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中举(第2/2页)红楼之林家女婿
,然后将笔墨等物放好,开始耐心地等待开考,心里略有些紧张。
开考后,贾玥拿到了卷子,看完题目之后,贾玥整个人都不好了。
本朝沿袭明制,考八股,考题必须出自《四书》,《四书》中的句子有限,从前明洪武三年至今,已经过了三四百年了,《四书》中的句子早就用光了,而且是翻来覆去的考了无数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所谓截上、截下、冒上、冒下、冒上下两截的命题门法,出现了斩头去尾,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考题。
如今,贾玥遇到的这道考题,就是用这种命题门法,搞出来的考题。
这道考题很简单,由六个字组成——“三十而立四十”。
这道考题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已经考过无数次了,于是,考官便运用前文说过的命题门法,截出了考题,“三十而立”加“四十”,组成了“三十而立四十”这道考题。
看着这道考题,贾玥在心里骂娘,“老子想把出题的考官暴打一顿,这叫什么考题……不,这是人说的话吗!”
虽然曾经做过类似这样“斩头去尾,语句不通”的考题,但在庄重的贡院中,遇到了这样的考题,还是让贾玥产生了打人的冲动。
贾玥深吸一口气,稳定了情绪,然后开始构思。
构思完毕后,贾玥在草稿纸上写出了文章,经过近十年的不辍练习,贾玥的字已经初步到达了“赏心悦目”的境界了。
字写得极好,那文章的内容呢?
乍一看,锦绣文章,仔细一看,废话连篇!
八股文是明朝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组成。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有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从起股到束股这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两股互相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另外,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考生的观点必须和“朱子”完全相同。
朱子,即“朱圣人”朱熹,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是科举考试出题答题的依据,考生答卷不能出现自己的观点,必须完全按照《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观点来答卷。
一道狗屁不通的考题,一种僵化死板的文体,一部“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答卷依据。
贾玥所写的这篇文章,极为华丽,却满篇废话,有很多语句是为了对仗而生硬地加进文章的。
贾玥叹了一口气,将文章润色了一下,然后誊抄在答卷上。
就这样大同小异的考了三场,贾玥托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贡院,上了林家的马车后,便倒下睡着了。
和院试结束后一样,贾玥睡了整整两日,方才满血复活。
然后,贾玥将所做的文章默写出来,拿给林如海看,林如海看了一遍,说“写得还不错”。
贾玥理应高兴,却不知为何,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没过多久,便放榜了,贾玥和林诺皆榜上有名,贾玥是第十八名,不高也不低,林诺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考中了解元。
林诺的三个哥哥,虽然是一个进士两个举人,但这三人都没有考过第一名,林诺是林家年轻一代中第一个在科举考试中考了第一名的人。
贾玥虽然名次略低一些,但他实在是太小了,今年才十一岁,竟比林诺还要引人注目。
考中举人后,贾玥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了,有很多人家想要把家中的女孩子嫁给贾玥,这些女孩子中,不乏高官权贵之女。
林如海夫妇见状,既欢喜,又生气。
喜得是贾玥终于摆脱了“父母双亡,全家死绝”带来的负面影响,气得是有人惦记他们家女婿。
在得知自己考中了举人之后,贾玥便开始准备“春闱”,抱着一部“历年会试题目大全”,读得废寝忘食。
黛玉煲了一锅喷香四溢的骨头汤,带着骨头汤,去找贾玥说话。
结果,贾玥把黛玉轰了出来,然后继续啃书。
贾敏得了消息之后,气得要死,挽起袖子,就要去找贾玥算账,万幸的是,林如海正好在贾敏身边,拦住了贾敏。
贾敏气得直发抖:“玉儿还没有嫁给她呢,他就这样对待玉儿,不行,我反悔了,这门婚事,我不同意,这个女婿,我不满意!”
林如海也很生气,却要劝贾敏:“你别生气,这孩子就是这脾气。”
贾玥读八股文读得都快要吐了,但只要一想到黛玉的笑颜,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贾玥非常想和黛玉一起聊天说话,但只要一想到即将到来的会试,贾玥便觉得时间极为紧迫,硬着心肠将黛玉轰了出去。
“林妹妹,为了让师父师娘同意你嫁给我,为了风风光光地迎娶你过门,我会努力奋斗的!”
作者有话要说:
在一些红楼同人中,林妹妹死啃八股文,写得文章比进士还好……我想说,作者你是多恨林妹妹啊,拿八股文来折磨林妹妹……
PS:八股文有利有害,但我个人认为,害大于利。
PPS:终于给男主开了金手指,十一岁中举,会不会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