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自成的昏招(第2/2页)大清兴衰录

恐怖主义了。有些政策制定的时候是好的,实行起来的时候往往是疯狂的。

    对于一直处于最底层的流民士兵来讲,当有了权力的时候,他们发现发财是这么容易,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马路上车子翻车村民一哄而入抢夺财产,这些最底层的士兵看到这么多的财富,只会陷入一个状态:疯狂。

    疯狂,加上京师新破,就容易变得混乱,混乱就没有秩序,一旦没有秩序,无业游民加上兵痞,这种情况已经分不清谁是官谁是百姓,当官的固然遭殃,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姓中被严刑拷打折磨致死的也不会在少数,什么抢劫淫乱都出来了。仅安福胡同一地,一夜间被凌辱致死的妇女就有三百多人。

    “甲申国难”,国难始于闯王,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世多骂李自成为闯贼,由此观之,该骂也!

    第四个昏招,文臣忙着那里大兴“文治”,出题定格,举行大考,为新朝“求贤纳士”。顺天府儒生纷纷报名考试,顺便说一句,有少少倒霉的,由于衣冠鲜亮,被兵士捉去拷掠求银。武将们都是大老粗,造成了北京的恐怖主义也就罢了,文臣们读过圣贤书的也不制止这种情况。

    有了以上几个昏招的折腾,大顺政权就还剩一口气。追赃助饷,得罪了一大批人,只要不得罪实权派,可能这口气还缓的过来。

    但是李自成团队唯恐死的不够快,于是老李同志很快搞出第五个昏招,抓了吴三桂老子抄了吴三桂家也就算了,还纵容手下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妾。

    这下彻底就没气了。

    读书人都注重“以史为鉴”(所以之前投降的也比较迅速),明朝之前,“天下大乱”大抵有九次:秦末农民起义、新末农民起义、东汉末黄巾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安史之乱、唐末黄巢之乱、北宋末金人入侵、元末农民起义。成就了刘邦刘秀朱元璋,但也出了流寇型的张角、黄巢、安禄山等。

    李自成的政策完全没有“开国气象”。自汤武开启革命的先河以来,凡是志在夺天下者所采取的建立稳固政权、团结各方力量、争取民心归属的政策,因为李自成的短视,这样的政策基本上就没制定或者名存实无。

    所以在李自成出了这些昏招以后,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认为李自成会成为刘邦、刘秀、李渊或者朱元璋这样的人。

    要明白,谁都不会愿意跟着一个流寇混的。

    所以到手的江山,基本上就这么断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