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恶与善(第1/1页)重生之旺妇
谷园。
谷家分家两个月了。谷柏熊原来一直经办谷家生意,带着儿子,每天早出晚归把自己这些家业理得头头是道。
谷柏和儿子沛光却是整日不太弄得清楚,好不容易把夏收帐收了回来,这阵时间谷柏已经瘦了一圈。
初秋,清晨清朗,谷柏终于有点闲光,背着手走到棠苑一角,夏花已经残,只有一些秋海棠还绽开。棠苑大多被文氏圈进了自己地盘里。
如今谷园里砌了许多奇怪围墙,把三房人奇怪分隔开来。所幸这片棠苑没有被分割。他看了看松香苑那边,已经被一片围墙连着楠木林给单独隔开,往东头另开了一道门,那一片是分给大哥家,真难为文氏有那般心景,东头开了一道门,她若要去那里,需从大门绕道而行。
砌墙时,老二那边把一大片竹林围了进去,倒是有向棠苑这边开了道门,西南面开了正门。文氏把北院和父亲名下几座小院全围进东院一起围墙里了。谷柏这边不得不春和苑外北面开一道正门通往外面大路。
二房和三房要去北院话,只能各自绕道,从大路上进谷园老正门。
谷柏望了一眼北院那边,很久没看到父亲,想去看看他了,不知他是否还生气。这些天他三天两头去问过安,每次大门处都被东院院丁给挡外边。说老太爷和老夫人出远门了。
“爹。我们进城去看看茶叶铺生意吧。”
沛光衣衫整齐地从翠竹院出来,他现跟着父亲每天进进出出,终于知道经营家计不容易,好还算有心,又没恶习,怕家道败落,倒是很勤奋。
“我们先出去往谷园正大门看看你祖父回来了没有。”
父子俩从春和院北面走出去。绕道到谷园正门,大门外玉兰树叶子已经苍沉。
原来谷家大门正门和角门都有大开,现只开了两边角门,谷柏父子从左边角门想要进去,又是两个强壮院丁挡门口,冷冷道:“大太太说了,老太爷不,我们得好生看着家里,以免老太爷回来说他房里少了什么东西。大太太还说了,只要老太爷一回来。便会告诉他,二房三房时常有来请安。”
谷柏父子俩对视一眼。沛光撇下嘴,“我们先进城看铺子里生意吧。”
唉,谷柏心情复杂,低头和儿子往大道上走了。
没一会。谷柏熊带着儿子沛明也来了,那两个院丁还是如此对付他们,沛明气恼地吼道:“分了家,我们是进谷园都进不得了?”
两个院丁冷冷地瞄他们一眼,呯地一声关上角门。沛明气得上前拳打脚踢一阵,谷柏熊心里有种莫明预感,却道:“沛明。我们还要进城去粮行办事。”
父子俩顺着大道走去,还没离开谷家范围,沛明越想越冒火,大伯母凭什么不让他们去北院,愤愤地道,“恐怕得给大伯送个信了。不然祖父祖母给关死里面都没人知道。”
“闭嘴。”谷柏熊低喝一声,拖着儿子步离开。
沛明实憋不住心里疑惑,“爹,我不信,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还能怎么?”
谷柏熊自然知道文氏心狠手辣,原来与她勾结,暗地里发过点横财,自己又没官,比不过大哥一家发达,不再给文氏卖力,自然也不愿得罪文氏。拖着儿子狠狠边走边骂,“把你精神都用到生意上吧!”
他们走后,大门处一个院丁上东院向张妈妈报告,二房和三房又来过。
“来过了,又怎么样?我就不让他们进来。现各进各门,我家门,爱让谁进就让谁进。”
文氏无所忌惮。老爷来信说要过年才能回家,让她好好伺候着两老。现谷园里已经被隔成了五块,西院偏房一块,二房一块,三房一块,松香院和楠木林一块,东院和北院连成一大块,文氏这么隔开,自然是想吞并北院及后面三座小院。文氏认为,就是把两个老东西打死北院里,都不会有外人知道。
不过,她很郁闷,她没有耐性和两个老东西耗下去,一个月来,她接连饮食里下了几次毒,两个老东西和月鹃居然没事。
秦妈妈认为老头子和老太婆手上肯定有水参子。
文氏不只想除掉两个老东西,还让汪三一直稳巡城,给女儿去了信,说巡城地不好办,有一片好地,被寻香抢去了。
华礀回信说,让沛丰夫妇回家时,先去巡城办地事。如是寻香占地确实好,可以设法弄过来。
女儿信上这么说,她便不再担心女儿那边,这说明女儿威远候府地位保住了,语气才这么硬。
安氏和女儿东院上房里,一边吃葡萄,一边陪着文氏,只要母亲脸色放晴,她们日子就好过,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张妈妈跑进来,悄悄禀告,“北院里月鹃哭,说老太爷病得厉害,要让请大夫。”
文氏本来半躺大椅上,坐起身,扬扬乌眉,“一直叫着病,怎么就病不死呢?”
