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管亥请降(第1/1页)熊霸三国

    自从左慈把袁绍的尸体弄到幽都.第二天.我就派人把袁绍死的消息散播出去.另外也安排人把袁绍尸体运去给袁绍部下.可能路上耽搁的久了.等到了冀州.袁军已经回青州.现在是大冬天.尸体在北方这种严寒的天气下.也不会腐烂.之后运尸队为了把袁绍送回给袁军.完成主公要打击瓦解袁军的目的.一群人还是带着尸体渡过黄河.他们这样过去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毕竟古往进來.人人都喜欢报喜不报丧失.更何况他们是特意带着尸体去羞辱袁军的.你说袁绍死了那么久.也沒见他们找到.反而被敌对方送回來.这保护主公不利.那无能的罪名就落实了.可是他们还是要去送尸体.因为这是主公楚雄亲自下的命令.对于主公的命令.就算让他们付出生命那也沒什么.

    等他们把尸体运到青州城.审配等人见了.一个个哀伤不已.本來还以为沒找到尸体.还能存有幻想说袁绍还活着.现如今袁绍尸体就在眼前.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再次全军带孝准备安葬袁绍了.而审配虽然痛恨楚雄故意打击自己军队.不过对于冒着大雨.严寒來送尸体的人反倒沒有为难.还特意请他们吃了顿饭在回去.

    而这袁军中.有一部分人沒有跟着袁军哭丧.那就是管亥带领的青州黄巾.管亥只是半路被降服归顺的.而且他们也只听从袁绍的命令.可是这才吃饱饭沒几天.刚拜的主公就死了.而他现在带的十万黄巾还只是青州黄巾的十分之一.虽然在更赵云对阵死了一万多.可是还有百万人等着吃饭呢!

    之所以青州有如此多的黄巾.是因为青州灾荒连年.百姓生存无计.对于他们來说.投靠黄巾显然是最好的“出路”.所以自188年青州黄巾复起.短短三年多的功夫.便发展到了上百万人.虽然青壮只有三十几万.可是这样的青州.也已经是黄巾军滋生壮大的温床了.

    现在袁绍死了.他们依然是黄巾贼.因为袁军本來就被朝廷称为叛逆.乱臣贼子.管亥的投靠只能说是同流合污而已.更何况袁绍还死了.青州的百万黄巾就沒有安身之地了.现在这里可都被袁军占了.而且抢得比他们黄巾还凶.百姓沒得抢了.还抢他们黄巾的口粮.人为了活下去.都是会反抗的.反正沒东西吃会饿死.要是反抗了.把东西抢回來.还有活命的机会不是.

    “文韬.你读的书多.能不能拿个主意.我们这些黄巾该何去何从.眼看大家都快沒米下锅了.难道还要沦落到当年那种吃人肉的地步吗?”管亥对着的好友兼军师的陈涛问道.

    陈涛.字文韬.年二十三.荆州长沙郡衡阳县人士.自幼师从襄阳庞德公修文习武.熟读诸子百家.兵书战阵.自称有辅佐帝王之才.本來如果在太平盛世.他也应该是个可以和诸葛亮、庞统那些大才相提并论的人物.只可惜时运不济.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父母居然做了黄巾贼.朝廷有令.对于家属一人从贼.那可是全家抄斩的大罪.无奈的陈涛只好走上从贼之路.后來渐渐长大.随着黄巾主力被消灭.在他十八岁时父母也死于战乱.对于他这种大才.自然看出黄巾不能成事.他也沒打算辅佐哪位渠帅.去跟朝廷作对.反而随波逐流.

    为了保住跟着他的几万黄巾.他只能投靠了比较近的青州管亥.之后一直帮管亥打理这百万黄巾.不然你以为管亥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如何管理这百万之众啊!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陈涛的行政手段了.

    而有了陈涛这种大才的加入.青州黄巾可就不是只会打家劫舍了.在陈涛的领导下.他们拿下了北海高密等地.开荒种田.偶尔才会出去打劫.

    而青州兵虽然人多势众.可是都是些平民百姓.陈涛手下也沒有能人.根本组织不起强大的军队.打仗自然还是靠人多了.去年十月.青州黄巾出兵劫掠泰山.泰山太守应劭被黄巾大败.前后斩首数千级.抢了辎重五十万两.黄巾凯旋而回.

    同年.青州黄巾攻打渤海.聚众三十万.欲与黑山会合.抢劫渤海.被袁绍打败.陈涛依然利用自己的智谋.把黄巾的损失减到最小.青州黄巾军安然渡河回青州.

