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包打天下(第1/1页)名将台
大概半天的样子,海面上还真是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原先士兵害怕冰不够厚,生怕在如履薄冰中葬身寒冷的大海中,可用脚在海边猛力蹭几下,还真是扛得住,再有几个胆子大,身体重的士兵去试试,结果发现还真是行。“郭将军真是料事如神,我看这次肯定能把老张打跑。”士兵们甚至都这样感叹起来。酒足饭饱的士兵欢呼雀跃起来,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又听闻上峰说有把握打胜仗,打胜仗以后可以天天吃大米饭和白面馍馍,喝高粱酒,而且还有东北人特别钟情的猪肉炖粉条,而且还可以每月几块大洋,都能资补家用……总之在各种条件下的鼓动下,将士们还真是一鼓作气地夜袭连山,来他个出其不意。行军加上打仗,大概用了六七个钟头的光景就把连山拿下,之后趁着夜色,马不停蹄地又向号称“东北咽喉”的锦州开进。
锦州已是兵临城下之态,张作霖和一些高参知道咽喉之地的重要性,而张大帅能够调动的奉军只有张作相第五方面军的5万多人,驻扎在黑龙江的部队由于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拒绝运送奉张的部队的原因而无法及时到达。这又让张作霖害怕起来,正在帅府团团打转的张作霖简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前方消息说锦州已失守。向来都是不折不挠的张大帅开始大失常态起来,他明白冲着小六子的面子,精兵良将和优势装备都给了郭鬼子,这次算是养虎为患,好汉不吃眼前亏,张作霖决定先往北逃,于是就当即命令家眷收拾细软转移,来回往返输送张作霖家私的火车就有二十几辆。而且张大胡子还下令,对于南满货栈(军用物资仓储),让副官购来汽油10余车和一些引火用的木柴布满楼房前后,派十数名士兵看守,一旦情况危急,就将它们付之一炬,决不资敌以用。吩咐好一切,但张作霖仍是难以消受,整天躺在小炕上抽大烟,抽一会儿烟,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还口口声声骂小六子是个混蛋,当年真不该姑息养奸,骂一阵子又回到炕上去抽大烟。
形势逼人,张作霖深知郭鬼子的厉害,都做好下野的准备了。省长王永江按照张作霖的指令,召集省城各个机构的要员开会,说:“大帅让我召集你们来谈谈现在的形势。军事方面,毫无疑问,对我们是很不利的,但集中兵力,等待黑龙江援军一到,还是可以背城一战的,不过这样会使得父老乡亲惨遭兵祸,这是大帅最不忍心看到的。况且大帅还说过,政治就像演戏一样,郭鬼子嫌我们唱得不好听,那就让他们上台唱几出,我们到台下听听去,再怎么说左右都是一家人,何苦兵戎相见呐。不过还得劳烦你们辛苦一趟,专车已经备好,你们沿铁路向西去迎接他,和他说明,我们准备正式移交。”诸位要员见大帅如此照料百姓,想得如此周到得体,纷纷表示誓死效忠大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宋)渔家傲?秋思
冯玉祥没读过什么书,14岁就投身军伍,算是从底层崛起的典型军人,不过后来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大老粗的人居然喜欢上了看书,而且平时一有空就看,有时竟然彻夜不眠,为了防止其他人的休息,他还发展出来两个爱好: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装衣服的大木箱,凿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着微弱的灯光一直不停地看着。早在冯玉祥担任旅长时,还给自己硬性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的时候,就关上大门,在门外悬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冯玉祥死了”,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等到他学得2个小时完,就叫人把门上的字牌换成“冯玉祥活了”。就这两个爱好,被他的官兵们引以为趣谈,不知在下面笑谈过好多次,为此,他还专门向下属说:“我这人从小没读过书,吃过很多亏,走过很多弯路,多看点书就不会这样了,所以呢,你们哇,不许笑我那些习惯,你们也得多看点书啊!”现在读到宋朝著名政治家、大词人范仲淹的这首词,竟情不自禁地读来诵去,狠狠地品玩了一回。
