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1页)穿越隋唐

    单婵盈极不情愿的晃到院中老榆树下,在一个枯树墩上坐定,上下打量着罗成,问道:“我叫单婵盈,你叫什么名字?”

    罗成含笑道:“在下罗成。”

    单婵盈指了指一旁的树墩,道:“像你这样的王孙公子,大概没见过这样的椅子吧,可是在庄子里,这就是椅子了,坐吧。”

    罗成见她一副自来熟(本作品独家发表于123言情,盗文者可耻。)的样子,先前的拘谨也淡了些,便在她旁边坐下,却仍很客气的道:“谢谢。”

    单婵盈目光飘忽不定,手中不知哪里捡了根树枝不停的捻着玩,她心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东张西望了一会,似乎才想起身边还坐着一人,扭过脸去问道:“你认识我二哥吗?”

    罗成点了点头,“认识。”

    单婵盈亦点了点头,“看来我二哥在外面可没少交朋友。”她不知在寻思什么,又过了会才又说道:“你那个朋友找夫子做什么?”

    罗成道:“宁儿的姑姑有东西让她带给刘先生。”

    单婵盈倒也不关心是什么东西,却问道:“你叫她宁儿,她跟你很好吗?”

    单婵盈问的煞有介事,罗成却不由得脸红了,不知如何回答。

    单婵盈不觉笑了,“你脸皮可真薄。”说着又叹了口气,“二哥也不知到哪里去了,你可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罗成摇了摇头。

    单婵盈摇头晃脑一会,忽又打量起了罗成,“你这人可真没趣,就只会点头,摇头,话都说不利索,面目无趣,大概就是说的你这类人吧。”她冲罗成摇摇头,过了会,嘴巴一抿,笑了,又颇同情的道:“不为难你了,其实我知道你也不知道,二哥就是那样人,算了,不必说他了,你喜欢喝酒吗?”

    她的思维跳跃之快,在罗成认识的人里可算得第一人,罗成心里还在寻思自己是否真的面目无趣,又听见她问起喝酒,还未想好如何回答她。单婵盈已跳了起来,一把抓住他衣袖,拖着他转到树后。罗成不知她要做什么,只见她蹲了下去,扒着树根旁的土,像是在挖什么。

    罗成刚要发问,单婵盈已吩咐道:“赶快帮忙啊。”

    罗成一寻思,会过意来,点了点头,他左右看了看,见一旁屋檐下放着一把铁铲,便拿了过来,单婵盈见他找来了工具,让在一旁,指挥他来做,“这边一点,慢点,别把坛子碰破了,对,就是这样子……”

    单婵盈当初把酒坛子埋的特别深,罗成挖了好久才把坛子挖出来。

    单婵盈极宝贝的把坛子搂在胸前,也不嫌上面的泥土弄脏了衣服,笑眯眯的道:“你去厨屋里拿两个碗过来。”她指使起人来倒是一点不客气,显然是从前在家里的大小姐做派,所谓习惯成自然。

    罗成见她心思单纯,又一派天真,戒备心早没了,便走去拿了碗来。

    单婵盈在先那木墩上坐了,等罗成过来,才把酒坛子放在两人当中的一截整数根的桌子上,“这是我酿的第一坛酒,其实我早都想开封了,可惜夫子不善饮酒,分不出好坏,我本来想着等二哥来呢,可是左等右等他都不回来,今天你帮我尝尝,看味道如何?”她说着拍开泥封,那坛子颇大,她一手托着坛子底部,一手扶着坛口,想要把酒倒进碗中,因力气不大,只得站起身来。罗成见她甚是吃力,便接过了酒坛,倒了两碗出来。

    单婵盈冲罗成一笑,端起一碗,放鼻端嗅了嗅,不禁皱起了眉头,“这味可真呛。”她尝了一小口,咧着嘴巴直跳脚,“辣死了,辣死了,再好的酒我喝来也都是辣,你赶紧尝尝,如何?”

    罗成闻到酒香,脸上露出了笑意,端起来先喝了一小口,在嘴里品了品滋味,赞道:“你酿的酒比外面一般市卖的可好多了。”

    单婵盈一直留意看着他神色,喜出望外道:“真的吗?”

    罗成肯定的点点头,“是。”

    单婵盈不禁欢呼雀跃起来,“我先去告诉桃花姐姐。”

    罗成不解她为何要先去告诉桃花姐姐,刚要问,见她已一溜烟跑出了院子。

    罗成被单婵盈这一打岔,始才想起宇文宁与刘文静在屋子里谈的时间有些久,心中难免又生出了几分疑虑来。一时单婵盈走了,院子里静下来,他隐隐听见书房里传出宇文宁的哭声,心中疑窦更生,他勉强按捺住心中的焦灼,坐在榆树下等待,却是如坐针毡。

    不知过了多久,罗成看见宇文宁推门出来,脸上犹有泪痕。

    罗成忙问道:“宁儿,你还好吧?”

