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强渡丹水(第1/1页)青铜甲

    昨夜的一场大雪将枯黄的大地涂成白色.松柏不是还带点绿色吗.原因是它们现在都被人为地砍成木桩.树干多做成木排和木筏等渡水器材.大规模的滥砍滥伐烧火.对大面积林木造成空前的破坏.

    这人都活不下去了.谁还会在乎生态平衡以及水土流失问題.

    银光素裹的群山因为清晨的日出而显得晶莹剔透.山坡上却只留下忙碌的人群和成片的矮木桩.到处都是用以取暖的篝火堆并借此烧掉沒用的枝枝蔓蔓.燃起的浓烟是遮天蔽日.懒洋洋的太阳还沒來得及看清楚地面上人们到底在搞什么破坏.突然被地面上的大声吼叫给彻底惊醒.

    “渡河突击队准备.箭阵掩护.”

    随着秦军攻击命令下达.纷纷举着木筏的秦军兵卒全体起立准备发起最后的冲锋.在他们前面的不远处便是秦军的大型箭阵.再往前就是此时还沒有完全冻结的丹水河.

    寒冷的天气使得河岸两侧早已开始出现冰冻现象.冰层里面夹杂着大量破碎的木排木筏和偶尔出现的兵卒尸体.倒不是活着的人不想将尸首打捞上來.而是河道正好处在赵军的远程武器控制范围之内.就是想动用大量的人类进行打捞.也只能等占领对岸的赵军营地才可以.否则.移动目标根本沒机会靠近河岸.

    “一排射.二排射.换”遮天蔽日的箭矢用几乎平直的弹道扑向对岸赵军的防御阵地.将守护在那里的赵军压得抬不起头來

    赵将赵凤坐在足有一米粗细的木桩后面抓起把雪塞在嘴里.慢慢咀嚼着冰凉的甘醇以便让干裂的嘴唇好受一些.侧耳听着呼啸而至的秦国箭矢.划破空气的过程犹如寒风钻进门缝时的尖啸.

    又要开始了.不知道还有几人能活到中午.

    赵凤转头看看左上臂的箭伤.这是昨天下午受的伤.好在当前使用的是弩弓而不是弓箭.单臂就可以完成装箭射击.申时时分.有几只秦军小船冲破防线登岸.他带领手下兵卒冒着对岸如雨的箭矢.拼命将这些人打回水里以后才发现自己中奖了.

    负责防守此处渡口的赵军.当初足有二千人有余.经过两军反复的射杀.现在已经减员不足五百人.请求主力派兵支援的信息已经发出好几次.后方仍不见一兵一卒过來.照当前这个劲头看.秦军最多再來上三波冲锋.阵地就会失守.

    只要有本将军在此.你们一个也别想上岸.

    赵凤抬头看看蔚蓝色的天空.然朝地上恨恨地吐口唾沫.“呸.小的们.全都给我听好了.咱们主帅下得可是死守令.绝不能让一个秦蛮子登岸.人在阵地在.谁他娘的敢给我后退一步折我赵军威风者.定斩不饶.”

    当害怕死亡变成满眼都是死亡之时.身在其中的感觉就会变得麻木起來.当看到身边周围到处都是尸体的时候.只有战斗才有希望活下去的顿悟最终会战胜恐惧.

    每次秦军箭阵的急速射过后.秦军步卒就会登船发起冲锋.既然强攻如期而至.是不是该有鼓声了躲在木排掩体后面的赵卒突然对此有点期待起來.哪怕下一秒被乱箭射死.也好过这种难以忍受的等待.

    当对岸轰隆隆的鼓声如从天边传來的滚雷般响起.四百多名赵卒纷纷握紧手里的投射武器.战斗又将开始.也许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到了

    木筏中间位置的秦卒登船后纷纷将盾牌举过头顶.用组合起來的防御盾墙抵御赵军射过來的箭矢.这种立起來有一米多高的方盾牌足以抵挡住赵军弩弓的射击.一旦组合起來恰似一面木墙.坐在木筏两侧的兵卒则使用所有能用的工具拼命划水.以求最大缩短到达对岸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一刻被彻底体现出來.留在水中就是个活靶子.只要攻上岸去就是胜利.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关键的距离是到达丹水河的中间位置.赵军为了让自己的防线更加稳固.早已在各处渡口的后方布置有大量的投石车装置.附近山上的大石头和木材到处都是.完全可以采用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方式來补给前线使用.也就是说.拖得时间越久.赵军的霹雳车就会越多.

    赵军的远程部队可能是担心离河岸太近会被冲过來的秦军破坏设备.所以依据其有效射程尽量远离前线位置.秦军发动渡河战役之前.他们便已完成试射准备.射击诸元几乎都被标定的完美无缺.一旦发现有人强行渡河.埋伏在附近山上的观察哨就会利用旗语预警.通过观测到目标的距离.通知山下密集阵的投石部队展开猛烈炮击.

    秦军显然也知道这个飞石的攻击势头太猛.所以当看到突击队将要临近河中心位置时.更加振奋人心的战鼓擂得是隆隆震天响.

    闻鼓声奋起.这是每一名秦军兵卒都知道的理论.于是拼上吃奶的劲用力划水.

    赵军投石部队早已准备就绪.各抛石车的官长全都注视着坐落在附近山腰处的指挥所.随着颜色醒目的旗语出现后.几乎同时大吼.

    “目标距离.三百三十米.放.”

    发射兵听到命令.随即用大木槌敲向卡住绳索的木销.被绷紧的绳索瞬间得到释放.产生出的巨大动能马上做功.通过杠杆原理的投石车猛地发出一声巨响.将挂在炮梢皮套上的大石头用力抛出.

    赵军投石部队所使用的投石车.一共分为两种.上面所描述的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则是由人力拉动的.其做功原理是炮梢的一头的皮套上挂有大石.而另一头有一条或者数条绳索.当兵卒听到发射命令后.便背起绳索朝后猛跑.随着挂有大石的一头超过原有平衡点时.就会产生出巨力将大石抛射出去.

    不管是那一种大型抛射武器.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当第一颗大石落入水中时.随后而至的石头纷纷到达.所产生出的巨大水花四散飞溅.将附近的木筏冲得歪歪斜斜.运气不好的秦卒更倒霉.被大石直接命中所乘的木筏而随之四分五裂.

    秦军沒有听着鼓声后退的规矩.失去船只的军卒不畏寒冷直接展开泅渡.也顾不得发髻上出现的白色冰花.只知道朝着前方拼命地游.但失去盾牌保护的这些人随即成为赵军的射击目标.沒游几下就被纷飞而至的箭矢射杀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