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白虎山 www.zhinai.com(第1/1页)鬼魅传记

    毕胜,十五岁,家住阳国天石镇白虎山毕家村。人如其名,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认准了要干的事情,从不认输,千难万难也不放弃,总是一往直前。

    性格从不服输的毕胜,却是一个失去父母双亲,命运多舛的苦命孩子。

    十岁那年,父亲偶患疾病,因为家中穷困无钱治病,患病两年后,丢下爱妻和两儿一女去世了。

    农业社会里,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如果没有了男人,等同于房屋断了顶梁柱,立刻房倒屋塌,家庭陷入困境中。

    毕胜家庭贫困,父亲英年早逝,除了留下一处篱笆墙院落的破草房外,家中一贫如洗,孤儿寡母没有了生存来源。

    这年代男女成亲特别早,母亲十三岁嫁给父亲,十四岁生下长子毕胜。死了丈夫后,才二十六岁。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年轻轻的女人,自己生存尚需男人养活。没有了丈夫,如何能守寡养育三个孩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父亲去世后,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穷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谁也阻拦不了她改嫁他人。

    母亲趁着年轻早改嫁,狠心丢下两儿一女远走他乡,另起炉灶,改嫁给了别的男人。

    母亲改嫁他人,作为家中长子,十二岁的毕胜承担起男人责任。用稚嫩肩膀,艰难的支撑起贫困家庭,养活弟弟和妹妹。

    养家糊口要有来钱门路,十二岁的毕胜还是一个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为大户人家放牛放羊做牧童外,没有人家愿意雇佣一个孩子做工。

    为大户人家放牛放羊做牧童,除了一天管三顿饭,落一个一人吃饱全家挨饿外,没有任何工钱。

    没有工钱,意味着没有来钱门路。

    毕胜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要吃要喝要衣穿的弟弟妹妹。为大户人家放牛放羊,做没有工钱养家的牧童,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从不服输的毕胜,为了养活弟弟妹妹,决定冒险去白虎山打柴,砍伐白虎山上的白松木。以此为来钱门路,养活自己和弟弟妹妹

    白虎山面积不大,方圆才十余里路。山脉细长,东西走向,山形像一只昂头怒吼的卧虎,虎头高昂向东,虎尾竖起冲西。

    因为山形像卧虎,被人称之为卧虎山。

    不知从那年开始,卧虎山生长出成片的白松林,使整座卧虎山不论春夏秋冬,都是白茫茫一片,仿佛披上了一层白色孝衣。

    由此,卧虎山又被人称为白虎山。

    自从白虎山生长出满山白松林后,此山便阴气森森,夜间经常闹鬼。有时候,大白天也会闹出鬼来。

    白虎山闹鬼,成为本地人的禁地,除了上山砍柴的人外,很少有人到白虎山上游逛。

    白松木油脂高,既容易燃烧,火头还非常旺盛。用白松木烧火,爆炒出来的菜肴特别香。

    因而,方圆百里范围内的饭店酒楼,把白松木烧火爆炒菜肴,当做招揽食客的招牌菜,高价收购白虎山上的白松柴木。

    方圆几千里地内,只有白虎山上生长白松木。物以稀为贵,白虎山因生长白松木而成为聚宝盆。

    山南李家,山北王家,这两大家族为了独霸白虎山,相互械斗多年,也不知打死了多少人。

    两败俱伤后,李、王两大家族相互妥协,达成协议。白虎山以中腰为界限,腰部以东归山南李家,腰部以西归山北王家。

    两大家族为了防备穷人家到山上砍柴,各自派出十多人的护林队,专职巡山护林。

    非李、王两家成员的别姓旁人,别说上山打柴,连山脚都不允许靠近。

    李、王两家巡山护林队成员,最为势利眼。如果看到毕胜这样穷人家少年到山上砍柴,不仅会暴打他,还会追到家里要赔偿。

    如果他们得不到赔偿,便会扒房拆屋,将穷人家仅有的破草房拆了,最为可恨。

    白虎山阴气重,经常闹鬼,没有人敢在雄鸡打鸣、日出之前出现在白虎山上。

    两大家族巡山护林队成员,也不敢在日出之前出现在白虎山上巡山护林。

    对于不依靠打柴为生的别姓旁人来说,即便李、王两家请他们上白虎山,他们也不愿意去闹鬼的山上逛荡。

    但对于依靠打柴为生的毕胜来说,不去白虎山打柴,意味着失去养家糊口的来钱门路。不仅自己饿肚子,弟弟妹妹也没得饭吃。

    天无绝人之路,两大家族巡山护林队的成员,不敢在日出前出现在白虎山上,这就给以打柴为生的毕胜,留了一条活路。

    毕胜每天半夜上山砍柴,日出东方之前,将砍好的一捆柴背回家里,放到院里晾晒干燥,凑够一小板车数量后,便拉到一百里路外的白阳城出售。

    虽然七、八天才能凑够一小板车干柴,数量不大,卖不了几百个铜板。

    但穷苦人家过紧巴日子,几百个铜板发不了家,却能买起菜粮,兄妹三人吃饱肚子没有任何问题。

    毕胜养家不易,深深知道父亲养家艰难。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集市上买些时令水果、猪头肉食等回家,给亡父牌位上贡。

    给亡父牌位上贡品是摆设,上完贡品后,上贡的水果、肉食等,最终还是吃到兄妹三人肚子里。

    毕胜靠山吃山,不仅能填饱兄妹三人的肚子,一个月还能吃上两次肉食,时令水果从没有断过。

    小日子过得,虽比不上顿顿有肉食的有钱大户人家。但比起一般小户人家,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