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东征(第1/1页)名将台
六十一 东征(三)
陈炯明“贼心”不死,趁着廖案的发生以及国民党的内讧,企图东山再起,一统南粤。不过天公不作美,掌握了国民政府军事主导权的蒋介石被任命为第二次东征军总指挥,继续率着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的精锐之师讨伐陈炯明残部。逐渐向着国民党最高领导权的宝座这条路上走去的蒋介石,刚一迈步,就碰到了陈炯明残余势力的这第一道难关。
“当然,不报此仇,怎能安抚我们党代表的在天之灵!”有学生竟然不顾周主任家的新家具,直接一拳打在桌子上,把上面的杯子都震碎了。
在“廖案”发生后的第十天里,也就是廖仲恺出殡之时,广州黄埔军校师生连同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二十多万人参加送葬仪式,队伍行列之大,群众阶层之广泛,当时情绪之严肃,气氛之悲壮,实为广州空前之壮举。甚至有不少人同何香凝和他们的一对儿女:廖承志、廖梦醒一道放声痛哭起来。廖仲恺的遗体暂厝于广州驷马岗,也就是在他生前好友朱执信的墓侧。在他出殡十周年的那天,又经国府下达的文件批准,将其移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侧,即是把他公认为孙总理最忠实的追随者。现在一些学生仍然是怒气未消,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周主任家中商议查案复仇的对策。
“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都能理解,我又何尝不是与你们一样,悲伤惋惜又愤怒痛恨。在这里,我向你们保证,绝对会同其他检查委员一道查出凶手和幕后主使,将他们全部都绳之以法。不过我在此也提醒诸位,一定要多加注意自身安全,要不怕牺牲,但也不要作无谓的牺牲,你们是革命的种子,你们是革命的希望。现在的革命形势艰难困苦,所以还请诸位要将这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今后不论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你们都得振作,都得自强不息,努力完成革命大业,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周恩来一席温暖、正义又理性、激进的话就像寒冬里的阳光,照进了每个学生的心底,寒冰都被融化,一片浓浓的漆黑也被正直的光明给穿透进去。
为了尽快缉捕凶手,以正视听,以求迅速平息黄埔师生以及广州市民的愤怒和悲伤,“廖案检查委员会”决定当天晚上起就在广州城内实行宵禁,晚上11点时加强戒备,搜捕嫌疑犯,并规定了委员会内部联络的口令。可是蒋介石为了防止泄密,独自召集亲信守城将士,将戒严时间提前到晚上9点,而且还改变了原来的口令。就在这天夜里,周恩来自黄埔岛的军校回城,汽车快要到城防司令部时,门卫突然大叫停下,周恩来车上的司机并没有理会,只是继续向前行驶,门卫又高声问道:“口令!”。
周恩来随口报上当时协商好的口令,但是没有被允许进入,门卫见口令部队,当即就命令几个士兵一排机关枪扫射过来,子弹当下就射中司机,司机便忍着疼痛调转车头,拐进小巷。可那帮门卫以为是嫌疑犯,便又是一梭子子弹打过去。听到枪响的时候,周恩来迅捷趴倒在地上躲过一劫,之后就连声高喊:“我是周恩来!你们是怎么回事?”门卫拿着电筒一照,睁大眼睛一看,没错,真是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到他们过来抢救司机时,司机已经奄奄一息,很快就宣告不治身亡。听闻此等消息,蒋介石和何应钦等人连忙向周恩来道歉,说是事务繁忙以至于有此疏忽,对不住得很,还派人几次送礼探望,非常殷勤,对受害司机的家属还倍加抚恤慰问。周恩来也没在意,更没多加追究,只是觉得事情很悬。又是一场虚惊,一帮对周恩来非常敬重的黄埔学子接二连三地前来慰问,还是被他们周主任的一段话给打发走。
终究还是会水落石出,在“廖案检查委员会”夜以继日的忙碌中,廖案还是得以迅速结案,经查明,暗杀还真是国民党右派一手操纵的,其中牵扯到的主要成员有邹鲁、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许崇智等人,出面收买凶手的竟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
