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一路激战(二)(第1/1页)名将台

    第四军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平江之敌,然后沿着通城、崇阳一线向武昌推进,另,他们的右翼负责警戒赣北之敌,左翼则与第七军保持联络、首尾呼应。

    第七军则于浯口南岸附近抢渡汨罗江,攻击平江以西的敌军,然后循北港、蒲圻、咸宁、贺胜桥一线向武昌挺进。令,右路与第四军,左路与第八军保持联络。可见,新桂系的第七军是中央军中的中路军,责任之大,可见一斑。

    第八军主要攻击浯口市以西,营田以东一带的敌军,并取道岳州(岳阳)向武昌前进。令以一部伺机自嘉鱼或金口渡长江,向汉阳、汉口发动攻击,并阻截准备南下援助武昌的吴佩孚军,当然,这样也将武昌城内吴军的后路给切断了。

    第一军第二师为总预备队,跟随第八军推进;第六军则集中在浏阳,随第四军向北推进。

    北伐军总司令部预定发起总攻击的时间为8月18日,在总攻之前,各军奉命向指定地区集中,为此,第七军将汨罗江南岸分水岭以东的防区交由第四军接替。

    吴佩孚一心想要扑灭倒戈背叛他们直系的冯玉祥军,还亲自在前线与冯玉祥的西北军交锋。北伐军兴兵北上后,在起初,吴佩孚根本就没有太在意,区区两广的兵力不过数万人,小打小闹而已。想当年孙中山北伐,麾下李烈钧和许崇智等人所率的军队才打到湘粤边界就打不动了,而且陈炯明部对北伐之师插了一刀,搞了个后院起火。而吴佩孚呢,自从1917年以来,横行华中华北,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声势之隆盛,天下一时无两。现在虽然由于第二次直奉战争败北、没有执掌中央政权,但手下还有各色部队二十多万人,治军甚严、训练有方,武器装备更是先进,所以,吴大帅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可是,时不旋踵,北伐军就攻克长沙,直接威胁到吴佩孚大本营所在地武汉,到这个时候,吴佩孚才觉得事态严重,新兴的北伐军不容小觑,并下定决心倾巢南下,自己亲自上阵指挥。可问题是,现在吴大帅还在和张大帅在南口夹击冯玉祥的西北军,战事还在僵持着,其精锐还在京汉路北段,湘鄂边境内仍由原来的直军旧部防守,其中由湖北督理兼中央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和代理湘鄂边督办李济臣二人负责指挥。现在能够与北伐军交战的原直系部队有三万多人,加上湘军总司令叶开鑫所率的湘军三师以及赣军和陈炯明的残部以及韩彩凤的前桂军残部,大概有四万多人的兵力。

    吴军在武长线的正面防御部署系沿汨罗江设防,在与北伐军对峙的汨罗江北岸的长乐街、浯口市、张家碑等地构筑坚固的工事,由湘鄂边防军第五路总司令兼湖北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宋大霈、第十七混成旅旅长余荫森和部分湘军负责防守。在汨罗江铁桥两旁的长乐街、南渡河、夹塘之线,则由湘鄂边防第八路总司令董政国率第六、第七混成旅以及叶开鑫一师担任防守。平江方向地带则由平通防御司令兼暂编第五十混成旅防守,在这一块防守地带,他们也构筑坚固的工事并埋下地雷、安置电网,以逸待劳的他们有恃无恐,大有一种尽管放马过来的气魄。

    不管吴军在防御上怎样坚不可摧,怎样有恃无恐,北伐军还是以其一往直前的意志继续北进。在8月18日,北伐中央军各部相继进入先前部署的进攻位置,准备等次日的到来后再发动总攻击。一到19日凌晨四点,同样出自于保定军官学校的的第七军第一路总指挥夏威率领第一、第二两个旅,向沿河的敌军孙建业的第二混成旅发起进攻,不多久就将军山一带的敌人肃清。紧接着,夏威率部争分夺秒地强渡汨罗江。正当这位新桂系骨干将领踌躇满志地想要渡江时,才发现两岸船只早被敌人带走,根本就没有船可以渡江。所幸的是,夏末时期的江水开始退潮,最深处也只是到胸前,派人下去探测到河水最深处后,夏威二话不说,直接对官兵下令:“兄弟们,趁着敌人以为我们没有船只不会渡江的心理,我们现在就渡江。”桂军就是桂军,二话不说,强行涉水渡江。等到他们到浯口市吴军阵地的时候,吴军还以为天降神兵,没怎么回击就纷纷作鸟兽散,夏威军当即占领浯口。

