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撕裂者(一)(第1/1页)2020 中印战争
第六十三章 撕裂者(一)
炮弹一点点考验着防空洞的防御,土块从空中不断的落下。老崔等人默默地坐在防空洞内,微微的长大嘴巴,漠然的看着外边。外边此刻已经完全变成黄土与黑烟的世界,在它们的遮挡之下,根本无法看清五十米之外的东西。
攻击慢慢的停止,毕竟这种老式的饱和性攻击,除非具有突然性,否则很难给对方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这种攻击很容易遭到敌方炮兵的精确反击。在没有二次反击的能力下,自己的损失也会很大。这次停止进攻,就是因为中方远程炮兵的精确攻击。
老崔脸上露出一丝庆幸,自己所带的防空洞已经摇摇欲坠,如果再继续攻击下去,恐怕这处防空洞就要完全坍塌,彻彻底底变成自己的坟墓。但这种庆幸只是暂时的,对方已经采用火力爆破的方式清除掉自己面前的雷场。也就是说,他们跟俄军之间只有一片开阔地的距离。就算己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完成布雷,当自己下一次摸向对方阵地的时候,就必须重新冒险寻找新的通道。所以,不管是哪一点,对于老崔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进入阵地!”老崔大声的喊道。还有一点,在如此猛烈炮火覆盖之下,暴露在外的机器人等等都有可能变成废铁。所以,在后方援军没有上来之前,他们必须顶上。于梁、孟晖、谢立峰等人从防空洞内跳出来,跟着老崔朝着前线阵地跑去。只是不知道,经历过这一战后,还会有几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人总是孤独的,默默等待着下一次地狱之门打开。
黄土和烟雾慢慢散去,虽然看不清对面什么情况。但空中战机划破长空刺耳的声音告诉所有人,战斗已经开始了。通信器内也是撕拉一片,这让老崔等人脸色变得非常凝重。电子战一向是己方的强项,现在竟然被对方活活压制住,就充分说明事态的危机。
地面微微震动起来,老崔微微一愣,用手默默的感受着地面的震动。这种震动是从俄方传来的,似乎有什么重物在不断的升起,然后落地,犹如打桩机一样不断的敲打着地面。老崔等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恐惧之色。对于中国军人来说,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恐惧的东西并不多。而且这种恐惧并不是畏惧战争,而是对这种东西有一种莫名的畏惧心理,甚至有些憎恨这种东西的出现。
灰尘和烟雾消散的很快,若不是电子干扰,单兵雷达就可以发现数百米甚至几公里之外的情况。可他们现在只能靠着自己的肉眼,去搜索每一个细节和可疑之处。
烟雾中慢慢出现一个巨
大的黑色身影,老崔挥挥手让他们将单兵导弹拿出来。可当这个黑色身影略微走进的时候,老崔等人发现这个黑影身高完全超过了五米,体格巨大。而且,那种打桩机工作的声音,也伴随着它的靠近而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撕裂者!”当这个黑影距离老崔等人不到三百米的时候,身影已经完全体现出来,老崔等人却忍不住喊道。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在这个黑影的身后,还有更多的黑影。
撕裂者是一种战争机器人,跟无人机器人不同的是,它需要人为的操纵,就像电影中演的机甲一样。这种武器一度成为人类眼中武器发展的必经之路,甚至被称为机械文明的结晶。在很多人看来,它的出现能够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甚至能够改变战争的走向。单从某个角度来考虑,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毕竟大刀、长矛是无法跟枪炮相提并论的,否则也不会出现殖民者。但人类很快发现,以他们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完成这样的东西非常困难。
