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雪东三省(第1/1页)名将台

    在写给张学良的信中,张作霖特意把奉天省长王永江也拉进去,开篇就写到张汉卿先生阁下,然后就写到:现在很多军事将领都公举你为东三省总司令、奉天省长,还请您回来接替职务。张学良得到这封信,心中只是觉得非常悲哀,连自己最亲近的父亲都要怀疑自己与他为敌,当然,稍微静一静,他也听得出其父悲戚的处境以及对他的奚落,再后来的回忆录中,张学良直言:“不是有卫兵劝守,自己恐怕要一股脑跳进渤海去了。”为了表明自己是站在自己父亲这边,张学良就决定面见其父作一番安慰,临别是还向其父洒泪叩头,急赴秦皇岛,企望劝说郭松龄罢兵言和。

    可郭松龄发射出来的利箭已经难以收回,他已然作好了不成功则成仁的准备,所以张学良在秦皇岛通过日本顾问与在滦州的郭松龄身边的日医守田福松电话联系,要求与郭面谈,可又遭到郭松龄婉拒。无奈之下,张学良写下一封亲笔信,让守田将此信转呈郭松龄,信中写道:

    茂宸兄钧鉴:

    承兄厚意,拥良上台,隆谊足感。唯良对于朋友之义,尚不能背,安肯见利忘义,背叛乃父。故兄之所谓统驭三省,经营东北者,我兄自为犹可耳。良虽万死,不敢承命,致成千秋忤逆之名。君子爱人以德,我兄知我,必不以此相逼。兄举兵之心,弟所洞亮。果能即此停止军事,均可提出磋商,不难解决。至兄一切善后,弟当誓死负责,绝无危险。

    学良顿首

    信发出后,石沉大海,仍然对其抱有希望的张学良第二次派顾问与守田接触,希望郭松龄先行停止军事行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磋商。郭松龄这次又有了新的回复,提出下列停战条件:一、山东归岳维竣;二、直隶归冯玉祥;三、热河归李景林;四、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事已至此,张学良算是明白郭松龄是铁了心要与其父作对,便以空军处处长的名义派飞机在郭松龄所部上空投撒传单,揭露其盗用张学良名义反叛奉系,对于如此忘恩负义之徒,我东三省人人得而诛之。

    “兄弟们,这场战役不仅关乎我们东北老乡的福利和安乐,也牵涉到北方乃至整个中国的安定。张作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一意孤行,为虎作伥,搞得东三省怨声载道,我们此举也是替天行道,古人常讲究师出有名,我们现在的名号就是‘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郭松龄在将军台上朝着追随自己的部队训话,当然也算是鼓气誓师了,声音之洪亮、语气之坚定、态度之刚正实在是少有。随后,又让后勤搬出大批绿色的绣布,只见上面写的就是“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标语,上面还有一个小别针,显然是要让士兵们都系在袖子上,颇有点绿林、赤眉的气概。“我们现在的名号不再是割据一方的奉军了,我们再也不要让别人骂我们是流氓军阀,我已经同北方的冯玉祥国民军和南方的国民政府商议好了,我们这支军队就叫东北国民军,从此往后不为一姓打天下,要为国民谋福利!”郭松龄义正词严,然后分路派遣司令官,一声令下,就按照原计划迅速出关与李景林部汇合。

    还在滦州之际,老对手姜登选居然前来相劝,看见老姜只带着一个秘书,还有一个好像是副官,郭松龄不禁一声冷笑:“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难道您也想通了,想要同我们合作了吗?不然,您几乎都是单刀赴会啦。”

    “郭松龄,你给我听好了。”姜登选声色严厉起来:“你这叛上谋逆之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你要地盘,我可以把我那份让给你,这次的事我可以向大帅去求情,我以性命担保,绝对会让你满意,只是希望你赶快悬崖勒马。”说道激动处,姜登选先是嘴唇,后来连全身都发抖起来。

