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七-八章(第2/2页)官仙
浮肿,”孙小金也赶紧举起酒杯一笑,“要注意营养均衡。”
吃饱喝足之后,陈太忠开车载着孙小金离开,孙记是有配车的,不过两个人赴宴开两辆车实在太过不便了,偶尔蹭一蹭同事的车坐,还有助于增进感情不是?
“你觉得梁凤鸣这话,有几分真实性?”陈太忠在车很随意地发问了。
“他爱人跟我爱人是同学,我早就听说过,他这人做事比较稳重,“孙小金终于翻出底牌。“不过以前人家是电业局正处,有点高攀,呵呵。”
“电业局就很大?”陈太忠不屑地撇一撇嘴,“将来别的单位求咱们的时候多了,老孙你走着看。”
“对了陈主任,我问他了,关于咱们的福利,是不是电业局在使坏,”孙小金一本正经地解释,“他说电力系统差不多点的单位,年底的福利超过咱们一倍还多,还有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这个咱们回头也搞,“陈太忠对这个现象也略略知情,那大多是效益好的企业,在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发双倍的工资,别人发得,科委发不得吗?
不过下一刻,他又转移了注意力,夏言冰这么咄咄逼人,哥们儿也不能就这么任人敲打,得反击——嗯,就用这个年底的福利好了。
在别人看来,陈太忠这个点子或许是过于异想天开了,电业局的福利好是人家赚钱多,凭什么拿这个说事?但是陈太忠自己不这么认为,他可是知道,省电业局是连年亏损的单位。
电力系统主业是两大块,电厂和电网,夭南现在的状况是电厂亏损,电网更亏损,电厂发电成本和卖得出去卖不出去姑且不说,只说电网的基础建设,全是国家投资,眼下别说收回投资,有的地方每年卖的电还不够维持运行,这应该叫亏损?
连年亏损的单位有高福利,大家挤破头想进去谋个职位,不得不说是比较奇怪的现象,反正就是那么回事,有人追查这就是责任,没人追查也就那么回事了。
想到这个,陈太忠越发地觉得冤枉了,我的科委盈利很多,结果搞点福利被人歪嘴,反倒是连年亏损的电业局乱发钱物,倒是没人觉得不正常,这也太古怪了一点?
不过,他也没想着把事情弄大,他心里非常清楚,电力系统这一摊水实在太深了,折腾夏言冰一个人不要紧,要是想对着这个系统的利益分配方式下手,估计蒙老大也没那个胆子——这里涉及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黄老的孙女婿都跑来要项目呢。
恶心恶心人就是了,这是他的目标,当然,若是能借此将姓夏的斩落马下,那就更好了,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蒙老板已经向黄老保证了:只要我在天南一天,夏言冰就稳如泰山。
反正,想到就做呗,陈太忠琢磨一下,给素波市的几个信得过的朋打了电话,要他们帮忙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夏言冰你不想我好过,那你也别想好过!
事实证明,强力部门做事,真的是相当肆无忌惮的,眼下春节临近,各单位都在分发福利,电力系统也是如此,不但发福利,各个部门、公司之间还拿福利相比较,发得多的单位觉得有面子,发的少的单位就是怨声载道了。
尤其要命的是,做这种事大家都不瞒人,所以在短短的一天内,陈太忠就收到了电业局不少部门和公司的奖金和福利消息。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收集来的消息还真的让他瞠目结舌,已知的这些单位的福利,平均下来都将近六千了——当然,大家收集的都是电力系统效益相对较好的单位的信息,像电力开关厂、电力修造厂这些入不敷出的单位就很少统计了。
其实,就算这俩效益不太好的单位,年底发的钱物也有一千多,结果换得那两个单位的职工们的骂声一片。
尤其是王思敏提供的消息,让陈太忠恨不得把牙咬碎,她有同学在省电业局物资公司班,年底只奖金就是一万二,她同学是技校毕业,班也不过才六年,有些老人的奖金高达三万。
这还只是明面的,据说公司领导层还有年底分红,最少都是六位数——要知道,物资公司是常年亏损的企业,也不知道分的是什么红。
这种不公平,别说陈太忠看得瞪眼,小王同学心里都不平衡,她原本觉得,自己在宝兰区的财政局班,比不足比下也有余了,谁想跟同学一比较,简直连嘴都张不开——比实在太不足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嘛,陈太忠觉得大有收获,然而下一刻他又开始头疼了,这个信息反馈到哪儿比较合适呢?
哪儿都不好反应!苦思冥想了半天,他得出了这个令自己郁闷的结论,指望省电业局内部的纪检部门调查显然不切合实际;而省纪检委不可能为这么小的事情出马,人家不过是年底奖金和福利多发了一点,不带这么欺负省纪检委的。
至于说素波纪检委,别说这级别好像是差了一点,素波市纪检委他也没熟人呐,没熟人就不要想用得动纪检委,这是陈某人的观点,虽然可能说是略略偏激了一点,但也绝对是经验之谈,有血泪教训的。
暂时……就只能先储存起来这个资料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陈太忠若是前两天没跟蒙艺呛起来,倒还能请教一下蒙老板,可是眼下,也只能这么做了——等许绍辉管省纪检委以后,再想办法歪嘴。
忙乎了半天,消息放出去了,手也有了点证据,居然无法下手,这个事实让陈太忠大为光火,搞得他都想去查一查凤凰市电业局的福利了——秦小方跟哥们儿不对付,但是咱还真用得动凤凰市纪检委!
太没面子了啊!怎奈陈某人自命讲究人,既然梁凤鸣先来拜码头了,不管对方的目的到底何在,没有阳奉阴违的证据之前,不宜下手。
得找个人出一出这口恶气,他正坐在科委的办公室里琢磨呢,张爱国悄没声地走了进来,“陈主任,我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
嗯?陈太忠抬头看他一眼,眼中满是疑问。
“有一家卖铃木电机的公司,找到了乔市长,乔市长的意思是说……日本产品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