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马府(第1/1页)重生之旺妇

    马侯爷府座落皇城西隅。

    清晨,观音寺和慈悲寺僧尼从侯爷府后门鱼贯而入。寻香和涛叔他们已经扮成剃头僧尼藏后门一座小屋里,当僧尼队伍经过那座小屋时,寻香他们从小屋里出来,悄悄跟随队伍后,跟着僧尼们边走边诵观音咒。

    养心阁府后一片花园里,正厅已经布置置成佛堂,几十个僧尼缓缓进入,老马侯爷和周氏带着几个老仆着素色衣,恭敬佛堂前。

    “二位主持,各位法师请。”老马侯爷将众人迎进佛堂。

    佛堂里正中摆放着彩色观音瓷像,香案上高烛明香,摆满水果鲜花和金箔元宝。

    主持率众站观音像前,虔诚诵经。老马侯爷和周氏跪侧旁,阖手闭目,跟着法师低声念诵。

    寻香他们站后一排,不敢乱动,只勾头跟着唱诵。

    午时,吃茶斋,斋房设养心阁左侧房子里,两个主持跟老马夫妇进了旁边小屋。

    “请二位主持用茶点。”老马侯爷和周氏亲手将两套斋摆主持面前。

    观音庙慧琳主持念声佛号,端起茶品一口,赞扬道:“好香。”

    慈悲寺觉明主持,亦赞道:“佛香四溢。”

    周氏喝一口茶,却是一怔,这茶味似曾相识。怔怔地看面前两盘茶点,尝个小饼,却是巡城寻家茶饼味,不由一震,府里人怎么会采办到寻家茶和茶饼。

    老马侯爷喜悦道:“今日乃观世音大士之出家日。府里茶点师傅开悟了,茶点味道做得这么特别。”

    周氏笑道:“这茶点里好象带着茶香。”

    慧琳笑道:“缘来自香。”

    老马侯爷看着周氏:“这茶点不是府里做吧?”

    周氏笑道:“应该不是府里东西。”

    觉明道:“曾听闻巡城寻家有用茶味做茶饼,曾经有施主以寻家茶饼布施慈悲寺,这味道跟我曾经吃过茶饼一模一样。”

    老马侯爷不出声。寻家茶行都被威远侯爷占了,恐怕寻家早不做茶饼了,莫非厨房里请了师傅。便问周氏:“府里添师傅了?”

    周氏看着罗妈妈:“近厨房里有添人手吗?”

    罗妈妈摇摇头,心里却疑惑地看着桌上茶点,寻家茶点怎么会进府里呢?

    “这茶点和茶都极好吃。”老马侯爷由衷地赞扬。

    “善哉善哉……善缘来……”觉明和慧琳同时道。

    隔壁斋室里,传来几个下人吆喝声,“你们是谁?竟然敢扮着观音寺和慈悲寺法师?”

    茶斋按人头摆设,有三个弟子佛堂上香来得晚,没有吃到茶斋。马家一个管事和婆子发现多出三个人来。两个寺庙弟子各自清点人头,寻香他们露出馅来。

    “我们是来敬佛。”寻香早有准备,平静地答道。

    “请问几位是哪个寺庙?”那管事声音严厉地问。

    寻香反诘道:“我们乃观世音信众,今日乃观世音出家之日,听闻马家有法会。所以前来凑趣。佛门广大,众生一家。如是马家法会只接纳某一家寺庙弟子,那不是让佛门变得窄?”

    老马侯爷夫妇和两位主持走进来,周氏见到头顶光亮寻香,吓了一跳,不过一月,寻香就出了家?她竟然出现马家法会上,难怪马家会有寻家茶和茶点。

    寻香与周氏对凝一眼,周氏装作不认识她。目光平淡,心里却有一丝莫名喜悦。

    “这位师傅话说得好。既是佛门弟子参会,马家法会当然没拒绝理由。”马侯爷盯着寻香看了一会,又看看她身后两个和尚,心知有异,并未立即驱逐。

    觉明合掌道:“善哉善哉。马老太爷。我们先去佛堂了。你们几位慢慢叙聚。”

    众法师跟着两个主持去了佛堂。

    马老太爷道:“几位师傅,我们要去佛堂了。”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当然也要去。”

    佛堂里传来低密诵经声,和空灵木鱼声。一直到晚上戌时,马府才安排了大家歇息,和尚与尼姑分别被安排养心阁两个客院里,马老侯爷没有追查寻香他们来历,吩咐下跟观音寺和慈悲寺一样好好招待。

    马家接连作了三天法事,到九月二十一日,观音寺和慈悲寺主持告辞离去。客院里只剩下寻香和海涛他们。

    马老侯爷每日只静坐禅房,只令下人们好好款待,仍然不召见寻香他们。

    虽然马老侯爷一直不问寻香他们来历,寻香隐隐感觉到马老侯爷并不是不可接近,只是没有一个打动他理由。

    周氏也一直静默不动,寻香思付上,也许应该先见见周氏,至少她不会排斥她。

    等待不是办法,寻香决定以进为退。

    海涛叔和寻飞早已摸清马侯爷府里分布,这晚带着寻香去了正院找周氏。才到正院落,就碰见罗妈妈和个丫环,端着参汤从厨房过来。

    “罗妈妈。”寻香向她福了一礼。

    罗妈妈两眼冷漠,平淡地道:“请问师傅你要找谁?”