    陈涛一个人.在沒有得力战将的情况下.依然能把百万人玩的风生水起的.他这种大才完全是被埋沒了.一直躲在管亥背后.不为世人所知.

    “大帅.今年又是大旱又是大涝的.粮食无收已成定局.如今你出來打劫反而被袁绍劫了.我们这几万人可能饿不死.可是青州还有上百万张嘴等着吃饭.我们现在实在养活不起.”陈涛道.

    “这个我知道啊!我就是问你该怎么.”管亥看了眼陈涛说道.

    “呃哼!其实你自己早就有想法.还明知故问.现在袁绍已死.鸟兽散是必然的.我们自然也可以离开了.而现在天下之大.还能养的起这百万人的还有谁?”陈涛假装不高兴地说道.

    “哈哈哈.早就知道你们读书人贼心眼真多.我不就是问你句话.你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其实我也知道.离我们近的也只有大将军楚雄能养的起这么多.也愿意养这么多人了.”管亥哈哈的笑道.

    要说楚雄.天下沒有不知道的.他在灭黄巾时英勇不凡.可是从來不乱杀无辜.只要你肯投降.他就会接收.该当兵的当兵.该种田的种田.虽然楚雄跟黄巾有大仇.可是一样有大恩.安置黄巾就不说了.就说当年在董卓手下救下张角的尸体.就是对黄巾等人有天大的恩情了.就像你把张角都当成你爹.如果你爹死了.别人要鞭尸.而你却无力救.而刚好别人帮你救了.你肯定要感恩吧!

    因此管亥想到楚雄.心中不由自主就会生出一丝向往之意.

    管亥挠了挠脑瓜道:“文韬.你看为了黄巾未來的生存大计.俺的意思.呃.还是希望呃.俺老管说不好.你知道我要说什么.是吧?你不会不答应吧!”

    “哈哈.还说我读书人心眼多.你看看你.算了.我还是免为其难的出使一趟.跟冀州方面的官员接触下.看看楚雄愿不愿意接收这百万青州黄巾.”陈涛有些无奈的打趣说道.

    “哈哈哈.就知道文韬是读书人.明大义.识大体.顾全局.你此去一定要把此事促成了.我们无条件投降.只要给我们一个平民的待遇就好.”管亥也是高兴地说道.

    “你也别高兴太早了.像你这种当惯了大帅的人.投降之后.人家可能就让你回來家种地了.也有可能赐你一碗毒酒.把你了解了.怎么样.怕了沒有.”陈涛这话说的也是实话.以前都是有这种先例的.如果现在不考虑.到时兄弟们都舒服了.自己就上了黄泉路.

    管亥面容凝肃.仔细思忖一阵才长叹道:“甲子年时.我曾响应大贤良师起兵.到如今已经八年多了.”

    “起初.我也曾想着追随大贤良师推翻汉室.共创大业.沒想到那次起义不到半年就遭受沉重打击.起初我还以为是汉庭气运仍在.后來才发现失败原來另有原因.”

    “大贤良师起兵之初.以推翻汉室.拯救天下黎民为目的.天下百姓望风景从.两月之间.八州俱起.麾下青壮兵士数十万人.皆是斗志坚决.宁死不屈的热血男儿.似此等声势.尚不足以推翻汉室.如今我虽有黄巾百万.可战之人也有三十万.毕竟如今可比不得当初.这些年混战下來.各地的官兵比甲子年大贤良师起事时强大的多.镇守各地的官员都是能人”

    “更何况起义之初.咱们诛杀豪族.拯救贫民.百姓望风归顺.为啥.就是因为咱们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考虑.百姓才肯跟随咱们.可是当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帐下步卒有了成千上万人的时候.咱们的想法开始变了.有些弟兄开始不思进取.骄奢yin逸.甚至纵容麾下士卒抢掠百姓财货.让百姓见了咱们跟见了仇人一样.要么拼死抵抗.要么被迫着裹挟随军也存有二心.像这样一盘散沙的军队.咋能能打得过官军.我也知道.就凭我们这一帮乌合之众推翻汉庭根本是沒有可能.不过麾下部众都是穷苦百姓.为了有一口饭吃愿意追随我们.我只想着咋样才能让他们都能够活下去.如果这次投降.楚雄要我项上人头才原意纳降.还请文韬回來跟我说.我自会把人头送去.”管亥慷慨激昂的说道.

    “沒看出來.你这大傻个.还有为大义献身的决心.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死的.我这就出发去跟楚雄的人交涉.”陈涛给管亥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去.

    “文韬保重.我等你好消息.”管亥在后面大喊道.

    此章.献给‘逍遥书海’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