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昌攻城战(一)(第1/1页)名将台
吴军全线溃退,李宗仁率领第四、第七军追击他们,一路跑、一路追,他们的共同目标都只有一个:武昌。在你追我赶的行军途中,出现了一幕很有趣的场景,那就是第七军中的几个伙夫因为与大部人马失去了联系,便一夜不停地尾随着从贺胜桥逃散的吴军往武昌城内赶,结果人家把城门一关,他们就在内面当了四十几天的俘虏。等到武昌被第四、第八军攻克的时候,他们被放出来,当时第七军已在江西作战,本来是要把他们安排在广西后方工作的,但这几个伙夫硬是找到江西的第七军部队,可见他们士气之高,凝聚力之强。
贺胜桥一带的吴军残部退到武昌城内后,就闭门固守。第四、第七两军在8月30日夜作了中途休息,这几天的攻坚和长途不停地追击使得他们有些劳累了,士气再高,也有休息。31日早晨,北伐两军继续向武昌急行前进,到黄昏时分,他们抵达武昌城脚下。李宗仁在马上豪情万丈地看着那青色石砖筑成的坚固城墙,然后用马鞭指着城内对加仑说:“你看,我们只用了十二天的时间就打到这里来了。”加仑会心一笑,也指着城墙说:“还有这个东西你没有打下来啊!”最后,他们便以和局结束这场打赌。
第四军和第七军进展神速,第八军的表现也很不错:第八军各师师长如何键、周斓、李品仙等人率部渡涟水、下湘乡、克岳州后,又将鄂、赣、皖三省交界处的湖口封锁,以便阻止蠢蠢欲动的孙传芳出师援助吴佩孚、袭击北伐军。在战争中表现相当出色的何键被任命为江左先遣纵队司令,他当下就率部西渡长江,再袭击汉阳、汉口,以完成长沙会议时的战略任务。在发起进攻之前,何键特命夏斗寅率师取道蒲圻,在嘉鱼佯装作出渡河的态势,来牵制敌军主力。而何键本人率领主力部队在湘北门户临湘县集结,并征集战船,再次渡江发动攻击。
8月27日,江面突然北风大起、烟雾弥漫,何键迅速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以一小股兵力突袭并占领了河西的杨林山、螺山等要点,此后便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渡江。直到9月2日,何键所部占领了汉阳附近的滩口。不过何部处境十分危险,因为当时正值江水上涨之期,战地附近一片汪洋,大军团团聚集在一块,给养没有着落;更危险的是他们孤军深入,和上级联系中断,而汉阳城中的敌军兵力雄厚,如果敌军疯狂反扑,何键所部很可能遭到全军覆灭的危险。
何键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北伐军重兵在南,吴佩孚一定会把主力部队用来对付江南第四、第七军,如果北伐军双管齐下、南北夹击,这样会对吴佩孚造成更大的压力。于是,向来果断的何键决定立即奋力攻取汉阳,于是他便命令夏斗寅师乘船从朱儒山登陆,取道蔡甸,绕攻汉阳,自己则率领主力直趋大军山。
任务分配好后,这位长长椭圆形脸的纵队司令,五官都长得颇大,大耳朵朝前张开,眼睛虽然大但一直眯着,大嘴巴上面留着一撮长长的胡须,表情一直都很严肃,出生于保定军官学校的他,算起来还是黄绍竑的同届、同科的同学。辛亥革命之后,何键在首义之城武昌上第3陆军中学时,他对课程和各种考试的安排感到十分厌倦,在一次几何学考试中,何键看着考卷,心情烦躁,只是勉强将试题做完,然后,随即在卷子的空白处发牢骚似地写了“春秋几何?人寿几何?几何而求贫贱耶?几何而大富贵耶?”这几行字。阅卷教师后来还当着众学员的面说:“何键,你在几何学考卷上写了许多‘几何’,这个几何,那个几何,真是叫人开心得很呢!”从此,何键强烈的追名逐利之心为大家所认识,而他的考题答卷成为同学们常常谈笑的话题。为了让何键进一步深造,从佣工而至小地主的何父直接卖了几亩田地,以供何键继续上保定军校。
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后,何键被分配到湖南陆军暂编第一师第一旅见习,当时的何键29岁了,快到而立之年了,师长赵恒惕不想接受这样“高龄”的军校毕业生,认为他不适合当中下级军官。恰好旅长宋鹤庚在座,见何键身材魁梧、一表人才,惜才之心顿起,便建议录用他。见习不久后,何键就当上了少尉排长。
