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1/1页)青铜甲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而十里香酒楼所酿造的酒.即是高粱酒.高粱.又被称为蜀黍.据说是出自四川.故称蜀黍.

    吕子之所以最终决定让娇娘在齐都临淄开设酒楼.就是因为他曾经问过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顺嘴问的一句哈.也就让他打消指导娇娘开家绸缎庄之类的店铺的打算.

    此事还要从他救下娇娘那时说起.也是在赶往齐国都城的途中发生的事情.吕子见失去亲人的娇娘郁郁寡欢.就沒话找话开导她.

    虽然吕子早已看淡这个人世间的生死别离.毕竟这种事情见到太多太多.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就要好好地活在当下.那些就此离去的亲人.仍然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活好每一天.

    话虽这样说.这里面必然存在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对于此时的娇娘而言.无异于天都塌了.出门前的众亲人还在说说笑笑.转眼间便已生死两隔.

    娇娘的心智是坚韧的.这也是吕子为之心折的地方.看着她每日每夜都是以泪洗面.却仍如沐浴过春雨后的生命一般充满生机.

    这难道不就是伟大的生命吗在挫折与磨难中得到彰显.当有一天春风至.便会破土而出向着太阳绽放出动人的美丽.

    吕子询问娇娘为何会随父母來到齐地.而不是去往其它诸侯国.毕竟那个时候的齐国还不是现在这么稳定.仍然处在权力更替风雨飘摇之中.

    娇娘知道吕子是个好人.而且还是那种值得信任的好人.于是并沒有隐瞒此事.她告诉吕子.她的娘亲是莒国渠丘(今山东潍坊安丘)人士.自家父辞官离开鲁国进入齐地.其实就是为投奔娘家人而來的.

    吕子此次找到娇娘.目的就是想游说她开家绸缎庄什么的.毕竟一个女孩子家熟悉这些东西.也算是取其长处之意.正打算随后说出这个建议.却听到莒国渠丘的地名.据他所知.那个地方家家户户都会酿造一种名为蜀黍酒的白酒.而且口感醇厚回味绵长.

    “娘家还有什么人吗.”

    吕子说出这句话.随即又后悔了.你说.自己这些天是不是神经病了啊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个答案最好还是从当事人的口中说出來最好.

    娇娘并未对这种说辞反感.而是表示老家应该还有亲戚.自己的舅和姨大都在老家.这话也就到此而至了.因为娇娘并不打算回去认亲.

    人家不说是什么原因.这种事情自然也就沒法询问的.吕子忙表示认可并沒有反对.于是继续问道:“在下听闻渠丘多有酿酒之家.却不知娇娘对此技艺可懂否.”

    随后得到的答案就是.所谓的渠丘酿美酒.皆是因为村中的一口老井.这口井到底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村子里的老人都说不明白.

    井水甘醇爽口.只有用此井里的水酿酒才可称之为正宗的渠丘美酒.

    有了这个答案.吕子决定将计划绸缎庄的事情更改成开个酒家的建议.在得到娇娘的同意下.赶到临淄的吕子便正式秘密张罗此事.等酒楼开张之日.暗中帮忙的这位早已离开临淄多时.

    因为有个约定在里面.所以娇娘对外绝口不提昌盛记大掌柜.随后的达官贵人多有前來照顾生意.买卖自然兴隆.期间也不曾遇到过谁前來捣乱.甚至连苛捐杂税都是象征性地缴纳.当然了.正常该交的税自然是一分不能少的.

    为人不知昌盛记.就算英雄也枉然.

    聪慧的娇娘自然知道这是谁的功劳.却只能放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小角落珍藏.她深知人家吕子身家.用金钱去报答也显得太俗气.但这份情义总要还的.却总也找不到机会.

    娇娘并不敢奢望给吕子当个正室.毕竟门不当户不对.哪怕是个偏房.又或者无名无份也行.可每次她想要表达这个意思之时.都能把吕子给吓得落荒而逃.

    得知吕大掌柜來到酒楼的娇娘深知今夜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跑到吕子的房间之前也是上了心打扮一番的.此时梨花带雨更显娇艳.眉目传情只为把自己的处子之身留给她最心仪的这个男人.

    正所谓.灯下赏美才是正事.再加上两个人对饮美酒.将美艳渲染到极致.

    放下酒碗的吕子抬头看到美丽的花儿正在绽放.当即惊得是目瞪口呆.这.这.如何又來刚要起身借尿遁大法逃之夭夭.却发觉怀中多了一个人间尤物.

    那个年代的男子是可以娶好几房的.前提是你能养活的了就行.以吕子的身家.自然是沒有悬念的.更何况人家娇娘自有产业.根本用不着他來养活.

    满头大汗的吕子轻轻将怀中的娇娘推开.清清嗓子将刚刚凝聚起來的氛围打散.“娇娘.这才喝了多点就醉了啊”

    沒想到娇娘不依不饶.低头擦拭这泪水呢喃道:“吕子该不会放不下那个君王后吧可怜我孤苦伶仃活在这个世上.却连个心疼的人儿都找不到”

    安静地听着委婉到來的心恨.吕子在心底长叹一声.他之所以不想处处留情.都是因为那份信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不能牵扯到男女之情.

    再加上此时的天下纷争不断.敌对势力仍在密谋之中伺机反扑.自己这的条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就此失去.为何还要徒留下这许多牵挂至于君王后唉.恐怕这辈子是说不清楚了.

    想罢.无比郁闷的吕子提起酒坛将两只陶碗斟满.

    “不是娇娘配不上我吕子权.而是我吕子权配不上娇娘.娇娘如此聪慧伶俐.自然知道临淄的昌盛记不过是个分号罢了.面对天下纷争导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此刻正是我华夏英雄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之时.想我吕子权乃堂堂一名华夏好男儿.为天下永享太平尽一份绵薄之力也是有的.为黎庶苍生.此身早已许国再难许卿.”

    好男儿志在四方.

    对这句话深以为然的娇娘不再扭捏.正坐端起陶碗敬面前这位胸怀天下的大英雄一杯薄酒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