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揭幕战初捷(第1/1页)名将台

    不管是客套的官话,还是发自肺腑之言,这得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但蒋介石的这番演说还是比较能激动人心,送给他的是一阵阵雷动的掌声,以及一呼万应的呐喊声。在就职典礼中,蒋介石继续宣称:“第一,必须与帝国主义者及其工具北洋军阀为不断之决战,绝无妥协调和之余地;第二,唯求与全国军民一致对外,共同革命,以期三民主义早日实现;第三,必使我军与国民深相结合,以为人民之军队,进而委求全国人民共负革命之责任。”

    蒋介石慷慨激昂的陈辞,赢得了全场爆炸般的掌声。紧接着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发表演说,主要作政治动员。这位蒋介石现在以及后来的大政敌来头也不小,16岁就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又参与第二次革命中的讨袁战役,在邓铿粤军第1师中担任主力营营长,在驱逐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陈炯明部分裂期间坚定拥护孙中山平定“叛逆”,坚定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以及“整理党务案”中对其是非常反对的,所以为日后蒋介石对他痛下杀手埋下伏笔。不过,现在的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才31岁,在政坛可谓前途无量,但越是这样又越不拥护蒋介石,都很遭蒋某人的忌恨。

    典礼的主要议程开始了,军乐声再次响起,孙中山的长子孙科向总司令蒋介石敬奉孙总理遗像;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向蒋介石授予印章;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吴稚晖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后,并代表国民党中央致辞,说:“中国革命,远起汤武。新旧主义,古今一揆。今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全体党员,敬奉总理遗像、党旗、国旗,授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总司令,率全体将士,载而北征。牧野之捷,载主东下,一戎斯定,天下为公。尚其鉴兹。”

    平心而论,他们搞这些演说、仪式,不仅是为了图个师出有名,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向世人表达他们的决心、勇气与理想,是为了寻求一定的心理安慰以及百姓大众的支持。紧接着,蒋介石又挺直身板,提高嗓门,大声宣读北伐誓师词: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

    国民痛苦,火热水深。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总理遗命,炳若日星。

    吊民伐罪,歼厥凶酋。

    保我平等,还我自由。

    实行主义,牺牲个人。

    有进无退,革命精神。

    嗟我将士,同德同心。

    毋忘耻辱,毋惮艰辛。

    毋惜尔死,毋偷尔生。

    嗟我将士,保此国家。

    嗟我将士,保此人民。

    遵守纪律,服从司令。

    唯纪与律,可以致胜。

    生命为私,纪律为公。

    生命为轻,命令为重。

    嗟我将士,团结精神。

    彻始彻终,相爱相亲。

    毋惧强敌,毋轻小丑。

    万众一心,风雨同舟。

    我不杀贼,贼岂肯休。

    势不两立,义无夷犹。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民不安宁,民孰与生。

    嗟我将士,矢尔忠诚。

    三民主义,革命之魂。

    嗟我将士,共赋同仇。

    革命不成,将士之羞。

    嗟我将士,如兄如弟,

    生则俱生。

    存亡绝续,决于今兹。

    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誓词宣读完毕,蒋介石就身骑白马,巡视检阅即将挥师北上的国民革命军,在白马上的蒋介石威风凛凛,在给受阅的官兵回礼时,摄影师捕捉到这个镜头,形成了蒋介石乃至中国历史上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蒋介石在马背上看到黄埔军校师生时,真有些百感交集,往事涌上心头:想当年军校初建,师生们就参与平定商团叛乱,然后勘定刘杨之乱,后来则是两次东征中的几次攻坚战,有不少学生都已埋骨在这片革命策源之地,学生们勇往直前的作战场景一一涌现心头……“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歌声又在他脑海里响起,仿佛一切如昨,但今天之后又要有新的征程了,这次务必取胜,不然就会没有立足之地了。

    蒋介石和国民中央政府各位要员对于北伐前途还是感觉渺茫,为什么蒋介石自傲宣誓那天充满必胜之信心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5月底、6月期间,第七军充当先锋部队,在进攻湖南时的进展顺利、进军神速,使得蒋介石等军政大员才看到一些希望。

