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配 萧萧易水(第1/1页)官场潜规则
只是毛勇组长心里非常清楚.仅凭他儿子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高材生”.想要在当今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毫无疑问一件白日做美梦的事情.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就业、就学、就医、购房.这是当今社会最艰难的四件大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过了大诗人白居易所说的“难于上青天”.
但这也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四件大事情.任何家庭.任何个人.只要是想正常工作生活着.就离不开这四件大事情.
就是如毛勇组长.这个堂堂正正的机关副厅局级领导干部.面对这个问題时.心里也沒有多少底气.
毛勇组长清楚.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现在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第二条路是参加事业人员考试.第三条路就是去企业应聘.
对于这三条不同的路.哪条路管理最严格.哪条路有文章可做.哪条路最适合儿子努力.毛勇组长当然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条路.这是最规范的考试.不管是全国的统考还是地方的考试.他的儿子都沒有任何可能成功.这不仅只是儿子文凭的含金量问題.还有他儿子的考试能力问題.
而且.越是规范的考试.能够做文章的可能性越小.不管是地方公务员考试.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管理都非常严格.想做文章的可能性几乎沒有.
更重要的是.公务员考试违纪处分非常严厉.直接涉及到政治前途与饭碗问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考这个香喷喷的肉馍馍面前.违纪受处分的情况几乎沒有的根本原因.
显然.这第一条路不适合儿子走.第三条路也不适合儿子.现在的企业基本上不景气.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不要说儿子不愿意.就是毛勇组长自己也不忍心.让儿子时时面临失去饭碗的危险.
知子莫若父.虽说这几年毛勇沒有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对他的学习生活接触不多.更谈不上什么心灵沟通问題.但在这些问題上.他不用脑袋都想得到.
最适合儿子走的是第二条路.也就是参加事业编制人员考试.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机关.都有事业编制人员.
这样设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设置大有文章可做.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大做文章.
君不见在机关事业单位里.那些新进人员背后都隐藏着一棵棵大树;那些有权有势的领导们.他们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甚至一些小三小四大都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这并不是那小数人聪明些.而另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有问題.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民族的优秀.
毛勇组长知道.在正常情况下.作为排在第二位的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成员.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他.想要解决自己亲身儿子的工作问題.那是沒有任何问題的.
只是.毛勇组长心里更加明白.凭他与党组书记赵一局长的关系.他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題却变得复杂起來了.
他们迫于压力.虽说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表面上矛盾缓和了关系正常了.但毛勇组长心里清楚.不要说赵一局长沒有放下.就是他自己也沒有放下.
在赵一局长心里.他的权威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而毛勇组长作为一个年轻的副手. 居然胆敢在局党组会议上公开顶撞自己.这比挖了他家祖坟还要让赵一局长气愤.
而在毛勇组长心里.赵一局长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连续两次交流在外.使他长期不能关照家里.他的家庭破裂.儿子成绩一落千丈.这是刻骨仇恨.不是一句话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把这些问題想清楚后.毛勇组长心里已有了一个基本方案.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人事处史权处长的电话:“史处长吧.你现在有时间沒有.请你到我办公室來一下.”
毛勇虽说是纪检组长.不分管人事工作.但他是局党组成员.更负责纪律监察工作.不管从哪方面來说.他随时都有找人事处长的权力.
“好的.毛老板.请您稍等.我立即來.”毛勇组长语气虽说客气.但史权处长却不敢有任何疏忽.沒有半点犹豫地非常恭敬地答道.
放下电话后.史权处长心里就不禁打起鼓來:“毛组长找我有什么事.我可一直老老实实地工作.从沒有任何违反纪律规定事情啊.”
在机关里工作的人.都有一种莫明的心理.如果有一天突然被纪检部门传唤.你最先想到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有沒有什么违纪违规行为被发现了.
现在当官的与纪检.就如老鼠与猫的故事.也如开车的司机在路上突然被交警拦下來敬个礼一样.那种微妙的心理是公开的秘密.