轰轰烈烈地搞了个北京政变,到底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吃亏不讨好,还背得个倒戈反骨的骂名。想着当时的雄心壮志和现在的清冷下场,冯玉祥不禁冷笑起来:“西北——边防——督办,呵呵……居然落得个如此下场。”冯大胖子在心里不知道都嘀咕唠叨过好多次,早知道就不会贸然相信张作霖和段祺瑞这些老狐狸了,搞得现在坐守张家口这座西北孤城,何日才能平定天下,荣归故里。正在念想期间,居然士兵来报徐谦和苏联驻华大使有要事来访。“来得好,来得好。我现在就去见见他们,还要跟他们谈谈,他们到底能够给我什么样的援助,哎,我在这大西北受到直皖奉三方包围,真是他娘的够憋屈的。”说话间,冯玉祥弹弹的面部肥肉抖动着,可见其此时的心情非同一般。
“我们现在是代表国民党中央来同冯将军谈谈,而且加拉罕大使也说过苏联能够给贵军提供无偿援助。”徐谦来时还特意将西装革履换成了长布衫,不过眼睛上的镜框还是能够显得出他的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得还是让冯玉祥很敬佩。
“徐先生果然实在,说话也不拐弯抹角,真是直爽,我冯某人就喜欢你这样的人。”听到有无偿援助,真是开心,冯玉祥说话时,脸上的肥肉挤在一起,笑容露出,不过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大使先生,那由你来给冯将军说说援助的各项事宜吧。”徐谦表示让加拉罕有话直说。
这个胡子很浓也很密,人高马大,额头很宽的苏联人就叽叽咕咕地说起来,翻译出来全部都是冯玉祥最关心的问题,他们说察哈尔、绥远地区离外蒙古很近,苏联的援助物资经由这些地方会很方便一些,而且具体援助物资的细节将由苏联驻广东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廷和驻华武官格克尔提交苏联当局,由苏联当局批准后才能尽快实施。
“太好了!太好了!”冯玉祥喜出望外,高兴得好像头部都能触到天空中的云朵,身子轻飘飘的,简直快飘飘欲仙,这种感觉真是太神奇了,好多天了都没有这样的感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冯玉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顾不得自己的形象,竟然激动得把加拉罕那么壮的高个从腰间抱了起来:“那就请他们快点来啊,你们都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要不然张作霖回过神来,吴佩孚又大举来攻,我都快招架不住了。不行,得赶紧给那边通电,让他们快点来,就别再绕圈子了。”徐谦觉得冯玉祥的话不无道理,就跟加拉罕说了一通,加拉罕表示完全能够理解冯玉祥的心情,他也会同苏联当局疏通,让外援尽快送到这里来。
苏联人和徐谦等人果然不食言,在冯玉祥迫不及待地催促下,不出三天,李大钊在徐谦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张家口,而且随同而来的还有鲍罗廷和格克尔。冯玉祥也把自己的一班干城之将全都叫来了,还有一些精干的政要也都前来,他们连同前来商讨援助的人召开了一次大会,会上就进一步洽谈关于援助物资的细节问题,拟定了苏方援助步枪、机关枪、大炮及弹药数量的清单;交货办法也商量好了,即通过铁路运至苏联境内最靠近蒙古的上乌金斯克,然后用汽车运到库伦这个中转站,接着就由冯玉祥派部队接运至平地泉或张家口。
“这些军用物资约值四千万元,我们苏联政府一分钱都不会要,援助是无偿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如果你能回好好利用这些资助,东北军合起来也不一定打得过你们。”会议尾声,为了鼓励冯玉祥,加拉罕放下豪言壮语。
瞧瞧在座的下属,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冯玉祥也笑嘻嘻地拍拍胸脯,对加拉罕和鲍罗廷说:“诸位都是知道的,我们中国的目的是争取自由平等,谁能赞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谁就是我们的朋友,前总理孙先生也这么说过。真是非常感谢贵国对我们的支持,我希望日后两国还会有更好的合作。”
加拉罕和鲍罗廷纷纷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之后几人又谈了些关于中国时局、革命、宗教以及取消不平等条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后来的谈法越来越接近,用冯玉祥的话说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之后还慷慨的表示,他想邀请苏联方面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部队,组建现代化军队,当然能够派遣其他顾问那就最好了。在谈到最后,李大钊表示胡景翼的去世使得河南的大好局势也很快随风飘散,希望冯玉祥能够“固甘援陕,联晋图豫”,把华北中州一带稳住,将其发展成革命的势力范围。一听到扩大地盘,冯玉祥自是连连点头说好,激动兴奋之余还夸下海口:“只要革命需要,我冯焕章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