    “寻香希望能见到老夫人。”

    “跟我来吧。”

    周氏心里一直掂着寻香来了马家事,为了不逆老太爷性格,她没有擅自召见寻香,罗妈妈带着她来到正院上房。

    成氏和马铃儿正周氏屋里聊天。

    罗妈妈先进禀报:“老夫人。寻香来了。”

    周氏笑道:“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吧。”

    马铃儿又惊又喜,“寻香来了?她怎么想着来我们家?”

    成氏去过佛堂,却未留意到寻香来了事,听得此事,也是一惊,却未出声。

    “寻香见过老夫人,夫人和铃儿小姐。”

    寻香一身出家服,头顶剃得光亮,吓得铃儿从软榻上跳起来,拉着她不相信地道:“不过一月,为何你要出家?”

    成氏惊讶极了,寻香不是有丈夫吗,怎么会出家呢?

    只有周氏两眼慈祥地看着她,“既然是寻香来了,虽然马家才结束了法会,我还想听师傅念念《金刚经》。罗妈妈,给寻师傅搬个软座吧。”

    “你告诉我,你为何要出家,而且怎么来了我家呢?”马铃儿一身锦衣,满身光辉,显得美丽高贵,一双大眼睛天真地看着寻香。

    “铃儿别闹。待祖母听罢《金刚经》再说吧。”周氏说话时,已软榻上盘起双腿,俨然一幅听经样子。

    “寻师傅请坐。”

    两个丫抬了张软座来,寻香谢了礼,坐下,双后合十,开始诵经。

    周氏手一挥,成氏拖着铃儿,“我们出去别搅了祖母清静。”

    “我要听寻师傅念经呢。”马铃儿并无听经兴致,只想问寻香为什么会出家。

    “跟我走吧。”成氏了解女儿,强行将她拖走。

    屋里只剩下寻香和周氏。

    周氏直接问道:“说罢,你是怎么来我家?”

    寻香起身给周氏行了一礼,“老夫人,寻香收到你送来钱,十分感激。寻香现有难,觉得老夫人可以帮助寻香和沛林。”说着寻香露出手上紫红玉镯。

    周氏盯着玉镯,走到她面前拉着她手,轻轻抚摸着它,眼神充满回味和惊喜,“你从哪里得到它?”

    “寻香得到偶然,只是不知它来历,想老夫人见多识广,一定能帮寻香解惑。”

    周氏又拿起她左手,翻看着她手上戒指,嘴唇不住哆嗦,“这是沛林母亲给你?”

    寻香点点头。

    周氏哽咽着抱着寻香,“可怜孩子。”

    寻香心中一暖,从她怀里感受到一股暖意。周氏是有情,心里认沛林。只是她有苦衷,逼得她不敢认而已。

    “你希望我怎么样帮助你?”周氏牵着她坐到软榻上,摸摸光光脑袋,心疼道:“傻孩子,要进马府,也不必弄成这样吧?”

    “锦县马老爷把我扮成这样,才混进法师队伍,去到佛常。”

    周氏想了想,记起有这个人,却想不起他样子,“你说马老爷应该是侯爷堂弟马本清。去年,他可是遭了大祸,弄得倾家荡产,也是怪可怜人。”

    寻香乞求道:“老夫人。我想见老侯爷,想了解当年事情,若是不弄清当年事,便无法帮助沛林,他这么年轻,总不能让威远侯爷拿着当年短,让他一生都不得安宁吧?”

    周氏叹道:“其实老侯爷吃了你做茶和茶点,心里也颇感慨。不是他不帮你们,是这事确不好相帮。”

    寻香问道:“当年杨门一案倒底是怎么回事?”

    周氏痛心地道:“当年事出突然,杨门一夜之间从忠臣变成贪臣。当年周正父亲周明山,是前朝皇上亲信侍卫,后来一跃为一品将军。杨门一案应是周明山所为,当时带兵抄斩杨家正是周明山。让本朝德宗皇上,还不放过当年杨门一案,仍是威远侯爷周正。”

    “如今皇上昏头了吗?”

    “那倒不全是,只是他重用了奸人,身边没个清明正直人,所以才会这样。”

    “如果我见皇上,以寻家名义能为沛林求得机会吗?”

    周氏思索道,“这个不容易,你为沛林求机会,周正和薜洪志肯定会从旁作梗。”

    “那……”寻香看着周氏,不知这时该不该打听沛林母亲身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