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下之梁(12)(第1/1页)官场潜规则
下午一点五十分.龚仲将儿子的饭搞定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正气园.只见董昕与马志兵他们都在.显然他们中午都沒有休息.龚仲礼貌性的与他们打了个招呼后.就在那里默默地等候.
这次龚仲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正自己來了.什么时候搞.就听董昕马志兵他们的安排了.就是下午不能搞完.或者晚上再搞.或者明天再來.龚仲也无所谓了.
董昕与马志兵二人看到龚仲到了后.有些异样的微笑了一下.就沒有再说什么.但龚仲从董昕、马志兵他们的脸部表情中.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丝丝异样.龚仲当然明白.这是因为董昕给赵一局长打了小报告.现在面对龚仲时的一种自然表现.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了亏心事.在面对那些当事人时.不管他的心肠有多黑.良心有多坏.他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一些异样來.
龚仲当然明白这些复杂的人性.也就知道现在董昕、马志兵他们脸部表情的异样.并不是他们因为打了小报告.颠倒了是非黑白.冤枉了龚仲而感到愧疚.但龚仲沒有在意这些.毕竟这只是正常工作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这是龚仲第一次真正接触董昕、马志兵他们.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怕他们谁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年后.董昕调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负责.成了龚仲的直接领导.
下午五点多.龚仲最后看了一眼整改后的供暖管道.将房门锁好就往超市赶去.购好了儿子喜欢吃的菜后.就坐公交车赶回到租居屋里.儿子还沒有回家.他知道儿子要六点多才能放学回家.
龚仲立即将骨头洗干净.开始用高压锅炖起汤來.这个汤本來中午就要做好.让儿吃到的.只是因为暖气管理整改而耽误了.想到这里.龚仲心里不禁有些心疼起來.
往事如风.曾经的生活如流水一样.在龚仲的心田里慢慢淌过.儿子高考前的生活.清晰地显现在龚仲的眼前.就好象发生在昨天一样.只是沒想到现在儿子已大四了.很快又要为他工作的事操心了.
龚仲内心如是感叹了一番.思绪又回到那次暖气整改事件上去.当时龚仲天真地以为.自己因暖气整改与董昕、马志兵发生的不快.只是正常工作中发生的正常矛盾.应该随着整改工作的结束而结束了.
当年.因为龚仲的工作与人品.沒有任何悬念地被评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年度先进人选上报局里.只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最后局里公布的先进表彰人员名单中.怎么也找不到龚仲的名字.
就在大家奇怪之际.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负责人路遥副主任.私下告诉龚仲道:“局党组开会讨论时.赵一局长因为上次暖气管理整改问題.说你沒有大局意识.不同意你被评为年度先进.”
龚仲有些伤感地说道:“上次我根本沒有错.主要是董昕、马志兵他们有意为难.还來个恶人先告状造成的.唉.算了.不就是一个先进嘛.我也不怎么在意.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就行了.”
龚仲虽然嘴上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在机关里工作.沒有哪个不图上进.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的.只是努力的方式有所区别.现在因为董昕、马志兵他们的恶人先告状.而赵一局长不调查核实.一句话就否定了他一年的工作.
路遥副主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安慰一下就走了.龚仲知道路遥副主任.沒有去赵一局长那里把真实情况解释清楚.但他沒有任何埋怨路遥副主任的意思.只是如果路遥副主任去赵一局长那里为自己解释了.龚仲心里肯定是会非常感激他的.
机关里就是这样.一切以利益为先.一切以利益为准则.只是在利益面前.人们的态度不一样.处事的方式有所区别.争取利益的手段有所不同.根据这些不同.龚仲内心将机关里的人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甚至昧着良心主动伤害他人.如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董昕、马志兵等.他们虽说混得顺风顺水.有滋有润.但他们永远不可能得到大家内心的肯定.甚至可能还要遭到老天的报应.如树大明等就陷入了“黑山事件”案件中.
第二类.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凭着自己的能力做事.但却时时刻刻明哲保身.永远不立于危墙之下.如路遥、马建设、史权、赵焱、杨国忠等.他们这些人在职工群众中口碑较好.也能混得顺风顺水.有滋有润.名利双收.
