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1/1页)青铜甲

    面对对方的为难导致此次无法进入王城.是吕子始料未及的.且不管对方是出于何种原因.让秦军交出手中武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天子城外什么事都可以权宜.唯独此事不能商量.

    自古以來就沒有士兵上缴武器一说.难道这是要举手投降吗

    大王的面还沒见到.却在此耽误这么多时间.吕子在征求城门官的意见后.打定主意只带孙十三进城.转身返回兵队.把这个想法告诉大伙儿.

    别看洛邑比齐国还安全.外面可是早就乱作一团了.几位将军一商议.全体反对进去冒险.他们的理由很充分.而且不容置疑.谁知道现在的天子城中是个什么情况.单独进去太危险.万一有事.连个照应都沒有.

    听到这话.吕子告诉大伙儿危险其实无处不在.人的生命有时坚韧无比.即使被打入地下仍然会再度破土而出绽放美丽.可有时却脆弱之极.就好象是根发丝一般.只需轻轻扯动就会彻底断掉.但不能因为这样.我们就束手束脚起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而且时刻准备着去拥抱那份坚韧和那份脆弱.

    “兄弟们.我们是被上天垂青的勇士.生命便不会象头发丝那般脆弱.咱们大王早就到了.而且就在这座王城里面.与他老人家相比.我们又算什么此事就这么定了.李信和常羽留在城外约束众兄弟.沒有命令绝不准擅自行动.”

    吕子离开上党战区并未脱离秦军序列.此时穿上将军甲胄便自此恢复原有军职.他现在所说的话即是命令.也就有了军令如山的力量.

    李信深知自己刚才跟城门口那位吵过架.再想跟随进城必然会受难为.于是表示让常羽陪着大将军一同进城.他则留在城外等消息.

    吕子并未同意李信的这个提议.嘱咐两位将军小心在意后.招呼孙十三随他进城.当然了.战马是不能骑的.更不能坐马车上.于是干脆留在城外.也省得再多费口舌.

    当时的佩剑就跟随身佩戴的珠宝玉器一样.所以不会被谁要求不准携带.吕子接过将军佩剑悬于腰间.叫上孙十三一起走到城门口.

    为表示感谢.吕子还是给城门官说了几句好话听.抱拳拱手礼毕.便不再理会这个人.倒不是他懒得再去多说.而是特烦这种沒事就喜欢狐假虎威之辈.

    这道命令若是天子的口谕.自然另当别论.但就目前而言.好象去哪儿都沒有这条霸王条款.

    跟随吕子进入王城的孙十三回头看看.这才小声把前段时间武安君路过天子城沒有下车的事情说出來.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冤有头债有主.你们恼这件事情就去找当事人理论.拿我们出什么气

    得知真相的吕子只是叹口气.并未对此发表任何意见.在他看來.天子城的卫队认识谁是谁.他们只会通过你的军服去判断你是谁.就算被他们给一棍子打死.也是不能喊冤的.再说.武安君本就属于秦军序列.有沒有理的.在这沒必要讨论.

    如何才能找到秦昭王.当然是去设置在王城城中的招待所.既然此城是周公根据风水位设置建设布局的.那么接待诸侯的地方必然会在王城的东边.东方甲乙木.五行中的木象征着生生不息.由此可知.深通易理的周公不会让诸侯大臣们居于其它方位.因为那个位置象征着周天下会生生不息.象征着周天下会传承千秋万代直到时间的尽头.

    天子城中的店铺林立.大街小巷的繁华丝毫不减当年.來來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店家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相比较齐国都城临淄的街景稍差那么一点点.仍然可以让人感觉到几欲爆棚的人气.

    人们认为在洛邑置办的家产是有保证的.因为他们都愿意去相信天子之城是会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这也就导致洛邑的房价攀升不断.而且每天都在刷新着历史记录.

    其实现在想想也是.毕竟整个洛邑都在周天子的脚下.各国诸侯争霸争夺富庶的土地.从來沒人会考虑要将洛邑纳入他的版图.这也就导致人们始终认为此地的和平气息要远远高于周边任何一个地方.即使房价高一点也愿意去接受.

    什么是天意.周天子周赦王是代表上天说话的天之骄子.

    吕子也是这么对自己说的.并且也愿意去这么认为.但这里面却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他极力挣扎想要抵触的一个事实.在他看來.天意其实就是民心.历经八百年风雨沧桑的周天下早已沒有能力再去领导诸侯实现和平的梦想.这才导致华夏大地战争连年不断.到处都是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不能自拔.

    假如仍然要坚持维护赢弱不堪的周天下.那么这个天下将永无宁日.就算现在的秦国不去窥视王城中的九鼎.相信乱世也顶多再维系几年或者几十年.等到那时.思定的民心就会造就出某个诸侯去争夺九五至尊.

    但随后出现的这个诸侯是否心系天下.是否真心解救天下苍生之水火.就此时看來.犹未可知啊.如果非要将这个未知留个后人去印证那上苍让吾辈存在于世间又有何目的.

    和平对于世人到底有多重要恐怕不是那些沒有经历战争苦难的人们能够体会的.也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会懂得和平的意义.

    成功完成心理建设的吕子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早已变得宽广无比.此时再去看那些与之擦肩而过的人群.随显陌生的面孔却十分亲切.

    不管后世如何评价看待此时的梦想.追寻和平之目的总要在手中实现才能让人感觉到心安.至于那些非议.就让它随风去吧.

    也许不用再等多久.人们期待已久的真正的和平就会降临人间.等到那时.全天下都会和此时的王城中的居民一样去享受到和平所带來的繁荣.因为那是真真正正的和平.再也不会有战争杀戮的.再也沒有生离死别的.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