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1/1页)青铜甲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篇不朽的文章.许许多多的文章凑在一起便成了历史之河.世人光看到那些风风光光的表面.却不知隐藏在光明之后的黑暗其实同时存在.

    当蒙家大嫂流着泪讲述完曾经的血泪史.跟着掉泪的吕子突然想起齐国宰相小舅子后尚被杀的那件事情.因为有人栽赃给蒙武.他这才下令在齐国的昌盛记都未侦破这件悬案.这么做并不是为齐国破案.而是想知道谁敢在背后阴昌盛记.

    知道对方是谁.不办是一回事.因为不知道.而沒法办却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吕子的做事原则.而且也是整个昌盛记的办事原则.

    如果说当初的凶案现场被人留字.这才导致众人以为蒙武被人黑了.那么随着此时听到姜家的遭遇.也就让吕子开始怀疑蒙武才是那个真真正的凶手.而昌盛记之所以迟迟无法侦破此案.其中恐怕更多的是有人在故意维护谁.

    自打那次吕子在酒馆找到蒙武.以蒙武的智商不会不知道昌盛记的大老板亲自前來是所为何事.假如说以他目前的实力无法报仇的话.那么却因为吕子的到來而可以借刀杀人.

    报仇雪恨以后.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转移吕子的视线.这么做就可以让众人不再怀疑真正的凶手.那有凶手杀人还留下自己名字的说法就算蒙大侠有江湖道义.也因为他的身份不允许这么做.

    兵行险招.蒙武置死地而后生.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吕子的能力.并且坚信吕子会倾全力救他.这才把压抑在心底的恨彻底释放出來.亲手替姜家报了此仇.

    好啊.这个蒙老头子.你想报仇也就罢了.竟然敢联手昌盛记的伙计欺骗大掌柜

    恨恨不已的吕子使劲咬咬牙.他已经打定主意.等上党战役结束以后马上彻查此事.这还了得不追究下去.是会变本加厉的.

    蒙夫人并不知道因为刚才说出自家的遭遇而给蒙武引來祸事.导致吕子想要随后给齐国的昌盛记來个大换血.亲手倒碗水用双手捧起來突然跪倒把陶碗捧给吕子.忍住悲啼小声说道:

    “拙妇不会说话.却也知道吕子乃是位仁义君子.我家蒙武为替家父报仇.擅自利用吕子也情有可原.吕子是大英雄.蒙武也是大英雄.既然你们都是大英雄.又岂能坐视父母妻儿被人祸害而无动于衷齐家之意尚且办不到.又何谈治国安邦平天下”

    看到一双粗糙的村妇之手托起的陶碗.吕子注视着碗里微微晃动的清水并未伸手去接.他深知若是接了这碗水.此事就会就此打住.而所谓的法度严明.难道不就是抵触谁去徇私情吗

    正犹豫着.身后传來细小的脚步声.随着蒙家小童跪倒在地.这心顿时就软了下來.唉.算了.回忆曾经的过往.那个不是其情可悯.其情可怜.百姓甚至连好好住家过日子都变成奢望.又怎会不去走极端

    纵然蒙武沒有复杂的身份.相信他也会报此仇的.

    吕子给自己找出合理的答案.弯腰接过一双小手举起的陶碗.朝蒙家小童微微一笑.然后一口喝干碗里的水.“叔叔答应你就是.快扶着娘亲起來吧.”

    蒙夫人却沒有同意这个提议.起身让蒙家子弟给吕子磕了三个响头.“将军若是不嫌弃.就让他认您个干爹吧.拙妇听人说.人伴贤良品自高.他若是留在这里.长大了也是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夫.既然是我蒙家子弟.那么就该为扫清人世间的阴暗而存在.”

    自打吕子见到这位蒙家子弟时.心里就喜欢的不行.本打算就此带走.却担心蒙武会不同意.人世间本就充满了丑恶和不堪.面对同类间的尔虞我诈却也沾沾自喜.活着民风淳朴的乡下终老.未必然不是件好事.

    “嫂夫人的决定有点大.认干儿子的事情.小弟唯命是从就是.可就此离开这片世外桃源.最好还是让大哥來”

    蒙夫人听到吕子答应.心里顿时乐开花似得.听到吕子的为难之处.忙表示这也是蒙武最想要的结果.而那句既然是我蒙家子弟的说辞.就是我家夫君亲口告诉拙妇的.

    听到水到渠成的结果.吕子反复琢磨此次不会又是那个蒙老滑头搞得怪吧如此说來.那个赵将周芝难道也是组织里的人

    随着清晰的童音叫得亲切.满心欢喜的吕子顿时把刚才的推断否定掉.从此以后.咱也是有孩子的人了.想到这.使劲搓搓手.

    吕子摸遍身上的口袋.却发现自己竟然沒有个像样的见面礼给新认的小儿.刚想说等以后补上.却正好碰到悬着腰间的将军佩剑.于是郑重其事摘下來递给蒙家小童.许诺道:

    “此剑乃秦国将军剑.在我大秦国只有将军才可以配此剑.记住.等你长大并成为我秦国将军的那一天.干爹会亲手把此剑还给你.现在暂且由我替你保管.如何”

    蒙家小童双手捧剑.显得爱不释手却沒有象普通家的孩童那样抱在怀里稀罕.晃悠着小脑袋.问道:“干爹.孩儿有一事不明.不知能讲否.”

    吕子搬过木凳让嫂夫人坐下.然后坐在下首位置上.“但说无妨.”

    蒙家小童得到大人的同意.这才问道:“却不知在我大秦.几岁能够当将军.”

    按照秦法里的规定.完成成人礼的男丁就可以参军入伍.但里面也有个例外.那就是武安君白起.他在十四岁时响应全国动员令跟随部队出函谷关与进犯秦境的楚军决战.因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并立下奇功而被秦昭王破格封将.

    但在秦国历史上也就这么一例.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來者的一件事情.

    吕子稍微一琢磨.讲解道:“在我秦国有一位将军.他十四岁被咱们大王封将.但在咱们国家的成人礼都是在十五岁以后举行的.年满十六岁就可以参军.也可以这么认为.十一年后的今天.你就会成为我秦军的一份子.”

    蒙家小童听到这个答案.胸口猛地一拔.双手把将军佩剑递还.郑重地承诺道:“天地可鉴.孩儿就在此立下誓言.十六岁必接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