    在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式北伐之前,李宗仁就带着第七军挺进湖南,与依附吴佩孚的赵恒惕军发生过激战。当时,第七军官兵约2万余人,兵分两路增援加入革命阵营的唐生智。吴佩孚在南口向冯玉祥的西北军发起猛烈进攻,极力想要清除这位倒戈、破坏他好事的“叛徒”,所以他的精锐兵力都在京汉线北段。但在得知唐生智在湖南驱逐攻打赵恒惕部之后,就委派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负责指挥讨伐唐生智的战役。叶开鑫率三路大军向唐生智逼近,气势甚旺,衡阳一带的形势岌岌可危。

    唐生智见形势危急,便一面派代表向叶开鑫提出议和以缓和其锐利的兵锋,并等待两广派援兵支持;另一面又将辎重和重要军需物品向祁阳、永州移动,必要时可以退入广西。当然,唐生智也在一手准备防御。5月29日,叶开鑫军队中的贺耀祖部猛攻在洪罗庙、金兰寺的防线。形势危机,唐生智便向近处的钟祖培旅求援。广西钟祖培旅在5月中旬就被李宗仁调到湖南协助唐生智,并在醴陵协防。钟祖培也是急行出军,在6月1日开抵洪罗庙,当晚发起夜袭,将敌人的线头部队狠狠地阻击了一回。翌日,又同何键师一道强渡蒸水,将敌人前来发动攻击的部队一举击溃,斩获不少。敌军闻风丧胆,只好悻悻怏怏地退到涟水北岸据守,唐生智军左路的威胁才告解除。

    唐军的中路在敌人的猛攻之下,阵地也已动摇,人心惶惶,溃败在即,忽闻左路取得大捷,军心一振,士气大增,更是下定决心阻击来犯之敌。叶开鑫部认为两广援军大至,也不敢贸然前来袭击,战况便成胶着状态。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也赶到攸县,并将唐生智的右路稳住。终于三军安稳无事,唐生智便宣布正式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6月中旬,吴佩孚确知两广已经派援军援助唐生智,便在军事上进行重新部署。6月18日,吴佩孚命令宋大霈为第一路军司令,协助叶开鑫等部在正面作战。王都庆为第二路军司令,担任在右翼临澧、常德一带的防务。唐德山为第三路军司令,负责在左翼作战。此外,为了加强对唐生智以及两广援兵的压迫,吴佩孚还命令湖北的夏斗寅旅挺进湘西;董政国为第四路军司令,率两旅陈兵湘鄂边境作为总预备队。

    吴佩孚所部大军云集,战争烟云又在湖南弥漫,迫在眉睫的战事就要开始了。但国民革命军方面也作了迅速的回应:第七军第二路军指挥官胡宗铎率一旅两团及时感到,开往永丰严阵以待。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也率两师的兵力自琼崖北上,在7月初抵达湖南攸县、安仁一带。7月4日,国民革命军三路大军先发制人,同时向叶开鑫部发起攻击。叶军支持不住,只好放弃长沙,据守汨罗江北岸待援。在7月11日,也就是北伐军正式誓师之后的第二天,长沙被北伐军攻克。当初,北洋军阀内部要员认为国民革命军参与北伐,只不过是在湘粤边境小打小闹,因为像这样的例子在先前很多,但此次攻克长沙就不同,北伐军也因此一战一举成名,威震华夏。

    7月15日,李宗仁也率部抵达衡阳。当时的战况是这样的:第七军前锋胡宗铎部已追过长沙,在汨罗江南岸严阵布防;第四军的一部已越过醴陵和北洋军对峙。已被国民革命军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本来已进驻省会长沙,但听闻李宗仁达到衡阳,便乘坐电船来衡阳与其会晤。

    唐生智身材高大宛如北方大汉,但眉清目秀还是南方人模样,不过他留着一茬八字胡,戴着一个黑框眼睛,看上去很是正经严肃。先前他与李宗仁都只是在电报中交流,现在见到真人,自然都觉兴奋。唐生智谈笑风生起来和蔼很多,他一再感谢李宗仁仗义派兵援湘,还屡屡诚恳地问自己该作何种报答。李宗仁仍是不改长者风范,很正经地跟他说:“孟潇(唐生智字孟潇)兄言重了,你现在已经加入革命,能为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