第三类.只有那些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自己利益.主动出面.尽最大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是真正品性优良的好人.但这样的人.往往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沒有一个好的结果.因为在机关里.整个利益链是相互制约的.维护了这块利益.势必损害另外一块利益.
就如龚仲.为了单位的利益.为了中心大多数人的利益.却得罪了董昕主任、马志兵副总经理他们这些少数人的利益.而那些损害单位利益的人.往往是在单位上说得起话.有权有势甚至可以影响普通干部职工命运的人.
因此.虽说龚仲工作努力了.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了单位与大多数人.但他却得到不到董昕主任他们的理解与肯定.就是那些得到过龚仲帮助的同志.在面对龚仲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往事如风.在龚仲平静的心里一晃而过;往事如潮水.不停地冲击着龚仲不平静的心.
龚仲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政策外津贴补贴问題.董昕主任是不愿意帮自己.马建设处长、史权处长是不愿立于危墙之下.现在完全可以肯定.找他们这些人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而赵一局长又是一个仅凭他人一句话.在不作任何核实的情况下.就能抹杀一个人一年的工作的领导.现在自己去找他争取.赵一局长会实事求是对待自己.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结果吗.
龚仲将这些问題反复考虑后.最后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去找赵一局长反映情况.因为这个政策外津贴补贴.按江南局现行内部文件规定.按江南局交流干部的实际做法.自己都是应该享受的.这不是给领导出难題.也不是个人利益损害单位利益.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这就不是他能够龚仲考虑的.只能听天命顺其自然了.将这些问題考虑清楚后.龚仲沒有请示董昕主任.而是“偷偷”的拿着保存在办公室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用门禁卡.带着他准备好的资料來到了八楼局领导办公区域.
局领导办公区域.在江南局办公楼八楼.但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门禁的形式与其他区域隔开.沒有专用的门禁卡.或经过秘书科同意.一般的人是进不了这个区域的.
龚仲知道.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在沒有经过一定的报告请示程序.他这个小小的科长.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是不能轻易进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的.
按江南局内部办事程序规定.不管是工作问題还是个人问題.处级干部可以直接找局领导反映情况.科以下干部职工要找局领导反映情况.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先经过自己的直接领导同意.然后通过局办公室请示批准后才能进行.
这个规定是党组书记赵一局长上位后.亲自指示局办公室制订发布实施的.赵一局长的性格具有双面性.他最反感某些人为自己的一点小事就去打扰他.但却特别喜欢某些人在他面前说另外一些人的不是.
在决定制订这个办事程序前.赵一局长曾与张晗瑛私下沟通.张晗瑛解释说:“俗话说沒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感觉制订这个规定很有必要.再说局领导日理万机.考虑的都是江南局的大事要事.如果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能够随便去找领导.这不仅仅只是影响了局领导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江南局的正常工作.”
毫无疑问.张晗瑛的解释.让赵一局长非常满意.只见赵一局长看着张晗瑛.非常欣慰地说道:“你这样理解非常正确.如果我们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能象你这样考虑问題.处处把单位利益放在第一位.外处维护局党组的形象.那我们局领导处理问題时就轻松多了.”
但龚仲沒有按规定去走程序.他知道如果他按规定去走程序.不说董昕主任不会同意.就是杨国忠主任也不敢轻易打扰赵一局长.他肯定进不了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只有采取这种“非正常”办法.先进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就如那些讨债人惯用的手段“先闯进去堵上”再说.
对于自己这种有违江南局办事程序的行为.龚仲内心有些愧疚.他毕竟是一个大局意识非常强的人.也是一个组织原则性非常强的人.但现在却为了自己的个人问題.为了能在工作时间找到赵一局长.反映自己个人的不正常问題.他却不得不采取这种“非正常”办法.
整个八楼局领导办公区域非常肃静.无形之中让龚仲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威压.他深吸了一口气.将缩着的脖子往上伸了伸.用力地抬起脚步.轻轻地放下來.有如“幽灵”般來到了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前.
龚仲再次调整了一下呼吸.将身子挺直了一点.然后又扯了扯自己的衣角.感觉到沒有任何问題了.最后抬起右手來.用微曲的中指背.在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上.轻轻地有节奏地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