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八章,争端!(第1/2页)冒牌干部
市委小礼堂一向以凝重风格展示与人,很少对外开放。
杨子轩到场时候,就差周立昌了。
周立昌最近深居简出,不知道在谋划什么,走进来的时候,精神起色很好,声音低沉中带着凝重,“同志们来得早啊。”
卫正风只是和杨子轩微微点了点头,连一般的礼仪,都免去了。
周立昌坐下来,喝口茶,说道,“这鬼天气,真是让人火气大啊,干燥,干冷。”
杨子轩默不作声。
放下茶杯,周立昌笑道,“今天人也挺齐的,不过唱主角儿的,就不是我了。老卫,你先来说说吧,这小会,是你提议开的。”
卫正风阴沉着脸,翻动手头资料,招手对工作人员说,“来,你把这堆资料分给每个领导。”
等资料分发完毕,工作人员合上门,这个会议算是正式开始。
卫正风清了清嗓子,“最近几天,大家都看了广陵日报,每天一天社论谈论公车改革的问题,我看着揪心啊,我兼任着这个公车改革小组的组长,觉得还是应该出来讲几句的。”
肖立兴翻阅了一下资料,笑道,“是啊,公车看似小问题,实际上可是牵涉到在座每位的大问题。”
有些昏昏欲睡的常委,打醒十二分精神。
随着广陵公车增多,公车开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广陵整个三公消费中占比极大。
杨子轩蹙着眉头,这个肖立兴这把嘴,还真是狠辣的。
一下子把几乎全部常委的注意力都勾起来,他想动这一块蛋糕可不容易。
卫正风先说道,“老肖说得对,公车改革,怎么改,怎么革,可是涉及在座每位。希望都能够献言献策。我先来说说,高层是怎么规定的——中央和国务的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要求了,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转车,现职副部长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
卫正风继续说道,“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我相信在座各位也听得十分明白了吧?严格来说就是副省级以下的干部,都不得配备专车了。”
杨子轩蹙着眉头。
这个卫正风不愧是做了多年地头蛇。
打蛇也是打得非常精准——言外之意就是说,整个广陵都没有谁有资格配备专车,那就意味着杨子轩和周立昌的“专车”奥迪100,还有其他常委的“专车”,如果按照规定执行,都应该撤销。
如果杨子轩强硬要推行公车改革,那就等于要把现场的常委。得罪个“干净”。
其他常委都莫不吱声。
卫正风看到没人做会议记录,开始大吐苦水了,“所以,我觉得目前这个规定执行下来的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杨子轩冷冷看着卫正风的做派。
真是高明啊。
一开始就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消融掉中央红头文件的“严肃性”。
杨子轩再想拿中央红头文件规定来指责他。就千难万难了。
“市长,你怎么看呢?”周立昌今天已经摆正自己位置了——和事佬。
他只是做个和事佬,谁的说法对他有利,他就支持谁。
杨子轩被点名,放下茶杯,“老卫说得有道理,在专车配备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当然拿我现在那辆座驾奥迪100挪作公用,我也没意见。”
卫正风脸色一僵,随即笑道,“市长真是深明大义啊。”他没想到杨子轩会这么爽快的让出他那辆“座驾”。
杨子轩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专车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斟酌,先放一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错,所以我们今天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公车私用的问题,这个问题市里挺严重的。”
卫正风一愣。喝了口茶,想着怎么应付。
“要不,老卫,你继续介绍一下市内公车私用的问题?这两天广陵日报都在发社论批评这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讨论的价值。”杨子轩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配备专车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公车私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要混淆视听了。”
卫正风端着茶杯,茶杯后面的脸色涨红得像猪肝,他本来就想混淆视听,此时被杨子轩点破,难堪不已。
卫正风清了清嗓子,放下茶杯,恢复神色,连杨子轩都得佩服他的养气功夫,“公车私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目前也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如何监督公车私用,如何界定为公车私用。监管公车私用这一块的权力,已经下放到市政府和交警部门,据我所知,市政府和公安部门还没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
皮球踢到杨子轩那边去了。
杨子轩笑道,“咱们先不谈权力下放的问题。先算一笔帐。市里目前统计出来的在编的公车有多少?”
卫正风翻看了手头资料,发现没这个数据,暗骂,这材料是谁做的,连这么基础的数据,都没有列入?