湖南本是南北军阀竞相争夺的地方,所以南北军在此有过很多次交锋,当地的散兵游勇很多,何键瞅住这个机会,就同旧日好友刘建绪、余湘三等人到醴陵搜集溃散的部队,并组织游击队,他们想单干,再做强做大。何键见自己的人马越来越多,便做起了“旅长梦”,在他的活动范围内,到处张贴“湖南独立旅旅长何键”,以此来为自己宣传造势。当时,湖南第一师想要收编“何键旅”, 第一师参谋长叶隆柯跑去游说何键,但见何键的胃口很大,很是为难地回去了。不过,叶隆柯便让总部参谋的李隆汉以同乡的关系去疏通。李隆汉这个人心直口快,直接当面对何键说:“当旅长你还不够资格呀。”谁知心高气傲的何键当下反驳:“亭长刘邦都可以当皇帝,为何我何键不能当旅长?”可见现在的何键何司令是多么地不甘为人下、多么地志向高远。
就是何键这样的人,在战争中一直抱着所向无敌的决心在进军,当然,他不只是建功心切、勇猛剽悍而已,他也有他自己不少的作战想法。9月4日,何键所部渡过黄陵矶,突袭并占领了蔡家岭。5日,何键除了让萧叔兆营对沌口之敌采取守势外,命令全军向前推进;上午10点,何键的旧友、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的刘建绪部突破升官渡敌阵,占领十里铺。6日,何键亲临前线指挥,先后指挥部队占领了汉阳城外的阵地梅子山、黑山、琴台、汉阳兵工厂等重要的要塞或据点。
此时此刻,何键没有恃勇逞强,他派人与湖北省省长兼汉阳防守司令的刘佐龙联系,因为刘佐龙早些时候就和唐生智部队有关系。起先是北伐军总司令部派耿丹、龚培元等人与刘佐龙部第八团团长严敬及炮兵团长刘鼎申(刘佐龙之弟)取得联系,并转交邓演达的一封亲笔信,心中晓之以利害,劝刘佐龙阵前起义,起义后便给刘一军辖三师的国民革命军番号。刘佐龙在邓演达、何键等人的劝说下答应起义。5日,何键部攻打汉阳城时,刘佐龙命令在怀善堂、河舶所等处的炮兵,调转炮口,猛轰龟山禹王宫北洋军高汝桐指挥部,以掩护何部进攻,此外,刘佐龙索性要做就做的彻底一些,他还令人炮击汉口查家墩吴佩孚总司令部,迫使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吴大帅弃城仓皇而逃。
吴佩孚自从冯玉祥倒戈后,几乎灾难战事上一败再败,完全让人想不到就这样一位将领,竟还会被人称为“常胜将军”。“又是他妈的倒戈,这会又是阴沟里翻船了。”在逃跑途中的吴佩孚大有英雄末路之感,到后来败退到白帝城时,吴佩孚满怀伤感地写下一首《感怀》的七言律诗,以吐胸中的郁结之气:
万山拱极一峰高,遯迹何心仗节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题诗寄咏猗兰操。
江湖秋水人何处,霖雨苍生气倍豪。
笑视吴钩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刘佐龙率部反戈,使得汉阳的敌军前后受敌,不得已而向汉口溃退。当日下午,吴佩孚就丢下武昌城内的守军,只带领嫡系部队向黄陂、孝感退却。何键又令夏斗寅师取道蔡甸、长江埠、直趋孝感,断敌归路。7日拂晓,何键部和刘佐龙部占领了汉口。对于刘佐龙的阵前起义,苏联军事顾问对其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北伐军之所以能够迅速摧毁吴佩孚在汉口、汉阳坚固的防御体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佐龙的起义。事后,刘佐龙被任命为第十五军军长兼湖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当然,何键在攻克汉阳时的功劳也没有被忽视,整个武汉三镇被北伐军占领后,蒋介石和唐生智都认为:“武汉会师为北伐成功之关键”,“而汉阳一役实为会师之关键”,是“北伐首功”。蒋介石连发两电嘉奖何键及其所部,称其:“该江左先遣纵队指挥何键,默运间谋,建树伟绩”,“所有江左部队,并特犒赏洋二万元”。何键从此也跻身于北伐名将之列。
武昌城的攻坚战却远没有汉阳那边的那么简单,8月31日傍晚,第四、第七两军兵临城下后,就立即下令攻城,士兵还向民间征集木梯数百架,杀喊声震天地冲向城脚,爬梯攻城。但武昌城城垣甚高,非常坚固,而且外围的护城河水深没顶。第一次攻城时,登城梯又太短,而且守城的官兵早就准备好了通明灯,看到哪里有爬长梯的,就一阵机枪扫射过来,还有用手榴弹的,登城士兵纷纷应声落下,第一次攻城,北伐军伤亡巨大,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