破案的经过是这样子的:直接凶手之一的陈瑞在刺杀廖仲恺后,向朱卓文汇报作案已经成功便来邀功请赏,朱卓文当即付给陈瑞二百元,打发他迅速离开广州,可当时的广州城因廖案闹得满城风雨,戒备森严得一只老鼠都难以越城潜逃。陈瑞东躲西藏,还是迈不出广州城半步,就等他千辛万苦地赶到黄埔码头时,早就在那里株守的警察将其拿下。为何就偏偏盯上了他,这说来也还是个谜,不知谁人将作案凶手之一的陈瑞画像递给广州市公安局,公安局为了破案,抱着“宁可杀错,不肯放过”的心态按图抓人,把陈瑞给逮住,经过一昼夜强幅度的轮流审讯,陈瑞还是招了。
案情查明后,由汪精卫派遣,蒋介石亲自领队的五十余名荷枪实弹的黄埔学生,按照汪主席“若是拒捕,可以就地处决”的指示,径直扑向胡汉民的寓所。当年风光一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府秘书长、又有“第二总统”之称的胡汉民听到含有整齐脚步声和嘈杂的搜捕叫喊声时(很有可能是几个黄埔学生有意想放水便故意出声),当下穿好衣服,下床就往后门跑去,冒着摔死的危险翻到楼下,极其狼狈地到奔跑到大街上。究竟该逃往到哪里为好呢?胡汉民在慌忙之中思索一阵子后,就认为此事肯定与汪精卫有关,因为先前作为代理大元帅的自己虽没能理所当然地被选举为国民政府主席,但也肯定会被汪精卫所嫉恨,于是他索性直奔西华二巷的汪精卫家。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见胡汉民急匆匆而来,料知有事,还未等其气喘未定,便非常诧异,急忙问得出一些眉目,就连忙给正在办公处等待好消息的汪精卫打电话,怒不可遏地质问道:“展堂兄到底犯了什么罪,你竟然派人深夜去缉捕?”汪精卫在电话那头振振有词地答复:“反动派就要捉,捉了就要杀,这样做是大快人心!”陈璧君望了翘首等待电话那边消息的胡汉民一眼,便低声说了句:“展堂兄就在我家。”气得另一头的汪精卫立刻扔掉电话筒,在那头捶首顿足,很是不甘心。要是汪精卫现在就带兵打道回府,到自己家里去“捉贼”岂不是搞了个大乌龙事件,把自己也牵扯进去,那可就跳进珠江也洗不清啦。
为了安全起见,陈璧君硬是把胡汉民藏在自己家里过了一夜,她自己则是彻夜未眠,深怕胡汉民会有所闪失,未能入睡。抓捕胡汉民的消息不胫而走,广州又是闹得沸沸扬扬,孙总理最为信任的追随者竟然会是反革命,如此狂风暴雨般的骤变,实在是没有几个人承受得了,为了平息事件,也怕引起不必要的事端,汪精卫和蒋介石决定暂将此事搁下,在这样风头渐渐消散的事态下,胡汉民在好友古应芬的帮助下,直接入驻黄埔军校,在第二次东征前夕,趁机坐船逃到苏联,离开了这个既是发家之地,又是差点要了他性命的是非之地。
被认为是国民党右派领袖人物的胡汉民被迫远走异国他乡,他的的哥哥胡清瑞和林直勉也被逮捕,右派中军方实力代表的梁鸿楷第一军军长的职务被撤掉,胡毅生、朱卓文事先闻讯潜逃;由于他们多系许崇智部下,这位身兼粤军总司令、军事部长和财政总监的国府要员硬是被先前的拜把子兄弟和下属的蒋介石以有重大嫌疑为由而被软禁,至此国民党右派势力无疑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以前是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为国民政府的“三巨头”,左中右派各表一枝,现在左右领袖突然离开广东国民政府的权力中心,接任为黄埔军校党代表的汪精卫主席稳固牢靠地坐上了党内和政府内的第一把交椅。作为合作伙伴的蒋介石也是水涨船高,担任国民革命军总监及东征军总指挥。
广州国民政府内部的政治暗涌明潮不断变幻迭起,还未消停,外患也就趁机而来: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残余势力再度进攻广州,声势浩大都已经出发,与此同时在广东西南横行无阻的邓本殷随即响应,企图形成东西夹攻之势,即使是来自四川的所谓建国川军的熊克武部也进驻广东北部的连山、阳山一带,和陈炯明暗相勾结,图谋不轨。用广州国民政府头号大敌陈炯明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广州方面派系倾轧、人心不稳,是时候联合南北两支志同道合的力量向广州进攻,恢复先前模范省的光景和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