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天之算(第1/1页)官场潜规则

    人生本就是一种无奈.往往不得不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就象龚仲现在这样.不得不强笑着陪方文副主任打打“业务牌”.

    其实.领导干部找下属打牌.工作人员找服务对象打牌.这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潜在的规则.其中的猫腻大家都心知肚明.关键是你采取怎样的心态去应对.

    算了.只当不小心被小偷眷顾了.想到这些.龚仲不禁轻轻地点了点头.内心非常佩服他们夫妻俩的聪明才智起來.

    龚仲异常的表情.很快就被黄军发现了.他开玩笑地问道:“龚主任.你是不是抓到了一手好牌.”

    “手气背死了.哪有什么好牌哟.电话号码倒是不少.”龚仲收回心绪.苦笑着说道.

    “真的是怪事.我们手气怎么就这样背.领导的手气怎么就这样好.”黄军也苦笑着说道.

    龚仲“嘿嘿”地苦笑了一下.他当然不能解释黄军的这个问題.但他却知道.就是前面黄军第一张牌沒有打“A”.让方文副主任只能报听的牌却赢了.

    在牌桌上往往就是这样奇怪.有时一张牌出错了.就可以改变整盘的命运.让别人的手气好得不得了.

    有经验的高手往往会这样.当其中一个人手气好得不得了时.他就牺牲自己.有意放另外一人的“水”.千方百计让他赢.打乱那手气特别好的人的运气.

    只是黄军沒有这样聪明.更沒有这样的水平.龚仲有这样的想法.但他孤掌难鸣.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方文副主任沒有参与到黄军与龚仲的议论中來.他还是如往常一样用心地打着牌.并不时地暂停一下.仿佛在回忆着、思考着什么.

    “哎呀.又打错了.”龚仲刚刚发出一个“3到7”的小顺子后.立即意识到自己出错了.有些懊悔地说道.

    “怎么出错了.”黄军立即接口问道.

    龚仲解释道:“你用一张2打了一张A.方主任出了一个A的顺子.我手上的A就是最大的了.我应该先出一张小牌.用A上手后再发顺子.我就赢了.”

    “是啊.你怎么不这样出.”黄军有些疑惑地问道.龚仲有些懊恼地回答道:“我沒记牌.出了顺子后才醒悟过來.”

    按跑得快的规矩.牌落地后就不能反悔.但中间可以停顿多少时间.却沒有明确规定.

    “你可以慢点打嘛.想清楚了再出嘛.”黄军安慰似地说道.

    “是的.真的要想清楚了再出.三张A都沒有记住确实不应该.”龚仲立即意识到自己开小差了.犯了不应该犯的错.

    “那是的.哪个就记得这样清楚”见到黄军与龚仲不停议论.方文副主任难得地说了一句话.

    黄军与龚仲立即停止议论.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一会儿他们又说笑起來.他们都是喜欢说笑的人.他们也知道如果不说话.用心打牌.可能输的机会要少点.

    只是大家都是同事.在一起玩的主要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赢钱.如果大家有说有笑.不时指点一下出错牌沒有.这不但对于彼此水平的提高有好处.也可以活跃一下气氛.

    但方文副主任从不指点他们.也从不参与他们的议论.有时面对明摆摆的事实.却还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让人感觉到有违大家在一起玩的初衷了.

    难道真的是怕教会了徒弟打了师傅.

    晚上十二点.方文副主任他们三人按常规结束了打牌.这场牌下來.龚仲输了七百多元.黄军输了一千四百多元.方文副主任一个人赢.

    这个结果早就在龚仲的意料之中.他们三人每次打牌就是这样.一般都是方文副主任一个人赢.龚仲与黄军二个人输.只是每次输赢多少不一样而已.

    龚仲是科级干部.每月到手的现金收入也就三千多元;方文副主任与黄军是处级干部.每月到手的收入也只有四千多元.

    凭他们的工资收入.打一次牌输几百元问題不是很大.但一个月打几次输几次.那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了.因此.龚仲内心是不想打牌的.他输不起啊.

    龚仲大学毕业.近三十年工龄.机关里二十多年的科级干部.二十多年的会计师.十多年的注册会计师.但每个月陪领导打次把小牌都底气不足.

    不知这是不是龚仲的一种悲哀.

    但黄军却与龚仲不一样.这点钱他输得起.他享受处级干部待遇.每个月的工资收入相当于龚仲的一个半月.

