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2/2页)牛男

从一旁拿了些白色仿藤材料就编了起来,自从编上篮子箩筐这些东西以后,各种材料他也都采购了不少,光是打包带就有各种颜色各种粗细厚度,各种铁丝也买了许多,后期还买了一些仿藤材料,以及各种零碎配件。

    “要不要盖子?”肖树林一边编着手里小蓝,一边问马从戎。

    “要。”马从戎方向是,显得越贵重越好。

    “要提手吗?”过了一会儿,肖树林又问他。

    “要。”马从戎可是一点都不嫌工艺太复杂成本太高什么。

    “这样行吗?”肖树林编编拆拆,将近一个钟头以后,才把一只篮子编好了。

    严格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篮子了,看形状倒有点像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用圆形食盒,因为每盒只装一个李子,编得太小又显得小气了,肖树林只好又加了一些繁复花纹装饰,硬把它编大了不少,提手上还安了两根铁丝,弄得有板有眼。

    “嘿嘿!不错,就是这样!白色复古提篮,里边放个红艳艳李子,啧,要就是这个效果!”马从戎接过篮子,把盖子打开又合上,表情十二分满意。

    “太复杂了,他们都编不了吧?”罗蒙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这个篮子,又看了看肖树林,一天二十个,都叫肖树林一个人编话,可得费不少时间呢。

    “编不了编不了。”旁边人连忙就说了,这个篮子编起来是用来装李子,又这么复杂,等他们啥时候学会了,李子都该过季了,那还编个啥玩意儿?于是连忙推辞起来。

    “咋不会编嘛?你们这么多人,一个都不会?”马从戎不信。

    “我们这不是才刚开始学嘛。”大家伙儿兴趣缺缺,他们编篮子是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又不是为了好玩,这一个篮子,光学着都要好几天了。

    “要不你们把郑莹莹叫过来问问?”有人就给他们出主意了。

    “还有陈瘸子,他做这些东西也厉害。”接着又有人说了。

    “我有他们电话呢,这就打电话喊他过来,要是这两人话,估计今天就能学得会。”镇上人也都很热情。

    没一会儿,郑莹莹和陈瘸子就到罗蒙他店里了,马从戎不给他们推辞机会,二话不说塞过去几张红票子,让他俩好好学,今天白天学会了,晚上再加班加点,给他编够二十个篮子出来。

    肖树林教这两个人编篮子时候,罗蒙和马从戎就谈价钱了。

    “咋要五十块?刚刚不是说篮子手工费才十块钱,再让你们赚十块钱好了,加上李子,不是才四十?”马从戎花钱是舍得,但他也不喜欢被人当冤大头宰。

    “我们家小树林设计费呢?还有你看他现,教这两个人一教就得大半天呢,授课费你得算一点吧?”罗蒙本来就有点不耐烦马从戎这小子,忒麻烦,麻烦他还不算,这会儿连他们家小树林都给麻烦上了。

    实际上这两个人怎么可能真学那么,上午好容易肖树林讲解下巴花纹都弄明白了,经过一个下午练习,勉强才能把这个提篮编出来,当天晚上一人能编出来四五个就算是不错。

    肖树林只好自己上手又编了十来个,第二天勉强凑齐了二十个,往里边分别装了十二个红艳艳李子,让极味楼那俩管采购小伙儿运回去。

    马从戎这小子得意了,当晚就极味楼推出一个抽奖活动,中奖就送一枚“极品贡李”。

    其实就是牛王庄产那个贵凌李,只不过市面上认识这种李子人还真少,加上罗蒙他们种这个李子又确实好吃,这名声一传出去,极味楼接下来一段日子可谓是客似云来,马从戎赚钱赚得那叫一个眉开眼笑。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马从戎这边得意了,水牛镇上某些人就失落了,跑罗蒙他们店几天,都被告知贵凌李已经卖完了,这叫刚刚爱上这种水果人情何以堪啊?

    然后就有知情人士就告诉他们说:“罗蒙家李子都被一个叫马从戎彤城人买走了,每天二十个。”

    “谁是马从戎?”有人恨不得就捋袖子找马从戎单挑去了。彤城笑眯眯数着钞票马从戎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水牛镇这地界上到底树立了多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