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当(第1/1页)青铜甲
公元前260年阴历二月.秦昭襄王四十七年.
由秦昭王亲自发起并主持的.第一届一次动员会议在秦王宫内秘密召开.之所以最终被称之为动员会议.这是因为秦国已经决定对联合国军动武.
农业会议上.秦昭王认真听取了各州县关于公元前261年的收成情况汇报以及今年的工作报告.各集团军主要负责人随后在军事会议上汇报了各地驻军的情况.并表示坚决拥护昭襄王出兵的决定.
以白起为代表的秦国新秀在会议上踊跃发言.请命亲自带领十五万主力部队赶往上党地区驰援.以王陵为代表的老一辈秦国名将也当仁不让.期待大王能够准许他们参加此次由参战总人数已经远超百万的世纪之战.
此时的前线毕竟有王龁老将军在.临时换将恐对整个战局不利.因为此战关乎秦国的未來.稳打稳扎方为上策.秦昭王认为年轻人做事太过毛糙.此时此刻决定不允许出现纰漏.再加上他深知年轻一辈的代表人物白起的战功显赫.恐怕无法诚心诚意跟左庶长合作.于是建议由王陵率领由各地调往京师的十五万主力出征.兵发上党.
好在秦国一直都以法家的治国政策为基础.秦昭王自然也是身体力行.仗是为秦国打的.不是为谁的脸打的.对于大军出征的意见都是取最佳方案.所以从不会独断专行.若不是因为此.大王的话自然就是最终决定.
参加军事会议的大都是常年带兵打仗的将军.他们深知兵者诡道的道理.根据战场情况.为胜利甚至不得不兵行险招也是有的.而战争的结果.对于在前线作战的兵将们而言.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也就是说.战争从來都沒有稳扎稳打这一说.
我大秦已经到了存亡之秋之时.此次的领军人物非白起不能为之.得知前线实情的将军们审时度势.自然希望此次出征者是武安君为善.但这种事情毕竟有逆君意之嫌.胜则皆大欢喜.若是
作为一国之相的范雎此时见大伙儿都将目光转向他.顿时明白这是让他当代表否决大王的提案.心里顿时打个突.低头琢磨此事该如何处理.
秦法规定.被举荐者如果胜任其职.举荐者也会得到同等奖励.秦法中也规定.被举荐者如果不能胜任其职.举荐者也要与他所举荐的那人连坐.也就是说.秦昭王此次举荐王陵.输赢的结果自然与众位将军无关.
现在若是谁跳出來举荐白起.那么出征的白起将会让举荐者一直失眠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范雎知道此次的众将绝不是在考虑独善其身.而是因为知道各自的身份重量不够.一旦大王将王陵出征的事情拍板.那就再无反复的道理.如此重大的关键时刻.当然还是让在大王心目中有分量的那个人出來建议最好.只要还能商量.换将出征的事就有希望.
范雎自然清楚白起的本事.而且他也知道武安君才是此吃出征的最佳人选.这一仗的结果关乎到秦国.关乎到未來的统一战争.
众所周知.范雎能够最终登上秦国宰辅一职就是坑了前国相魏冉所致.而武安君师傅就是魏冉.论关系的话.白起就是魏冉那条线上的.
此战一旦打败联合国军.武安君班师还朝的那一天.其势必会如日中天.深知凭一句话能就改变当前局势的范雎还是下定决心.遵循大王的旨意让王陵出征好了.于是装作沒看到众将的期盼之意.出班奏道:“大王.臣认为”
范雎并沒有说出支持王陵挂帅的话.因为他刚才看到白发苍苍的昭襄王正殷切地注视着他.却不知为何.心底被什么东西给深深地刺痛.就在那一刻.曾经的过往沥沥在目.
落魄到极点的自己去觐见秦昭王.大王不离不弃并委以重任.自从老人家听说自家的国相被魏国国相欺负.就设计替自己报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导致秦国太子失踪到现在还下落不明.而就在刚刚不久前.老人家牵着手去看秦之天下美好如画
当时的景色真美.
被深深感动的范雎深吸一口气.终于决定放下所有的私心杂念为秦国举荐能臣.“请大王赎罪.此战关乎我大秦的未來.臣斗胆.举荐武安君挂帅.”
中气十足的话语传遍大殿的角落.一干众将当场被雷得外焦里嫩.包括白起在内都沒想到范雎会临时改口.当场也是目瞪口呆.
咿这个小心眼儿今天换脾气了.秦昭王稍一错愕.低头看看跪倒在地的范国相.别看两个人的年龄差距颇大.却早已是如假包换的忘年交.而且还是很铁的那种.
自打死中得活的范雎投靠到秦国门下.这一文一武的老少配把个秦国治理的也是风生水起.开疆裂土.几年之内纳入大量的土地.国力人口大增也就保证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使得各地的英雄好汉也是纷纷來投.
许多农业水利方面的人才大量充斥到民间的田间村头.使得各地的亩产都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秦国疆域之广.已经比历代先王所纳入的土地都多.国运昌盛.让秦国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去问鼎中原.其中说与范雎无关.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中还有一个不足与外人道哉的原因.那就是范雎一到秦国就帮助秦昭王得到秦国绝对的权力.什么叫王当然是想什么就是什么.身边有个四朝元老且党羽众多的魏冉唧唧歪歪.想什么之前还要琢磨琢磨他怎么想.你说.这王当得还有什么劲
也正是因为范雎一举扳倒这个让秦昭王进入权力巅峰的绊脚石.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莫逆.就拿此次以何人为将出征这事來说.老头子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可不想给秦国再创造出个几朝元老出來.甚至还因为魏冉的缘故都有点不待见白起.
“范雎.你可要想好.如果此次举荐的将军不能胜任此战.他就算战死.你也逃不掉干系.”
听出提醒之意的范雎毫不为所动.跪拜道:“大王.臣不懂军事.却深知此战非武安君莫属.若白将军出征不利.臣愿一力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