    “你就别做梦了。”郭松龄背着手走出去,在门口时停顿几分钟,然后下令身边的士兵将姜登选一伙枪毙,说是为出征祭旗。

    “郭鬼子,你别做得这么绝,我告诉你,你这样会不得好死的。”姜登选知道郭松龄这人性格倔强,说得出做得到,也就直接撕破脸,放声大骂起来。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只听见几声枪响和惨叫声传兵营内,大伙都知道,是姜登选被就地处决。随后,郭松龄闭闭眼,不禁眼眶湿润起来,喃喃自语:“哎……老姜是个好人啦,可惜没同我站在一方,一直都没有。”说罢就让人备一副薄棺将其埋葬。大概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韩麟春替姜登选迁葬,掘开坟墓,发现姜登选被绑的绳索已经被挣开,棺材内的木板是遍布抓痕,见到此种情景,韩麟春带头放声痛哭,而且还大声叫着:“六哥(姜登选字超六)是闷死的,一定是执行枪决的士兵不忍真心杀害他,我们的六哥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后来,给老姜召开追悼会,想到这个人的仗义疏财、好爽大度,完全一类东北纯爷们的性子,在场的人又是不约而同地放声抽泣起来。

    六十三  北伐前夕(三)

    郭松龄向张作霖倒戈前期,豪气万丈,大以为胜券在握,但在盟友背盟和日本人的插手下,竟然功败垂成,大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之感。在南方,还没等内斗不已的广州国民政府北伐过来,唐生智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倒赵旗帜,老谋深算的李宗仁又为了其目的,在广州中央积极奔走,先是率师一部北上援唐,而后又鼓动蒋介石、李济深一拨实力派回师北上,看来北伐仍在难产中。

    在郭松龄几番煽动与激劝下,东北国民军几乎全军上下都是斗志高昂,甚至到了气焰甚嚣的地步,而且让他们有理由骄傲的是山海关效忠于张作霖的守军尽管抵抗一阵,但到底还是手下败将,刚一出关就尝到了甜头,士气就像冉冉上升的朝阳。山海关失陷,张作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郭松龄立马锉骨吸髓,“妈拉个巴子,真是反了,反了,”这时的张大帅气得胡子直翘,背着手疾步走来走去,然后大手一挥:“打!”这次,张作霖派出的主将是有辅帅之称的张作相和有少帅之称的张学良。

    “我看是时候请求李景林和冯玉祥出兵了,这样我们一同攻进关内,直捣奉天城,逼张作霖下野。”这边的第五军军长魏益三建议道。

    “这事我知道,已经给他们二人发电了。”还未等郭松龄话音完全落下来,就得到前方来电:李景林背盟,东北国民军在天津银行里存的钱款被冻结,6万套准备过冬的棉衣也被扣押,形势严峻,请郭司令注意战略动态,积极调整部署。

    “妈拉个巴子,李景林小人,不讲信义的畜生,害得我腹背受敌,不行,我必当找这家伙算账。”郭松龄愤愤然地骂道,然后又急着对魏益三说:“你就即刻率全军回守山海关,不管张大胡子派多少兵力来,一定要给我撑着,撑他一段时间,我来收拾李景林,让冯玉祥也快速派兵前来支援。”

    东北国民军虽然占领山海关,博得旗开得胜的彩头,但忽地就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让全体郭军士兵苦不跌已。“这可是辽西啊,这么快就下这么大的雪,这该死的气候真是叫人难以捉摸,东三省最南端可是很少这样子。”后勤部军需处长被召来,与郭松龄和诸位将领商议着怎样渡过这样的难关:“再说,我们现在过冬的衣装一时之间还实在是不好筹集,我看还是休息一阵子,缓一缓,等有了过冬的衣物,大伙在一鼓作气,歼灭各处叛贼。”

    一位将领立即附和道:“有道理,我看这么大的风雪,奉军也不会贸然来袭。”然后又是一群将领的齐声附和,可是看见众人像早就串通好了一般似的异口同声,向来都是沉默寡言的郭松龄竟然笑起来。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郭松龄就没有卖关子了:“如果这雪还一直下下去,我看海上也会结冰,到时候我们利用这大风雪作掩护,直接来他个偷袭,进占连山,进一步夺取锦州,然后就可以关门打狗了。”

    众将领就像转动的风向标一样,一齐赞同郭松龄的想法。考虑到士兵们会遭冻,军需官长就谏言:“我看还是准备点烧酒和肉汤,好让士兵们从身子内先暖和暖和。”这一人性化的建议被郭松龄采纳,看着风雪呼啸着正在兴头上,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郭松龄下令晚上5点开饭,加餐吃猪肉炖粉条,每人还来半斤烧刀子,吃饱喝足后向连山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