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大混乱的开端(第1/1页)大清隐龙
京城的天气越來越寒冷了.再有一个半月就是春节.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已经进入到了预热期.而今年的北京城注定要比往年热闹无数倍.因为今年皇帝开恩.给全天下的举人们加了一次恩科.
恩科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常的科举次数之外.额外加恩的考试.这是朝廷给天下读书人一份最大的大礼.在真实的历史上.纵观整个清朝只加了五次恩科.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可见恩科的重要性了.
正是由于肖乐天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改变了历史.才出现了这一次本就不应该出现的同治朝恩科.
夏天时候圣旨由快马送到全国各地.无数举子闻风而动山呼万岁.一次恩科那就是多加了几百名科举官员啊.天下的读书人一下子多了几百个当官的机会.这怎么可能不兴奋.
家产丰厚的举子.早早就准备好了盘缠.带着家丁、书童和三五好友浩浩荡荡直奔京城而去.一路上还可以饱览祖国那未经污染、未经旅游业开发的山山水水.吟诗作对之后还可以搂着满脸崇拜的青楼女子享受温柔乡.
而那些寒门子弟们也不用发愁.自从他们得到举人这个身份后.就已经有自耕农带着地契來投效了.等到京城大考的那一刻.还会有同乡的地主士绅们端着白银前來送行.如果真有点文采的.就连当地县令都要赠金壮行.
这就是显学的天下.几千年來人们已经依附在显学的旗帜下.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经济互助体.读书人只要越过举人的门槛.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來投入显学的怀抱吧.只要你投靠进來.你将拥有金钱、名望、美女甚至权利.人生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得到.如此重利之下.显学门生怎么可能不抱团.又怎么可能不誓死捍卫.
只要依托于显学的这个游戏规则和经济互助体不被破坏.这群读书人才不会管谁当皇帝呢.满人又如何.蒙人也无所谓.当年大元的皇帝要是多尊重点这些读书人.估计多延续百年寿命还是沒啥问題的.
寒风凛凛.京城里的气氛却异常的热烈.永定门附近人流如织.各地举子几乎都选择从这里进入北京城.
“黄家少爷.我在这呢.我们少爷让我來接您的……”
“罗兄.哎呀呀.前年四川一别.着实想念.这次恩科您可一定要蟾宫折桂了……”
“客气客气.在四川多有叨扰.现在來京城了.我來做东.一切都有我……”
整个永定门成了举子们的见面会.到处都是相互作揖的.到处都是呼朋唤友的.还有京城数不清的客栈、酒肆还有临时出租院落的百姓.四下里面招揽生意.场面热闹的跟赶大集一样.
满大清的举子都聚集到北京城了.那些顺天府的捕头差役.九门提督手下的城门兵们.可都累成三孙子了.
面对举人老爷他们往日克扣小民的本事算是一点都耍不出來了.三天能把三年的笑容都用干净了.
往日他们看见的最多都是小民百姓和各地商人.随便搜刮点就够一家子半月吃喝了.可是面对这些举子.别说搜刮了.一个个都得陪着笑脸.这都是未來的官老爷啊.谁敢得罪.
“哎呦.这位举人老爷啊.你说什么.同福客栈啊.很近很近.您朝前走三个路口过來右转.您就能看见了……”
“哎呦.您要打听哪里.去户部啊.那更好找了.沿着永定门您就一直走.六部都在一起呢……”
守城门的老兵和衙役们累的都快吐舌头了.就在这时候从内城來了一顶二人抬的朴素小轿子.看样子也就是普通富户家常年雇的那种.
可是当守门的老兵看见轿子上下來的中年男人后.吓的都哆嗦了“哎呦.哎呦……给大人您请安了.您老怎么來这了.瞧这乱的.您坐……”
來的不是旁人.正是咸丰六年殿试一甲第一.响当当的状元郎.现在被授弘德殿行走.担任同治帝师的.翁同龢字叔平.
“翁大人.是翁大人啊……帝师翁大人.”永定门周围的举人有不少都是常驻京师的.一眼就看见他们心中的偶像.清流领袖翁同龢了.
人群一下子就拥挤了过去.全国各地的举子凑在一起用天南海北的口音向翁同龢表示敬意.而翁同龢确实有古代文人的气势.贵但不傲.一个个细心攀谈.
