所说的那样,那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了。
如此如胶似漆的搏斗,真是难解难分,然而李石愚所部赶来了!他率领的纵队由贵县赶到二塘,威胁敌人右翼,还隔岸令号兵一个劲地鼓吹着冲锋号并射击助战,这可让敌军心虚了,不到二分钟时间,他们的阵线就有明显的后退,这种战况当然是此消彼长,李部士兵反倒越战越勇,趁势猛攻不停。沈部士兵还是崩盘了,他们没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但李部志在击溃其主力,从黄茅追到石龙又赶到桂林,依依不舍地想将其全歼。
两邓残部在李、白眼里,早晚是囊中之物,不过为了把事情干得更漂亮,他们决定来个声东击西,让李石愚佯攻柳州,他们则将主力东调,全军携带几日干粮,直奔桂林的南乡。除了李、白一部获得胜利外,其他各军也是捷报频传:贺县沈军已被陈济棠击败,蒙山也落入俞作柏之手。沈军前线兵败山倒如此,先前自信满满的“建国桂军总司令”的沈鸿英叫苦不迭:“×你老母,我沈某竟然会败在这几个排长出身的小子手上,老子到底也是带兵数万,纵横湘赣桂粤四省十多年,也没碰到这样的对手啊,妈的,真是意想不到。”
毕竟意想不到的不只是这些,李、白所部居然到了桂林,这对沈氏来说无疑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啊,哪里抵挡得了,只好弃城而逃,于是桂林易手,沈氏大败。但李、白二人在战后又有些掉以轻心,让吕焕炎纵队留守桂林。但这山水如画之地,哪能就此安稳。邓瑞征、邓佑文收拾残部三四千人逆袭桂林得逞,李宗仁闻讯,赶紧派白崇禧向二邓所部进攻,旋而桂林兵不血刃就被白部占领,之后,白崇禧一面追击,一面又派部队绕到前面设下布袋阵,赶鸭子般地将其击败,至此沈氏全军覆没,这总司令也逃到深山老林去躲难,很久才潜回香港。再据后来李宗仁在大洋彼岸会议,说时隔一年,正是他们准备北伐期间,西江有一客轮刚过三水,快到香港时,岸上人群中有一彪形大汉,拍着胸脯大喊:“老子就是沈鸿英,天底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哼!不管你李宗仁、黄绍竑怎样阴险凶狠,还有那白崇禧怎样会用计谋,画影图形捕捉老子,还不是让老子给跑了!”说完就仰天大笑,真是不改绿林大盗的本色,使得全船乘客哄然而笑。
到现在为止,广西两大势力——陆荣廷、沈鸿英部都被后起之秀的李、黄、白三人组带领的新桂系所击溃,在这八桂之地,他们算是一枝独秀,无人能与他们的势力相抗衡。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唐继尧的大部军队也很赶时髦地号称“建国军”,滇黔两省六万多人分三路大军,遮天盖地地从云贵高原顺势扑杀过来:他们的战略部署毫不掩饰,非常赤裸裸,因为有恃无恐或者志在必得:第一路是唐继尧果不食言,让他的弟弟唐继虞挂帅,自贵州的东南边境侵入三江、融县,以柳州为进攻目标;第二路由龙云任总指挥,自滇东的广南经白色东犯,以南宁为攻击目标。第三路则是胡若愚统率,从滇南富州侵入镇边、靖西,经养利、同正,会攻南宁。
为什么唐继尧就坐看他的“好帮手”沈鸿英部被几个青年军官全歼呢?这是有很大原因的,并不是唐大都督愿意这样,一来,滇黔桂三省边区多是崇山峻岭,可谓山高路远坑深,大多地方人烟稀少,鸟兽云集,他们休息生火做饭都是件不容易克服的事,再者滇黔军多是以销售鸦片烟来赚取军饷,带着数百万两烟土,随军运行,专等上海、武汉一带的商人前来贩运,就在他们赚钱赚的手发抖时,他们的友军或者说是棋子,正被李宗仁部打得落花流水。
就算是乌龟爬行,唐将军的六万大军毕竟还是赶了过来,与此同时,孙先生去世后的几天里,这位副元帅发电全国,说是代行孙中山大元帅的职权,号令西南群雄。代理元帅胡汉民第一个不答应,顺势接招,下令通电,申讨唐逆,着驻粤滇军范石生部为先遣,入桂增援李宗仁。
说来也巧,这范石生原属顾品珍部,早在五年前,顾氏率所部驻防川南,四川诸实力派也竞相打着“川人治川”的口号,本来水火不容的几部地头蛇联合在一起将这个强龙逼到云南。可一山不容二虎啊,顾氏到云南又把唐继尧赶走,自己做云南王,再隔一年,孙中山号召西南各省也就是以前组成的军政府几省北伐,顾氏为了减轻军费负担就让范石生连同另外一军驻扎广东,领取广州政府的军饷。在云南纵横近十年的唐继尧不甘心啊,趁着顾品珍调两军到广东的机会,东山再起,使得顾品珍战死。但范石生不知是为私还是为公,竟然在这次唐继尧大举东侵之际,主动请缨援桂,一万余众进到广西,大有击败唐军再度督滇的气魄和野心。
人数虽多,但他们军纪败坏是很有名声在外的,李宗仁见着范石生的面,也不怕初次相会就失礼,毫不客气的规劝:“范将军为人豪爽,先前就有所闻,现在小弟我直言快语说一些事,还望您不要过于见怪。”
“李将军,么子事,但说无妨!”
“你们部队的军纪可是出了名(本来想说‘的坏’二字,但想到不要说得过分,便收住了),这样还怎么打回云南啊?”
“积习难除,从这以后我们会痛加改正。”范石生把话说得响叮当。
一旁的参谋长杨蓁笑了:“我们本来就是土匪军啊,哈哈,老范是大土匪头,我就是二土匪头!”杨参谋长说归说,但还不愧是一个精明强干之人,当下就雷厉风行地整改所部,令士兵戒除鸦片,整治军纪,但凡有强买强卖或是横行欺市、强抢民物者一律严惩不贷。
整饬军纪的最后目的还不是为了打仗,现在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而作为天险的昆仑关注定要成为之一战的主战场。说来也奇怪,在历史上越是什么天险,越是什么易守难攻之处就越容易成为兵家必战之处,此次昆仑关一役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早在宋朝,名将狄青率师远征,一战成名而流芳青史;再后来打日本,白崇禧亲手导演的昆仑关大捷,创造了以攻坚战首胜日本“钢军”的光辉战绩。
现在的形势是数万滇军已经占领昆仑关,李宗仁军若不在此地击溃他们,便只有看到一群虎狼之师从此地东下,压迫广东,从民国建立以来兜兜转转、磕磕碰碰又生生死死而至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必被摧毁,中国前途又将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于是李宗仁像发勤王令一般,让刚刚解决掉沈鸿英的各个纵队星夜赴援,以期集中兵力击退这出道以来碰到的最为强大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