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战与不战(第1/1页)青铜甲

    范雎在赵国都城邯郸被吕子摆了一道.当时也是哑巴吃黄连的.按理说.他此时完全可以借着大王发怒之际再坑回來.你來我往一报还一报.是沒有任何问題的.可这就是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举.非常之人成就的非凡之事的前提之所在.

    自打范雎认定子楚便是大秦未來王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打定主意绝不会得罪吕子的.他心里很清楚.人家老少秦王包括吕子在内才是一根绳上的.而自己就算再有本事.也是个给秦国打工的.至于许诺的封侯.那也是等子楚登基以后的事情.

    有事说事.就事论事.目前的范雎尚在这个圈子外围游离.这以后还指望吕子呢.如何能象外界传说的睚眦必报果真小心眼到这种程度.如何能够成就大事业

    再说.人家吕子上次能够把那么难得的表现机会交给范雎去办.摆明就是拱手将这个绝佳机会免费送的.这要是等子楚登基以后再搞这一套.就是办得再明白也不如现在的江湖救急.

    以后不论大王还是王后.都会感念当初这位国相大人曾经在邯郸城的一臂之力.这种关系用钱是买不了的.封侯不封侯的暂且不说.太子太傅却是铁板钉钉的.本身又是秦国国相.权倾朝野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正所谓.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范雎感谢人家吕子还來不及.岂能再去害人家

    范雎迅速分析出目前的形势.便决定将自己和未來的秦国国君.王后以及吕子全都绑定在一起.既然此时这三位都不在现场.唯一在的就要挺身而出全力维护.

    “大王息怒.臣有下情回禀.赵国此事乃成.其成也是另有隐情的.”

    吕子的办事能力到底如何.秦昭王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若是凡事都办得如此糟糕.他也就不会亲自大老远跑深山老林再去请吕子出山.

    至于外界传说的太子案与吕子有关.说这话的那些人恐怕都是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老秦王年迈不假.可也早就修炼成个老人精.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在他看來犹如儿戏一般.

    秦昭王刚才发怒.其实也是替在上党地区的秦军所发.毕竟眼睁睁地看着担心还是变为现实.任谁能不生气此时听自家的国相说还有隐情.心理上首先愿意去接受.他更想听到的是事出有因导致的诸侯国耍水.而不想听到是自己人的工作失误造成的.

    太阳照在身上暖烘烘的感觉.虽然这是在平台之上风大.春天真得來了.此时看着屋顶上的积雪还沒有融化.风里却已经掺杂进丝丝暖意.

    秦昭王打算再晒晒.却看到冻得已经瑟瑟发抖的国相.命人取來毛茸茸的的皮草给范大人披在身上.这才让范雎继续刚才的话題.

    深知成败在此一举的范雎也不白给.想当年也是几句话就能把秦王说迷糊的.若不是因为长时间熬夜熬得脑筋转的有些慢.此前早就把握住分寸.饶是如此.这会儿也已经将全部思绪整理完毕.

    “大王.赵国此次的选秀.本來就是真实的选秀.关于这一点.完全是毋庸置疑的.而此次的所谓的联军.恐怕更多的是看着平原君的面子上帮忙的.这位以仁义守信闻名天下的赵胜.在各诸侯国的名声是极好的.所以与其说这次诸侯国是合纵连横.倒不如说是赵胜跟各诸侯国借的兵.”

    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秦昭王听罢.不由地点点头.所谓的合纵连横属于国事.而吕子所部也是针对这方面而设立的部门.那么这个棘手的问題就显而易见.吕子并沒有失职.

    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即使他们办得再隐蔽也会被昌盛记瞧出端倪并随后确认出來.可问題是.这是赵胜约几个朋友说事.朋友间凑一起商议点私事.是很难被外人侦知的.除非是巧合偶遇.否则在对方有意回避的情况下绝不会被外人发现.

    想通这一点的秦昭王终于找到合理的答案.也就不需要范雎再过多解释.好在他的这位国相说完刚才那段话以后便不再言语.便循着刚才的思路填空.如果事实就是如此.相信此次的联军绝不会身穿各国军服.他们全都会身穿赵国军服作战.以便让秦军相信他们都是赵人.

    嗨.这些倒霉催的.有本事你们都穿上自己国家的军服來试试啊.我还就不信了.什么联合国的军队.本王打得就是你们联合国军.

    “大王.我秦师数以百万计.可倾国力一战.联合国军又能如何咱们打得就是联合国军.此一战打出我军威风.统一大业便能指日可待了.”

    关于出兵决战这事儿上.秦昭王发发狠也是可以的.此时又听到国相主战.他反倒清醒过來.分析出其中的利弊.也觉得此战完全可以试试.但目前唯一让他感觉怵头是.此次的联军总数到底能达到多少.

    果真此次都豁出去了.那也是几百万的军队.打个一年半载的.完全不叫事.国力能不能再维继一年.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嗯.看着咱们的此时的压力巨大啊.怪不得吕子送回來的是五根鸡毛.你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放弃上党.直接撤军”

    紧急文书的往來传递.一般都是三根鸡毛为最紧急.如何出现五根范雎稍一琢磨顿时惊得血气翻涌.差点就背过气去.能让吕子出五根鸡毛的事情.恐怕已经是火烧眉毛不对.恐怕眉毛都已经烧沒了.

    “大王.微臣觉得此次是咱们秦国的一次绝好的机会.也可以借此警告远在天边的燕国和齐国.索性打吧.从此打出个太平盛世來岂不更好.”

    秦昭王看看这位好战份子.突然感觉这那还是个文绉绉的文人这份热情.分别就是一个战争狂人才有的.好在常年戎马生涯沒那么容易被人蛊惑.于是决定通知各部门进宫议事.

    至于战与不战.最好还是从前线的奏报中看看其中有沒有提及别的国家的军队出现.如果有.我军可考虑突围退守.假如沒有.那么便可与之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