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最后屏障(第1/1页)青铜甲
“将军.你看河岸.”
随着在观察哨上旗兵常羽大声喊叫.众人纷纷从哨所内涌出來眺望远处的丹水河.只见河西岸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最近一处渡口却只有个方形木城楼在水里移动.随着城楼不断前移.随后便出现一溜的浮桥.
王翦朝吕子点头示意.是吕楚等人赶到了.
据传说.这种造桥设备还是楚国的工匠琢磨出來的.因为当地河流居多.直接投入大笔资金建桥沒有实际意义.兴许今年还沒完工.來年一场大水便给冲的无影无踪.
來回摆渡的船肯定有.但其运载力极差.考虑到运营成本.往來的船只不多船况也一般.遇上恶劣天气.就容易导致两岸聚集大量的人员马队等无法过河.由此带來的.就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快捷又省钱的渡水工具.
按理说.修桥铺路都应该是官府的事情.老百姓只需把每年的赋税交足.剩下的社会公共福利方面的修缮就是官家买单.事实恰恰相反.众多石桥和木桥都是由各乡镇的大户人家集资修建的.
官府也不是从头到尾不出面.剪彩的时候还是可以参加的嘛.到时一点份子不用拿不说.吃饱喝足以后还能顺便捎点土特产回家.如此好事.何乐不为
这都是指一般性的小河小桥说的.但凡动土运石头请工匠都要用钱.指望家家户户凑起來的份子钱才多少.顶多就是小打小闹的.面对需要造桥技术的大河流.那就非官府出面跟国家申请资金不可.可是等经过层层盘剥的造桥资金转送到地方官府手里时.剩下的钱也就能打几个桥墩.
好歹修起來.资金不足也就导致偷工减料的事情频有发生.于是百年不遇的洪涝年年遇.大水过后也就沒证据可言.而那些想要过河的百姓.照样还指望着乘坐渡船往來两岸.
凡事就怕有人琢磨.不知道那个村子还是乡里的乡长懂木匠手艺.发动村里的年轻人积极搞发明创造.最终研究出这种可以在不发大水的情况下铺设浮桥的办法.这种既省钱又省事的技术问世.浮桥的好处显而易见.官府经过考察.便当场认可并采购下來.就算大水过后把桥梁冲垮都沒事.等洪峰流量降下來以后便可马上再修一座出來.
老百姓不管你修得是什么桥.只要能让我们过河就行.就算少交点过路过桥费都认.毕竟大伙儿都方便不是.再说桥梁保养修缮都要花钱.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吃饭.于是在双方皆大欢喜的情况下.专门架设浮桥用的楼船最终由民间产业一跃变成官办产业并且划归省府直属的收费项目.
吕楚毕竟从小就喜欢木匠手艺.在楚国期间对这种用于铺桥的大船也是极感兴趣.在去碰到吕子等人的那座驿站酒店打工以前.在楼船上也是干过将近一年的临时工.若不是因为后來国家公职人员裁员.也就沒机会遇到从此改变她人生命运的时刻.
人们都说艺多不压身.吕楚恰恰就证明了这一点.指挥工匠连夜完成平底楼船以后.考虑到这是战争需要便将楼船的正面进行多层加固处理.普通的箭矢根本无法伤到躲在船内干活的众人.也就起到保护作用.至于说对面的赵军使用火攻的问題.其实很好解决的.
当楼船完工以后.吕楚命人架锅煮雪.然后用大量的水把船头浇湿.随之一层层的冰出现.整个面向东岸的船头就是一个厚厚亮晶晶的冰坨.面对纷飞而至的火箭.最多钉在船头冰层上燃烧一阵子也就消停下來.由于火油的燃点低.化开薄薄的一层冰还沒流到河水里便又凝结起來.
楼船的上层并未预留防守和观察人员.他们全都守在顶层的几只大木桶旁边.里面装得是满满的热水.偷空朝船头倒上一小桶水.不一会儿便把火箭造成的烧燎给修复完毕.
此时的低温再低.也无法低过防御阵地里的赵卒的心里.投石车阵地已经瘫痪.彻底不给力了.我们最强的防御不复存在了.
倚在木墙后面的赵国将军赵凤眯着眼睛.正注视着远处半山腰上观察哨位.就在此时.他突然明白一个关键问題.数日前.偷渡丹水河的秦军小队根本就不是兵卒们传说的斥候小组.他们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军的投石车观察哨所.
现在想明白也已经晚了.那支该死的秦军.那个该死的楼船.竟然完全无视火箭的射击.
就在此时.天空中呼啸的箭雨突然停歇下來.让早已适应这个声音的耳朵顿时感觉有点不适应.赵凤看看身边剩下的几十名兵卒.丢掉手里的弩弓.
“兄弟们.我们最后的时刻到了.你们怕不怕”话音未落.耳边传來从河岸方向响起的秦军喊杀声.
几乎个个带伤的兵卒们相互看看.目光中透射出无比的坚毅.纷纷丢掉手里的弩弓.跳下木墙寻找散落在雪地上还能使用的矛戈和青铜佩剑.最后一次在将军面前完成整队.齐声喊道:“将军.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赵凤使劲地点点头.扶住悬于腰间的剑鞘转身瞪视着安静的木墙上的寨门.分列在将军左右的众兵卒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一起怒视着前面不远处的木门.
时间仿佛突然停止流动.就在凝固住的刹那间.高大的木门发出轰隆的一声巨响.剧烈的震动使得大门缝隙中的积雪四散飞溅.赵凤抬头仰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在心底轻叹一声.
随着大门再次发出一声巨响.坚持着挺直腰杆却在晃动中轰然倒塌.当最后的一道屏障消失后.无数身穿秦军甲胄的士卒顿时显露出來.
赵凤回头看看半山腰上.看到那个位置上的旗兵再次举起红色的信号旗.苦笑着摇摇头.猛地伸手抓住佩剑拽了出去.
“为了赵国.为了赵王.杀啊.”
“杀啊.”仅存的几十名赵卒挥舞着手里的兵器.紧跟着将军的身后朝汹涌而至的秦军猛扑过去.
身先士卒的蒙武冷哼一声.抬手让兵卒们全都放低弩弓.然后猛地扯出腰间的青铜长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