卫正风急得满头大汗,其他常委也乐得看热闹,看笑话。
杨子轩得卫正风急了一会儿,才丢出一份统计资料,“在编的公车,全市目前有两百多辆,其中有七十多部分散在全市公安系统,全市其他机关有一百四十多部,公安系统用车暂时不表,那是工作实实在在的需要,这块支出的梳理,需要公安系统自己来。但是其他机关的那一百四十多部,就没这么简单了。”
周泰桃点了点头,“假算每辆公车的平均购置成本在十万,每年每车维护运营费用在一万到两万,这里面也是上千万的开支,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我觉得梳理公车私用这个问题,还是大有必要的。”杨子轩品着茶。
武廷法点了点头,“这里面可能存在*问题,谈到公车问题,我想起了最近收到的一个举报信。说市里公车司机去修车厂修车,报销单是随便填,什么吃喝拉撒都填成修车费。同志们,这个很荒谬啊。说明目前公车管理部门,在这一块存在极大的漏洞。”
卫正风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杨子轩低头喝茶,武廷法是越来越配合了,当然抓这个事情,对他也有利,能够进一步扩大他手中的职权,给杨子轩提供支持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肖立兴低头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没人知道他写什么。
周立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樊康沉默寡言。
卫正风把眼神投向了肖立兴。
肖立兴笑道,“确实很有讨论的必要性。但是有一定要明确的,就是因为之前市里没出台相应规定。是不是应该暂时放宽对此前类似问题的处理呢?刚才老卫也说了,这一块已经权力下放给市政府和公安系统的交警部门去了,我没及时敦促公安系统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我也是有责任的。”
武廷法不乐意了,“老肖你这话我不爱听。”
肖立兴沉着脸。他深知武廷法的难缠,“怎么不爱听了。”
武廷法抽了根烟,半边身子斜靠着椅子,“什么叫没规定就放宽呢?我认真看了这两天的社论,你可能没认真看。”
肖立兴一愣,“我一直有看。”
武廷法捻灭烟头,“那你就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来。你说之前市政府和公安系统没出台监管公车的详细规定。这个没错。但是是不是没有这个规定,就可以放宽对之前类似行为的处理?不然。”
武廷法深吸一口气,“你认真看过了社论,你就应该明白,公车私用的处理逻辑和程序,其实早就有了。根本不需要更细化的规定和章程。”
“首先公车是什么?是公共财产吧?公车私用又是什么行为?挥霍浪费公共财产啊,这和你砸坏你办公室的桌子,毁坏你的那辆专用警车是一个性质的。别的不说,我党的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挥霍浪费公共财产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严重的甚至可以开除党籍。”武廷法身为纪委书记,自然把纪律处分条例倒背如流。
肖立兴虽然是公安出身,但是这种咬文嚼字的本事,他还真不是武廷法的对手。
杨子轩和周泰桃相视一笑。
事关纪委权威和利益,武廷法自然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不会让肖立兴和卫正风好过了。
武廷法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可能我刚才语气不是很好,希望老肖,老卫你们不要放在心上。但是理儿是这个理儿,就不能放宽处理。公车私用就是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卫正风和肖立兴心头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当初周立昌千不该万不该把武廷法这个“重炮手”踢到杨子轩阵营去的。
现在武廷法多半会跟杨子轩站在一个战线上,虽然还谈不上一个战壕,但是只要对他有利的,武廷法多半会站在杨子轩阵营上。
搞得现在他们如此的被动。
武廷法一个帽子,一个帽子扣过来,真是浑身有劲使不上。
樊康知道自己不说话,就不会有存在感,哪怕是反对杨子轩的话,板着脸说道,“人无完人,我党对待干部的原则,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说了,其实我们领导层没有提高认识,下面上行下效也怪不得。市府这边没出台相关规定,没有进一步深化提高各级干部对公车私用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也是目前出现公车私用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卫正风,和肖立兴这才松了口气,有樊康这个来自市政府的援手,才能缓一下劲。
周泰桃冷笑一声,“照樊康同志的意思,那是不是任何违纪的问题,只要领导没做到位,下面就可以乱来了?上行下效无责任?这可是一个很新奇的说法。”
樊康干笑一声,“看来泰桃同志是没理解我的意思,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常委是理解我的意思的。”
周立昌压了压手,说道,“这个依我看来。还是不要搞一刀切,要给此前的一些问题不严重的人改正的机会,当然真违纪的,也不能手软。”
这句话说等于没说。一方面让纪委不能搞一刀切,一方面又不能放过违纪的。
怎么把握这句话的尺度,就要看武廷法自己了。
问题是周泰桃现在说话在武廷法那里的分量已经不比杨子轩了,武廷法多半还是会选择最安全的方法——违纪的全部处理。
既能彰显纪委权威,又能不留后患。
周泰桃拿出几份材料,“既然在处理的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了,我这里就有几份关于公车私用的举报信和相关证据。大家看看。”
慢慢的,大家已经习惯了周泰桃这个杨子轩的常委会“助手”,比起以前杨子轩刚到广陵。好不容易拉拢一个李焕时候,境况已经好了很多。
加上周立昌这边陆陆续续的失去两位“重炮手”,先是武廷法被抛弃,然后被杨子轩拉拢,接着费统屡次出昏招。自己把自己拉下马。
力量此消彼长,让周立昌不再一权独大,只能从中寻求平衡。
而肖立兴,樊康,卫正风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