首先,就是处理器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电脑处理器能够代替上千人、上万人的工作。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处理器智能代替人类工作的一部分,却无法完全代替人类大脑。如果想要代替人类大脑,就算是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办到。各种思维、反应和计算,都是计算机无法比拟的。所以,当第一款机甲在美国诞生之后。美国人就很快发现,处理器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人类的指令。这样一来,这种操控型机器人就存在诸多弊端。
其次,材料和能源的问题。现有的合金材料等等,都无法做到刀枪不入。而且,用什么能源来驱动机器人,更是一个难题。如果采用核能,这种机器人更像是移动性核弹,完全违反了国际法。可采用其他能源,却无法提供更强的动力。
第三,武器、后勤保障和重量。行走性机器人必须克服地面承受力的问题。很多地面和沙漠都无法满足机器人活动的需要,甚至有可能成为杀伤机器人的帮手。而且,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也成为大问题,能够战斗多久是个未知数。
在总结了上述情况之后,各国纷纷延缓了对这种武器的开发,转而投入新的领域。比如无人机器人等方面,可同样陷入了瓶颈,无法进行突破。因为人类突然发现,如果赋予机器人足够的思维空间,机器人有可能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这是人类所不允许的。人类开始转向生物领域,并开始提高自身能力和潜力,希望能够借此摆脱对机器的依赖性。
但美俄中三国还是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三个拥有机甲的国家,美国一共
发展了三款机器人,其中最成功的一款被世界武器爱好者称为“掠夺者”;俄罗斯一共研发了两款,装备部队的就是这款“撕裂者”;而中国一共研发了几款没人知道,只有一些谍照在各大网站上流传,最终也没有得到中国军方的确认,被国内军事爱好者命名为“龙战士”。除此之外,还有日本流传出来的设计图“鬼武者”和韩国流传出来的美术图“宇宙号”……
按照情报部门得到的数据,“撕裂者”身高超过七米,体重大约八十吨。左手拥有一块特制盾牌能够抵挡导弹、穿甲弹、贫铀弹等各种炮弹的攻击。右手上配备有多种武器,比如重机枪、火箭弹等等,背部有两挺机枪和小口径火炮,肩膀上装有两具四联装防空导弹。之所以称为撕裂者,是因为这款武器主要用于近战,更多时候利用身体进行攻击。所到之处,人仰马翻,场面惨不忍睹。这也相当符合俄国人的性格,以胜利为目的。
动力采用柴油发动机,能够提供大约五千匹的马力。同时采用了三层混合型防御,避免被击伤。因为是靠双腿走路,所以最快速度只有十五公里每小时,跟正常人全速冲刺的速度差不多。但是这已经足够了,以他的体型加上速度,足够撕碎面前的一切。至于能源能够提供多久,这方面是一个未知数。可从这些已知数据来看,已经足够让人叹为观止。不亏是人类在机械文明时代地面武器的结晶,这种初级品就可以达到这种杀伤力。
但这种武器的缺点很明显,必须在坚固的地面上行动。若不是西伯利亚最近一直被冰雪覆盖,地面硬度早已经远远超过水泥地面,否则俄国人也不会冒险将这种完全送来。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中国的抵抗已经超过了俄国人的下限,迫使他们动用这类新式武器。
老崔发现,俄国人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将“撕裂者”的速度完全释放开,而是慢慢行走到阵地之前。从这一点就说明,“撕裂者”全速行动距离并不长,所以俄国人才尽可能节省。否则按照俄国人的性子,早已经直接冲过来,哪里会这样慢吞吞的。
“准备!”老崔此刻来不及想那么多,直接大声喊道。
“撕裂者”似乎已经发现了危险,负责发射导弹的战士刚刚站起来,就遭到了一阵枪林弹雨,身上的防弹衣直接被打烂,甚至还听到微微的爆炸声。整个人瞬间被撕成粉碎,只留下一片血肉和落在地上的防空导弹。于梁双眼发红,破口大骂道:“我草!”
之所以采用这种微爆子弹,就是要给那些敢于反抗者一个警告,让他们不敢贸然攻击,甚至因为恐惧而投降。没等
老崔说话,于梁一个折返跑将导弹捞回来。与此同时,又有数发子弹打在导弹刚刚坠落的地方,地面上瞬间被炸开一个个小坑。
“狗日的,分开上!”老崔深吸了一口气道。这种武器虽然被誉为失败品,但怎么说也是人类机械文明的结晶,汇集了太多精华,怎么可能连最普通的危险预警系统都没装。所以,那名战士刚刚准备发起攻击,就被“撕裂者”的雷达给锁定,并自动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