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不安(第1/1页)第一皇后_薄慕颜

    让慕君漪感到奇怪的是,当初和西陵玉相遇也是易了容,无人认识,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身份呢?又或者,自己在沧澜城就被他盯上了,所以尽管易容,他还是照样洞悉一切,然后只是假装不知晓罢了。

    而旁边,西陵玉一脸期盼之色,正在问道:“昨夜九皇子说已经抓着刺客,可否审讯出什么没有?若是有个头绪,追查起来也要快一些。”

    “没有。”楚煌摇摇头,“原本是抓住那刺客的,谁知道他嘴里暗藏毒药,还不等审讯,就服毒自尽了。”

    “啊?死了?”西陵玉表情吃惊,惋惜道:“这下线索可是断了。”转头为难的看向皇帝,“父皇,你不知道……,听说那刺客所用的佩剑上面,刻有五彩鱼纹。”

    青国皇帝顿时眼皮一跳,当即转动视线,看向姜妺。

    “胡说!”姜妺顿时尖叫,“不是我!我没有做,一定是有人陷害我!”她气呼呼的站了起来,怒不可遏,“有人偷了我侍卫的剑,然后去行刺楚煌他们,再栽赃给我!太可恨了。”

    楚煌淡淡含笑不语,似在怀疑。

    姜妺叫道:“你听见没有?真的不是我!”

    “哦。”楚煌表情疑惑,看向她,“本王并没有说什么。”

    “你虽然没说,只怕心里已经信了。”姜妺又气又怒,没做过的事,怎么愿意就这么背上黑锅?再说她心里也明白,刺杀楚煌会惹出多大的麻烦,愤愤道:“有人故意陷害我,昨儿偷了我侍卫的剑去行刺你,然后今天见你们没事,又再次陷害我,这一切都是个大阴谋!”

    “王妃,是与不是,你我说了都不算。”楚煌不疾不徐,带着几分悠闲自在的暗暗嘲弄,“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还得查清楚、有证据,才做得数,还请王妃稍安勿躁。”

    把姜妺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恨恨咬牙不已。

    慕君漪静静的看着她,看着真的很愤怒,很生气,——是真的有人陷害?还是和西陵玉一样的演戏高手,能骗过所有人的眼睛。

    反正都不是什么好种子。

    呵呵,刺杀楚煌的罪名,就连她汐国小公主也不禁慌了。

    “这……”青国皇后亦是惊慌,左右环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姜妺已经嫁给了儿子,名义上来说,她就是儿子的人了。要是她派人行刺楚煌,那儿子岂不是也有了罪过?万一楚煌迁怒,雍国迁怒,到时候又该怎么办?越想越恨,真后悔结了这门姻亲。

    青国皇帝亦是脸色阴沉,心情烦躁。

    儿媳在大婚礼上泼了楚煌一身,就够让人头疼的,居然还有可能派人行刺楚煌?要知道雍国一向野心勃勃,早就对其他几国有攻打之意,她倒好,居然正好闹出一个现成的借口!一想到有可能引起两国战争,就忍不住头疼,心下更是恨不得撕了她!

    早知如此,说什么都不该和汐国结亲的。

    屋子里众人表情各异,各有各的担忧,各有各的心思,唯有慕君漪悠闲自在的看着热闹。反正没有楚煌的吩咐,自己不能去算计西陵玉、姜妺,眼下看他们着急,也不失为一个消遣的乐子。

    不由心下轻笑,挺好,看来不用着急让他们死了。

    “皇上,赶紧让人查啊。”青国皇后一脸担忧之色,“事情水落石出,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儿。”

    青国皇帝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可是……,这不是说查就马上能查清楚的,不过下旨却没迟疑,“查!赶紧查!”不管如何,样子肯定是要做个楚煌看的,就算一时半会儿查不出来,态度总是对的——

    免得将来雍国兴兵打仗找借口。

    “有点奇怪。”西陵玉皱着眉头,“那酒杯……,之前王妃就给太子殿下敬过酒,并没有事,怎么到你这边就有问题了?”

    姜妺怔了怔,“……是啊。”

    青国皇后是在后宫浸淫多年的人,心思转了转,“那还不简单吗?若是在给太子敬酒的时候出事,岂不让人怀疑?就是要换了人,方才能撇得干干净净呢。”

    虽未明说,但她的语气已经明显指向青国太子。

    青国皇帝虽然偏宠皇后和她的儿子,可是牵扯太子的话,这件事情只会闹得更大,当即喝斥道:“你在胡说什么?!没有证据,不要胡思乱想的猜疑。”

    青国皇后怔了怔,忽然意识到说错了话,只顾着给太子上眼药,却忘了家丑不外扬的道理,——雍国九皇子楚煌还在这儿呢。

    楚煌神色依旧未变,仿似没有听懂青国皇后的暗指,“看来事情真相颇为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云淡风轻一笑,“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慢慢查,总会查出来的,今儿就先告辞了。”

    “等等……”青国皇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背后的人总盯上姜妺和楚煌,非得让他们过不去?难道说,他们还有什么过节不成?想到此处,不由目光凌厉问道:“王妃,你以前认识雍国九皇子?”

    姜妺一怔,“不认识……”

    慕君漪轻笑,“妾身和王妃有过一点误会。”

    “你少恶人先告状!”姜妺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冷哼道:“昨儿本来就是你先踩了我的猫,都是你的错,偏偏你还以下犯上顶撞我,我没治你的罪就算不错了。”转头看向西陵玉,“三皇子,我可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不跟她计较的。”

    青国皇后听得一头雾水,“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慕君漪便将当时情况叙述了一遍,不添枝加叶,也没有任何感情偏向,仍旧保持淡淡微笑,“回皇后娘娘的话,当时妾身不知道猫儿会突然蹿出来,所以才会不小心踩到的。”继而看向姜妺,“昨天妾身给王妃道过歉了。”

    “你那算什么道歉?”姜妺再次恼怒起来。

    “哦。”慕君漪悠悠道:“那今儿,妾身再给王妃道一次歉罢。”

    姜妺火冒三丈,“你……,你别太猖狂!”