我们的老祖宗曾说过.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但现在的社会.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几个.
史权处长是一个想再上一个台阶的人.也是一个很可能再上一个台阶的人.他平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从來沒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对局领导也是鞍前马后恭恭敬敬.就是一般的干部职工也是客客气气.
“应该不是为了工作上的事情.自己可沒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经过慎重考虑后.史权处长惊诧的心很快就平静下來.非常有把握地对自己说道.
“难道自己无意中得罪他了.”史权处长脑袋里高速地运转起來.认真地回忆他最近的点点滴滴.“虽说毛勇组长不分管自己.但自己在他面前可特别注意尊重他啊.”
在确定自己沒有任何违纪违规问題后.史权处长想到的第二个问題就是自己是否无意中得罪毛勇组长了.
在圈子里工作的人.他们长期的思维习惯.慢慢养成了一种畸形心理.那就是搞什么事都要想一个为什么.而且往往把事情复杂化.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种因为信用问題而产生的悲衰.一种因为有所求而产生的悲哀.
“肯定沒有.”史权处长再一次肯定地对自己说道.他喝了一口茶.从那张真皮沙发老板转转椅子上站了起來.准备往毛勇组长办公室去.
突然.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題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个问題让他的背后莫明其妙地生出了一身冷汗.那就是此时此刻他去毛勇组长办公室是否合适.
按照一般常理.一个单位的人事处长去局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什么的.那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此时此刻.江南正气管理局人事处长史权.却为到纪检组长毛勇办公室这个问題而忐忑不安起來.
史权处长今年四十五岁.一米七五的个子.身体有些偏胖.他在人事处长的位置已经奋斗了三年多.他的前任已提拔为副厅局级领导.现在正被总局交流在某兄弟局工作.
目前正是史权处长冲击副局长的关键时刻.昨晚据赵一局长透露出來的内部消息.他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总局党组已经讨论过了.现在只差最后的公示与正式文件了.
史权处长心里明白.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非常不容易.除了自身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外.更是赵一局长一手一脚策划的结果.
沒有赵一局长.也就沒有他史权处长.更沒有他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在赵一局长面前.他史权处长除了服从.还有就是绝对服从.
但赵一局长与毛勇组长的关系.这个江南局公开的秘密.史权处长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去毛勇组长办公室.如果赵一局长为此产生误会怎么办.
毛勇组长调回江南局后.对于他与赵一局长的那些秘密.特别是连续两次交流的内幕.江南局的干部职工心知肚明.
对于这些秘密.一般的干部职工还无所谓.苦就苦了那些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想再上一个台阶的处级领导干部.
与毛勇组长走近了.又怕得罪党组书记赵一局长;与毛勇组长疏远了.又要顾忌他局党组成员的身份.更何况毛勇组长才四十零点.而赵一局长却是五十大几的人了.
这个度真的非常难把握.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更何况是在机关里打滚多年的处长们.当然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分寸.
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还沒有听到哪个处级领导干部.因为与毛勇组长打交道.而被赵一局长放在心里.
史权处长作为人事处长.在这方面当然更胜一筹.他在毛勇组长面前.处处表现得恭恭敬敬.让毛勇组长充分地感觉到了他的真诚与尊敬.
但在赵一局长的面前.史权处长又处处让赵一局长明白.他史权永远是赵一局长的人.与毛勇组长除了正常的工作关系外什么也沒有.
现有是他再上一个台阶的最关键时刻.可容不得出半点问題.只是毛勇组长有请.史权处长更沒有办法推脱.
“老天保佑我吧.毛勇组长不要问一些敏感性问題.赵一局长不要发现我去了毛勇组长办公室.”史权处长默默地祈祷着.
“既然回避不了.那就积极应对吧.一个总的原则.毛勇组长问什么就答什么.尽可能在他办公室少呆就行了.”
史权处长调整了一下呼吸.义无反顾地往八楼毛勇组长办公室赶去.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