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战前知会(第1/1页)青铜甲

    可能是因为前期的那个传说的原因.平原君赵胜同意信陵君魏无忌随大军进发却只给了魏无忌一个沒有实权的虚职.此时见这位又想领着赵军兵卒去自杀.顿时又想起出征前几位将军的表态.

    说來道去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绝不跟着魏国无忌玩儿.再说手下这点兵马可是咱们赵国好歹凑起來的.再玩下去可就沒人守国境线了.

    不过现在想起那段往事.不由地让赵胜更觉奇怪.按理说早就在各诸侯国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情.凭他秦国如何就沒人听说呢嗯.也许是当局者的原因吧.

    赵胜给自己找到个合理的介绍.回头看看天空中刺眼的太阳.“天色不早.咱们还是回营修整一下吧.若是这伙儿秦军还赖在这不走.待明日一早.攻取西壁垒.全歼他们.一个不留.”

    作为那次魏国军队攻击野王城一战.在前文中曾提及过.实事求是地说事儿.留给后人去演义评说吧.假如当时按照魏无忌的攻击路子.魏军完全可以拿下这座防守空虚的秦军粮仓.而且作为当事人.身先士卒的魏无忌曾甘冒箭矢率军一度攻破秦军防线并成功占领野王城的东城墙.

    若不是当时替李牧鸣不平而潜入野王城捣乱的姬喜临时反水投诚.再加上吕子合理有效的指挥给力.秦军的粮草储备重地就有可能会归魏军所有.

    果真到那时.失去粮草储备的秦军还能不能坚持到现在都两说.由此可见.这世上的许多传言是不足以取信的.可是.明明睿智的人们总喜欢去相信传言.而不会去探究传言发生时隐于背后的那些事实.

    深受其害的魏无忌也逃不脱这个大魔咒.因为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去撰写的.假如当时是魏军成功攻取野王城.那么他的形象就会无比地绚丽夺目起來并会提前成为战国末期一颗耀眼的将星.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人世间的无奈吧.传言如同寄生并缠绕在历史之树上的一根藤蔓.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共同成长直到永远.

    对传言毫不知情的魏无忌抬头看看未时的太阳.心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人家赵胜才是这支大军的指挥官.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幕僚.

    不过他有自己的打算.不让动用赵军就不动好了.咱手底下不是还有门客嘛.赵军听你的.门客可是听我的.既然你打算明天攻城.正好借晚上办事.果真能趁夜拔了这个楔子.也好显显本公子的手段.

    想出主意的魏无忌便不再与赵胜计较.满面春风得意跟着下山.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统帅的怀疑.他甚至还提出晚上想小酌几杯的想法.这人若是感觉身体乏.喝点小酒立解.

    经过刚才在山顶观察到秦军实力的赵胜当即表示此事可以为之.随即命令军卒通知炊事班头晚上多加上俩菜.既然是要喝酒.菜肴方面总要办得敞敞亮亮的才是.

    见赵胜咬着牙老半天才说出加两个菜.暗觉好笑的魏无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心里却沒闲着.暗想少吃几个菜.你赵国难道就可以富强了要是这样都能行.那么咱们干脆连酒都不喝了就是.

    如果说沒有释放出斥候侦察的秦军开始还不清楚赵军已经原地修整的话.那么随着从山顶随风飘來的饭香就已经说明一切问題.里面还掺杂着肉香.是那种熟牛肉的味道.

    参加上党战役的秦军方面并不比同样缺粮的赵军好多少.为此战而节衣缩食的秦国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深知此事的全体官兵身体力行.从不对伙食供应提出要求.

    作为驻扎在丹水河附近的吕子军而言.他们甚至还匀出一部分军粮托运粮队送往前线.用老将军们的讲.那就是前线更需要这些粮食.

    至于自己的口粮问題.好在距离丹水河不远.于是隔三差五就分出人马去河里捕鱼以补充缺失的口粮.每次收获还是颇丰的.相比之下.吕子军的伙食甚至比前线的还要好.

    因为打仗.当地的百姓早就拖家带口逃离这片战区.村子里连个鸡毛都剩下.不但如此.四下周围连个飞禽走兽都难得一见.想去买点肉或者打点肉食打打牙祭都找不到地方.

    此时仿佛是久别重逢的牛肉香味随风一阵阵飘來.让闻到的人们当场是满口生津.就算使劲咽唾沫.仍然止不住地流口水.

    不过这些都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原本以为马上就要开战而忙碌的人们可以把还沒完成的工作干完.因为只要提前把能想到的全都补充上.那么就可以多坚持上一会儿.如果因为沒有想到而导致众人沒有坚持到秦军主力赶到.那么所有的一切就都白忙了.

    这些都是拥有优良传统的秦军兵卒们自发的.而不是谁的命令.从开始布置到此时此刻为止.吕子说的最多的话是让大伙儿要注意休息而不是催促谁赶紧完成工作.

    正规作战就有正规作战的道.拉开架势排兵布阵比试才叫真本事.坚定的卫道者赵胜按照以往的规矩.在吃饭前命人将一封书信射进西壁垒.

    书信内容无它.警告城中的秦军已经过界.速速撤离出去可既往不咎.并且严重表示此地此城乃是我赵国固有领土.假如不听良言相劝.明日巳时之前还沒有撤离西壁垒.随后必被我威武之师碾为扉粉.

    看完内容的吕子笑着摇摇头.把书信传给诸将看看.若是能走早就走了.还用得着再费这事等几位将军看完.这才问道:“咱们该如何回复他.”

    此时就数李信的父亲李立的资格最老.这话自然就该他表态.几位将军同时看看李立.然后一起安静地等着听李老将军是什么意见.

    当仁不让的李立随即表示.沒必要再跟赵军客气.自打秦赵两军在上党刀兵相见.昔日的那团和气早已荡然无存.索性给赵胜回个决战书好了.就告诉赵胜.上党乃我秦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

    吕子认真听完.又征求另几位将军的意见.确认都愿意支持李立将军的说法后.当即修好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