    慕君漪眼底闪过一阵寒意,嘴上却笑,“王妃怎么了?妾身给你道歉,怎么叫猖狂呢?难不成,还要骂你才叫柔顺有礼。”

    姜妺气得指着她,“放肆……”

    “你才放肆!且老实一点儿!”青国皇后当即一顿喝斥,“都是你无理取闹惹出来的乱子,若非你专门和九皇子的姬妾过不去,又怎么会被有心人盯上,又怎么会惹出后面一连串的祸事来?”狠狠瞪了她一眼,“回头再慢慢教训你!” 

    姜妺紧紧咬唇,红唇上的牙印几乎快要滴出血来。

    慕君漪很是懂得知情识趣,没再继续插嘴。

    只在心下轻笑,姜妺得罪了楚煌,还在婚礼上面羞辱了西陵玉,想来就算自己不动手,青国皇后也不会让她好过了。

    若是幕后凶手真的是姜妺,只怕第一个把她交出来给雍国的人,就是青国皇后!派人刺杀雍国九皇子的大罪名,青国担待不起,青国皇后更不会为了一个儿媳出头,更不用说,这个儿媳还扇了她儿子一耳光。

    没当面掐死她,已经算是很给汐国面子了。

    想到此处,不由又朝西陵玉看了一眼。

    他以为舍弃自己,娶了汐国小公主就能更上一层楼?结果却挨了一耳光,还惹上麻烦无休止的祸事,如果善恶有报,这多半就是他背弃自己的报应了。

    想来以后他和姜妺的日子很是热闹,如此……,真是挺好的。

    姜妺见她眼里露出快意,心中既愤怒,又委屈,特别是看着一屋子的人,个个都对她冷漠以对,简直恨得要把银牙咬碎,偏偏还发作不得。“我……,我要回汐国去!”她开始哭闹,“你们都不管我,讨厌我,还害得我吃错了药,父皇和母后不会让我被欺负的……”

    “把王妃带下去!”青国皇帝一声喝斥。

    姜妺还要再说,没张口,就被宫人强行给拉下去了。

    楚煌把闹剧给看够了,再次拱手告辞,“今天是三皇子夫妇大喜的日子,想必诸事繁忙,既然暂时没别的事,那就先不打扰了。”

    西陵玉一脸歉意之色,“真是对不住。”又道:“不过九皇子只管放心,不管这次的事到底有多复杂、多难查,都会给九皇子一个满意的交待。”

    楚煌淡淡一笑,“那好,我就静候佳音。”

    “九皇子。”青国皇帝没想到事情越闹越复杂,不仅有人刺杀楚煌,还隐隐地和太子扯上了关系,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因为出于不安和歉意,竟然亲自起身,“朕送你出去。”

    楚煌当即客套道:“这如何使得?”

    青国皇帝坚持要相送,——不管刺客是姜妺派的,还是太子派的,又或者是别的人派的,但总归都是在青国出事的啊。那么眼下纡尊降贵,都以天子之尊相送雍国九皇子了,将来雍国便是想挑衅打仗,也是师出无名吧。

    他自我安慰,心里的压力总算觉得轻了一些。

    走到门口,楚煌欠身道:“皇上请止步,如此,已经是折煞小王了。”

    青国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不至于奴颜卑膝,尽了礼数,也就没再继续坚持,而是点点头,“那好,九皇子请先回去休息。”

    “皇上请回。”楚煌欠身,然后下了台阶离去。

    慕君漪跟在他身后,一起出了门。

    上马车的时候,回望了王府的匾额一眼,上面写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宁王府。昔日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西陵玉兴致勃勃的向自己介绍,“当初我成年分府,这是父皇给我亲笔题的匾额。”他压低声音,说着小小秘密,“就连太子府都没有这样的殊荣,你平时在外面可别说……”

    一转眼,已是物是人非。

    更没想到,上次自己来过以后居然又来了。好像命里注定,纠葛未断,尽管不耐烦也得纠缠。只希望赶紧了解在此的琐事,然后离开青国,等到自己再次归来,应该是和楚煌三年之约以后了。

    那时候,恩怨情仇一起清算。

    上了马车,慕君漪依旧坐在侧面小杌子上。慢慢地,已经习惯和楚煌在如此狭窄的空间相处,不再手脚没处放,平静问道:“殿下,一定要等到刺客查出来吗?假如拖延很久怎么办?”

    “不会很久的。”楚煌收敛了在皇宫的面具笑容,眼眸清冷,好似雪山之巅的千年积雪一般,透着隐隐寒气,“不论幕后黑手是西陵玉,还是别人,都会很快掀起一场狂风暴雨,……然后便是成王败寇。”

    “你怕吗?”他问。

    “不。”慕君漪摇摇头,“只是不喜欢。”

    自己亦算是在宫廷之中长大的,对宫闱之争颇为清楚,他的话,并没有让自己感到丝毫惊讶和害怕,而是淡淡的厌烦。原来以为逃离了沧澜城,就逃离宫廷争斗,结果不仅没有逃掉,反而还把自己也卷了进去。

    若是爹爹知道,必定嘲笑自己,“何必舍近求远?还不如听话留在沧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