    第七军第二路总指挥是胡宗铎,此人也是保定军官学校四期步兵科毕业,1917年毕业后就到湖北陈光远第十二师任少尉见习官,后来又到湖北军中担任上尉参谋,1921年任广西边防军第六路少校参谋长,1923年加入保定军校师兄黄绍竑(三期步兵科)广西讨贼军少校总参议,后又担任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李宗仁)少将总参议、1926年3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辖两团)少将旅长,现在又任第七军第二路指挥官,这位军校毕业10年就从少尉升至为少将的军官也不是盖出来的,他率领第七、第八两个旅从滑石滩强渡汨罗江,旋即占领张家碑。当地守军本来有万余人,他们仗着人多势众还顽抗了一阵子,但胡宗铎部想要一鼓作气,便集中兵力,几度向敌阵进行急行冲杀,使得守军很快就溃不成军,立即就向北部山区逃窜。胡宗铎部在此役中夺获山炮2门、机关枪4挺、步枪500多支,俘虏吴军600余名。

    守军被击溃后,只是分头逃窜,为了不让他们有被收容整编的机会,李宗仁在19日晚就下急令尾随穷追。夏威、胡宗铎分别率第一、第二路军对溃散的吴军穷追不舍,尽管一路崇山峻岭或是羊肠小道,但从山里出来的桂军习以为常了。溃散的吴军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平原生长大的,进入到山区后就好像进入到了诸葛孔明的八阵图一样,摸不着东南西北,有的甚至躲到山谷或山林里走不出来。

    湖南自从吴佩孚率北洋军打到湖南之后,常有北洋军出没,湖南民众非常厌恶他们,还经常把他们的行踪告诉北伐军。而打到这里的北伐军受到了与吴军天壤之别的待遇,他们给北伐军端茶送水,送稀饭和鸡蛋,打探消息,指引道路等等,为他们的进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民心所向也可见一斑。第七军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去对溃军进行包围缴械。更有一些吴军在山林里因无法继续存活而呆不住,而走出来向第七军投诚,他们有的还带着十几挺机关枪投降的。但当第七军将他们收编后,可能是因为语言不通、习俗相差太大,所以一些被收编的部队趁着会战时逃之大吉。

    第四军的进展也非常顺利,19日4点发动总攻击之后,第四军先以第十师攻击中洞,先把守军的后路给截断;然后以第十二师攻击平江正面。第十二师采取佯攻正面的战术,声东击西,转移吴军注意力,第四军主力则改由北面进攻平江守军。第三十六团由白雨湖渡河后,于上午9点,占领北门外一带的高地,乘胜冲入北门,直捣守军总指挥司令部。陆坛率卫队一百余人拼死顽抗,结果被全歼。但在当时防守平江东南狮子岩一带的吴军,仍凭河顽抗。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亲率叶挺独立团发起猛攻,将这一带的守军击溃。等到中午12点,北伐军攻占平江城。

    同第七军一样,第四军攻占平江之后,吴军守将旅长陆云羞愤自杀,但是其残部向马鞍山、通城一线溃散,第四军紧跟着尾随其后,追歼残敌。一直到8月23日,第四军随着残敌进入大沙坪,但残敌不能固守便继续溃逃,直至退往汀泗桥一带。凑巧的是,第四军的进军路线就是他们追击敌人的路线。第四军和同样在追击残敌的第七军相遇于大沙坪。不过很快,第四军继续向西北方向追击前进,而第七军则向东北方向挺进。这两支北伐的主力军分道扬镳后,因为无线电设备陈旧,经常出现故障,两军的联络时断时续,往往都是各自为战,作为这两军总指挥的李宗仁也没办法,只好由两军根据原计划分进合击。

    北伐中央军的第四、第七和第八军多面开花,作为先锋部队,他们一路激战打得风生水起、很是漂亮:第四军抵达汀泗桥外,第七军主力东进并向贺胜桥方向挺进,第八军迅速攻占岳州、羊司楼后与第七军一部会师蒲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四、第七军进军迅速,并在蒲圻、汀泗桥一带将将吴军退路切断,这样就迫使大批敌军北退无路,南下更是孤立无援,所以都追着找第八军投降。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第八军在行军途中遭遇的抵抗最少,但缴获敌军的武器弹药以及俘获的敌军人数最多,所以在后来宁汉纷争时,唐生智竟将第八军扩充为四个军,像李品仙、何键、刘兴、叶琪这些师长全都升任为军长,他从吴军那里缴获的大量军火便是他与强大政敌分庭抗礼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