“那……”张妈妈小心地看着主子脸。
“不管他。”文氏看一眼宝凤,孙女面前,没有说出后一句,毒不死,就让他病死。
安氏以为母亲要说正事,连忙带着女儿出去了。
秦妈妈这才道,“这样拖着不是办法。不如让人进去把水参子搜出来。”
张妈妈道,“虽然现几面都隔了围墙,外面可能听不到北院动静,可是惹急了两个老,闹叫起来,还是要预防有人听到。”
文氏一边嘴角往上抽几下,不屑道,“谁要听到,谁就是死。不过,为了给老爷积点德,还是让他们死得安静点好。”
“那……”秦妈妈看着文氏,她越来越不敢再随便给主子出主意了。
“周妈妈已除掉了。再除掉月鹃,两个老没了臂膀,就只有安静地死了。”文氏淡淡地道,“张妈妈,秦妈妈,这事你俩得再费费心。三天以内,我要听到月鹃‘喜讯’。怎么办合适,你们自己去商量。”
“是。”
***
巡城。
寻家夏收十分顺利,十亩果园收入六百两,原来仓家有现成销货路子,果子摘下来后,由何庄头直接带着大家挑着果子去西码头,卖给皇城来水果商,虽是卖得便宜点,但不愁出货。
果园和茶林利益,与别田地利益分成不同,佃户只能占得一成,果庄六户人家,只果收这一项,一户平均分得近十两,对他们来说已是大丰收。
另外一百五十亩玉米全部卖给仓家粮行,仓家粮行还未出让,自然按上等粮价收购,除去佃户所得和税赋,净余五百余两,当季果粮收入有一半要分给仓家,寻家有五百两收入。
地里事顺心如意。
寻香越来越担心祖父祖母,都两个月了,还没有他们消息,想派人送封信去,又怕会落入文氏之手。
寻香和沛林为此忧心忡忡。
这夜寻香担心得不能入睡,只得又进碧宵境里弄土参子和读书。原来计划只种一百窝土参子,现种了两百窝,因此灵池里水参子少了许多。她按竹简上记载,切下一些水参子,放进水里让它慢慢生长,虽然水参子成长年份要很久,但是池里一显空,就得弥补上。
如今她终于读完了《灵池卷》,正慢慢读另一卷《菌书》,这里面内容很不好懂,若非小时跟着梁妈妈寻园后山采到过野山菌,她真无法明白书里东西,就这样还是不太读得懂,但是她知道菌是很值钱东西,就象黑木耳、野竹荪、灵芝这类东西,可是宫中罕物。
有时读晕了头,就读仓夫人送给她《木华经》,这本书多处涉及外国植物,理解起来却容易许多,嫁接、培植都是些稀奇术语,但她一读就懂。
当《菌书》里不能理解,就把《木华经》一些描述借用过来,便好理解一些。捉摸了好些天,寻香又请教了老王,才知《菌书》是一本人工种植灵菌奇书。
老王开玩笑说,“你若是能人工培育出竹荪、木耳、蘑菇、灵芝、茯苓,你就发大财了。”
可是《菌书》里写栽培法,实太难明白。
读了一会书,寻香洞外竹林间漫步,看着长得青油油土参苗,思付着如何与老王说水参子事,这事成了一个烦恼。如果,她和老王说实话,他会相信吗?
老王真诚得很,说得很明白,他会寻家再住上一年,要帮着她把药圃建起来,明年春天后才会回家。到那时沛林骨肉都长好了,寻香能熟练地给沛林针灸了,又懂伺弄药圃了。
寻香说过多次要以金相谢,可是老王就是不要诊金。老王这份恩情,真是一点都不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