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王子(第1/1页)青铜甲
如果说吕子当初在赵国的邯郸城外遇到姬喜时的遭遇.他还认为是秦国请來的那个神秘家族内部出现问題.那么随着破译弩箭的长度而让他有了重新认识.
由于疏忽大意.他当时并未想到弩箭的长度问題就急匆匆离开赵国赶往野王城.那么随着怀疑的矛头指向神秘家族时.他深知担心王翦都有问題.毕竟从头到尾都是王翦操办的此事.是非黑白也沒有第二个人证明.但这个所谓的有问題.并不是怀疑王翦同学叛变革命.而是担心这位学长是被他人利用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为此.吕子暗中派人跟身在邯郸主持工作的蔡有道取得联系.让他不计一切手段取得当时的证物.为了防止蔡有道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证物.随情报人员一通出发的还有一支标准长度的秦国弩箭.
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那就是秦国工匠既然掌握这门技艺.完全可以做出不同长度的弩箭來.其实不然.按照当时的秦法中的明文规定.擅自改造武器单元和走私军火同罪.这种罪责处罚是极其严重的.一干人等不论罪责轻重.一概斩立决.
工匠想在家里偷着做模组并私造武器.那就更不可能了.相互揭发也是有明文规定.若是知情不报者.以其罪罪之.
至于蔡有道是如何获取的证物.自然有他的手段.咱们在此就不提及.反正送回的数据表明姬喜所用箭支和秦国列装的箭矢长度不同.但不是打伤武安君的那种箭矢长度.姬喜所用三棱箭矢的总长度为六十五厘米.
由此便可得出以下答案.姬喜跟吕子一直担心的某个组织不是一伙儿的.只要不是那个图秦国太子的组织.都是可以团结在秦国旗帜下的.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吕子这才接纳姬家军入伙.
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打赢这场统一战争.螳臂当车者.必被历史的车轮碾为扉粉.
吕子就在走出主帅的临时行辕之时.已经正是发布秘密动员令.并且通知机要人员即刻出发.沿通天道返回秦国国内.其执行的任务.就是将目前的囧状告知兵工厂的工师吕楚.他现在需要支持.绝对的支持.
此战已经迫在眉睫.该行动了.
为了保证大帅白起不会被人暗算.吕子又把李信叫过來面授机宜.长度决定其射程的远近.李家的祖传神弓可以跟六十二厘米的弩弓相提并论.对射吗看谁的速度更快.如果这个天下有人跟李家比试箭技.一般都是死的.
坐落在丹水河东岸的一座秦军大营表面上看似平静异常.其实早已暗流涌动.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布出去.整个华夏大地都为之一震.
等全部工作下发完成以后.吕子这才把姬喜叫到大帐内听命.等姬喜走进大帐.吕子挥手示意闲杂人等全都离开.
这位新任的百夫长见帐内只剩下两个人.显得兴奋异常.自打知道中原风起云涌.按耐不住激动心情的姬喜去找父王商议想出去历练一番.我乃堂堂的大理国的王子.想要振兴国家就要象雄鹰那样学会翱翔于天地间.只有学习到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并借此行寻找那个可以支持我们国家的诸侯国.未來南下开疆裂土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大理国国王当然希望未來的继承者是位优秀的国君.而不是个足不出户的二世祖.但教的曲子唱不得.命令外出历练总不如自己悟出的真谛结实.闻听王子能有如此觉悟.更是老泪纵横.
天不负我.天将兴我大理.
于是从王家卫队中挑选绝顶高手随王子殿下外出.除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外.还附有大理国最尖端的武器.弩弓.姬喜临行前.审时度势的国王反复嘱咐王子.此时的中原唯秦国最有看点.
老国王提醒王子.游历中原可以.但绝不能支持除秦国外的任何一个诸侯.若是想借此结识中原的英雄豪杰.就要去秦国.这么说并不是说别的诸侯国沒有英雄好汉.而是因为那些诸侯根本就不会用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秦国国主放低姿态接纳各诸侯国精英.这恐怕就是上天的旨意让秦国最终会获取九鼎.什么最大.当然是上天的旨意最大.
姬喜于是领父王令.率领二百名王族侍卫前往中原.以他的想法并不是跟父王一样.耳听总不如眼见.于是并未直接进入秦国.而是从楚国开始游历到处采风学习.然后转道韩国、魏国、齐国、燕国.最后到达赵国.并在赵国滞留期间机缘巧合.结识到李牧和司马尚.
有沒有本事.并不是看你声名鹊起之时.而是在你穷困潦倒之时.仍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因大理国的国民的素质本就一腔热血.视为同类的姬喜更加佩服李牧的为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姬喜把临行前父王的嘱咐抛到脑后.甚至愿意就此留在赵国.并希望能在李牧的手下学习.
当时的李牧还沒有得到赵括的举荐.身份连个官员都不能算.再加上后面被冤枉下大狱.导致他再也沒机会和这个外国人谈心洗脑.
把这个罪责一股脑全都推给秦国的姬喜铤而走险.利用所带金银打通关系并被有心人利用.这才直接跟吕子开战.目的就是想取吕子的首级替李大哥报仇.
在邯郸城外.那是收到线报的姬喜第一次跟吕子接触.原本认为吕子就是一个满脸匪气且一肚子坏水的大恶人.见面却发现此人一身正气.尤其是面对未知危险之时.竟然会保护部下先行撤离的举动更是让他心折.
身为部下不就是随时随地准备替主人死的嘛
后面的结果便在前文书中提及.满脑子都想替李牧报仇的姬喜大闹秦军粮仓野王城.随后再度遇到吕子并最终被吕将军的大气所感动.同时也想起父王反复的嘱托.这才心悦诚服地转投秦国.从那以后再也沒有改变过.直到华夏大地统一后.秦始皇嬴政为表彰姬家军为统一战争所做的贡献.敕封姬喜为大理国国王并恢复其姓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