    宇文宁整理出个笑脸,说道:“我很好啊,婵盈呢?”

    罗成道:“她去找什么桃花姐姐了。”他分明从宇文宁眼中看出一丝慌乱,她似乎在极力掩饰什么,她应该是有事在瞒着自己吧,罗成心中疑虑淡下去,倒有了几分失落之情。他不是没想过,以她的出身与遭遇,付出信任是很困难的,可自己与她也算是出生入死吧,这样的情义,还不值得她付之信任吗?

    宇文宁看见了酒坛子,蹲下去凑在坛子边使劲嗅了嗅,“这酒很不错呢。”转身向随后走来的刘文静招手,“哥……刘先生,这里有好酒,你可要多烧几道菜,下酒吃才好呢。”

    刘文静温和的笑着走上来,“婵盈那丫头跟着桃花学酿酒,看来还真没偷懒,倒是学成了。”

    宇文宁道:“原来是婵盈自己酿的酒啊。”

    罗成心里寻思,难怪她方才要去告诉桃花姐姐,却是因为这个。

    宇文宁向罗成道:“单通总是说婵盈如何刁钻顽劣,可是你一来,她就拿新酿的酒招待你,却不知你是怎么投了她的缘法?”

    她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罗成脸上竟有些发烫。

    刘文静却没注意到罗成的异样,莞尔道:“单通所言有些夸大其词了,婵盈顶多可算是古灵精怪。”

    宇文宁本是无心之说,罗成却满脸涨红,无言以对,她心里好笑,感叹,罗成可真是腼腆啊!要搁单通,才不会如此。嘴上却说道:“罗成,刘先生烧菜,我们出去走走吧,听说渭水极美,今日总算能够一见了。”

    此时夕阳西斜,牛羊下来,牧童坐在老牛背上吹着小竹笛,田间耕作的农人此时收了工,坐在田垄间稍作休息,彼此攀谈着,一派怡然自得。浣衣的女子柔软的腰肢,姣好的面庞在那黄土,碧水,粉嫩的杏花间时隐时现,银铃般的笑语在河畔上空回旋。晚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花果的清甜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宇文宁眯着眼,微微仰着脸,深吸了口气,睁开眼,笑靥如花,“罗成,这里可真美。”

    不知多久没见过她如此会心的笑了,罗成那清冷的眉眼间不觉也浮上了几丝笑意,“是啊,这里真美,不过,你却更美。”

    宇文宁脸上一红,低声道:“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些甜言蜜语,也不害臊。”

    罗成见她轻嗔浅笑,满面娇羞,心中一动,刚要再说些别的,却听远处有人叫他。

    “罗成,桃花姐姐夸我呢。”却是单婵盈。

    她小跑着走来,在罗成跟前欢喜的蹦蹦跳跳,咭咭格格说道:“不过桃花姐姐还说酒要越陈越好,我想再去酿一大瓮,就埋在,埋在那边的杏花树下。”她眼珠子咕噜噜转着,目光最后落在了渭水河畔那片杏子林上,连气都顾不上喘一口,又接着说道:“我瞧你喜欢喝酒,不如给我帮忙吧,要泡高粱,高粱要先淘洗,这个我来做,又要蒸煮,蒸煮需要好些柴,你就帮我劈柴吧,到时候酒酿成了,我分你一半,如何?”

    她叽里呱啦一大堆,宇文宁不觉笑了,她请罗成帮忙,罗成一时竟做不了主,拿眼去看宇文宁。

    单婵盈见罗成不答,却只看着宇文宁,着急道:“你只管看她做什么?”又向宇文宁道:“姐姐,你最好了,他既然连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却要请教你,你就答应他吧。”

    宇文宁笑吟吟道:“连我也给你帮忙,可好?”

    单婵盈惊喜道:“真的?那最好不过,走吧,我们赶紧回去。”

    罗成与宇文宁本来还想再走走,却被她一手一个拖着往回赶。

    两人相视一眼,皆笑着摇摇头,真是无可奈何。

    罗成有话想要跟宇文宁说说,宇文宁又何尝不是窝了一肚子的话想跟他交底。

    宇文宁随单婵盈往回走着,看似随意的欣赏着路边的景致,却是心事重重,盘算着好些事,好在来日方长,只好再找时间与他细说吧。看着眼前的单婵盈,她脸上有一种令她羡慕的色彩,那是脂粉堆砌不出来的,更与年龄无关,那是由心底深处荡漾出来的,只关乎幸福,快乐。她知道这种色彩从无可能出现在自己脸上,她不禁有些惆怅起来。鸡栖于埘,牛羊下来,一时牧童的笛声也显得有些急急的,晚风吹着耳畔凌乱的发丝,炊烟袅袅,在暮色中越来越淡,她看着道旁的景致,忽然有一种怅望浮生急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