    机关里干部的工资收入.不是凭你做的工作多少來定.而是凭你的职务资历來定.这也就是为什么机关里的一些人.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钻山打洞想要上一个台阶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黄军是总局备案的高级评审员.每个月都要出去评审一次.每次皆有不菲的专家级补贴收入.

    方文副主任去买单了.黄军与龚仲先离开.在棋牌室打一个晚上的牌.要出几十元的台子钱.他们的规矩是哪个赢了钱哪个买单.

    在回家的路上.黄军叹了一口气.悄悄对龚仲说道:“我今年输了一万多元给方主任了.”语气中或多或少有一点难受.

    龚仲当然理解黄军的这种心情.虽说打牌有输赢.他们把钱也看得不重.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输了钱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我知道.我今年也输了近一万元给方主任.这还是我控制与他打牌.如果不控制的话.我们的工资全部输了还不够.”龚仲说道.

    “真的是怪事.为什么次次都是他赢.”“因为他水平比我们高.手气也比我们好.”

    “水平比我们高我可不承认.手气确实比我们好.”

    “老黄.他水平确实比我们高些.这是事实.还有.他牌基本上都记牌.但我们有时三张A都记不住.”

    “他记得牌并不是他记性比我们好.而是他在用心记牌.边打边记.你沒发现他比我们出得慢.有时还停下來思考一下”

    “是的.我早就发现这些了.我们三人他水平最好.按理他应该出得最快.但他出牌却最慢.还有他打牌时从不说话.而我们却说过不停.”

    “看來以后我们要少说话.多用心记牌.还有我们要慢点出牌.要想清楚了再出牌.”最后.黄军好象下决心似的说道.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黄军与龚仲他们都明白.也知道他们与方文副主任的差距在哪.可一到牌桌上.他们玩着玩着就把这些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二天一上班.龚仲接到局办公室秘书科小刘秘书的电话:“龚主任吧.请你到秘书科來一下.你们的那个呈批件.局领导已经签字了.请你拿回去.”

    “好的.我立即來.”龚仲客气地说道.他知道刘秘书所说的呈批件.就是他前不久按照董昕主任指示.根据马志兵提供的资料.以他的名义报送并经财务处马建设处长会签的那个关于正气园地下车库改造的请示.

    几分钟后.龚仲凭机关后勤保障中心那张进入八楼的专用“门禁卡”.來到办公室秘书科.并从刘秘书手里接过了那份呈批件.

    “谢谢.”龚仲礼节性的招呼后就离开了.并边走边迅速地看着那呈批件上 “局领导审批”栏处洪继宗副局长的审批意见.

    “正气园地下车库已全部卖给业主.属于业主个人的私有财产.其改造费用与正气物业公司沒有任何关系.应全部由业主个人承担.具体改造事宜.请正气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商定后进行.”

    洪继宗副局长的这个审批意见.有些出乎龚仲的意料之外.

    这个地下车库改造方案.虽说是以龚仲的名义上报的.但其全部运作却是董昕主任他们一手策划的.

    以龚仲对董昕主任的了解.他知道董昕主任指示他报送这个方案时.肯定已私下与局里的相关部门、相关领导沟通好了.所有关节都打通了.也就是说“桌面下”的所有工作都摆平了.

    而以他龚仲的名义上报这个请示.只是走走“桌面上”的流程而已.

    机关里往往就是这样.所有重要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敏感性的工作.一般都要经过二个程序.一个是“从上到下”.一个是“从下到上”.

    “从上到下”.就是先从最高领导开始.逐级逐级往下层做工作.该请示的就请示.该报告的就报告.该打点的就打点.

    这个环节的工作.虽说沒有统一的规定.但却基本套路差不多.那就是都是私下进行.都是沒有文字依据.都特别强调保密保密再保密.

    “从下到上”.这是明面上的东西.有规定的程序与流程.是公开进行的.不但有文字依据.还可冠冕堂皇进行.

    “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是机关里办事的一种潜在规则.是一件事情必须经历的两个流程.前者直接决定事情的成败.后者只是做给他人看的.但两者缺一不可.

    龚仲知道.为了策划正气园地下车库改造方案.董昕主任与马志兵、袁石秋他们肯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肯定该走的路都走了.该付出的都付出了.该打点的也打点了.

    但现在根据洪继宗副局长的批示.如果单位不负担这笔改造资金.想要业主出钱來改造地下车库.那就意味着董昕主任他们钻山打洞、千算万算、苦心钻营的这个方案就要流产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龚仲从八楼出來后.并沒有立即去董昕主任办公室报告.而是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再次将洪继宗副局长的批示逐字逐句地认真地看了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