“听你口音是淮地之人啊.不错不错.自古英豪不少……”
“你來自两湖之地.不简单啊.长毛闹了这么多年.你能坚持课业不停.这颗求学之心.值得我敬佩啊……”
“你來自苏杭二地.现在经济如何.可曾恢复了.能恢复了几分……”
“哈哈哈.你这口音一听就是天府之国來的.这次进京走的水路.可过了三峡……两岸猿声啼不住.你可听见了猿声.”
翁同龢以他的温文尔雅折服了在场所有的举子.甚至有的年轻举子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可是真正的状元啊.而且还是实干型的状元郎.
“大人真乃我辈之楷模啊.大人果然不愧清流之首……”
翁同龢摆了摆手刚想客套几句.突然一名管家从人群中挤了进來.在老爷的耳边低语几句.
“东暖阁朝会已经散了.内线刚刚送來情报.皇上、西太后和恭亲王都气崩了.甚至皇帝都拍桌子要派兵.可是在最后一刻让东太后把事情给压下去了……说要仔细探察之后再做决断.”
翁同龢一听这个差点当场爆发.他气的眉毛都跳起來了.最后还是靠几十年的养气功夫生生压住了心中的火气.
怎么能这样.肖乐天都已经私蓄私军了.这就是要造反啊.朝廷居然还能忍.慈安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冷静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太可怕了.
以翁同龢的盘算.这次塘沽冲突就应该是肖乐天和满洲皇族们决裂的开始.就算不能宰了肖乐天也至少应该把他彻底驱逐出境啊.这个显学的大敌绝对不能留.
翁同龢可不是不通经济的腐儒.他不敢说百分百了解肖乐天的全盘谋划.但是他至少能看明白七成.要不说最了解你的一定是你的敌人呢.
“肖乐天啊肖乐天.你不就是借着二鬼子的身份.掺和到海洋贸易里面去吗.你赚钱.养江湖人士.甚至现在还拉起了自己的小武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的小算盘跟曾国荃他们又有什么不同.”
“大清老了.大清现在百病缠身.所以你们这些妖孽就起來了.往小里说你们就是想当军阀.往大里说你们都有不臣之心.你们都是未來可能的叛逆.从骨子里面讲.曾国藩、洪秀全.包括你肖乐天都是一群野心家……”
翁同龢表情的变化瞒不过周围举子们的眼睛.他们纷纷低声问道“大人何故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危难之事.”
“哎……”翁同龢长叹一声“算了.你们早早安顿吧.祝你们今科都能大展宏图……”说完扭头钻进小轿子.返回了内城.
翁同龢奇怪的举动让所有举子们非常好奇.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都想打听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当天晚上.四九城所有的酒肆、客栈甚至包括青楼都流传开來一个让人惊恐无比的消息.
“哎呦我的皇天祖宗啊.您们听说了吗.肖乐天已经反叛朝廷了.那家伙私自养了好几百的军队啊……”
“啊.真的假的.好几百都是军队吗.不一定吧.闹长毛时候.江南地区那些大士绅们谁家沒有几百的看家护院呢.甚至还有上千的呢.也沒听说朝廷定成私军啊.”
“啧啧啧……这你就不懂了.你找几百看家护院沒人管你.可是你要是给这几百人都穿上统一的军装.发统一的洋枪.甚至连旗号都准备好了……”
话沒说完.人群轰的一声炸开了锅.学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气的满屋乱蹦“叛逆.这就是叛逆了.都敢举旗了不是叛逆是什么……”
散步小道消息的还沒完呢.他摇头晃脑的说道“不止这些啊.这肖乐天居然还勾结洋人.就在四天前的夜里.肖乐天带领私军和洋人偷袭塘沽绿营.当夜一千多绿营兵战死.李将军和王将军殉国.丁将军甚至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已然下落不明……”
“你们说说.这不是叛逆又是什么.”
人群至此已经怒不可遏了.读书人胸膛里燃烧的都是正义之火.他们怎么能容得下叛逆活在人世间.当场就有人骂街了.
“朝廷干什么去了.如此恶徒.如此叛逆为什么不发大兵镇压.朝廷养他们何用……”就在这时突然酒馆的棉帘子被撞开.一名举子气喘吁吁的进屋就喊.
“你们知道吗.就在刚刚.王师正.王老翰林已经病故.他是被肖乐天活活气死啊.王老翰林再有两年就要致仕了.结果却死在了歹人手中.不甘心啊.我实在是不甘心啊……”
酒馆内举子们都吓呆了.在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爆发出愤怒的吼声“同去.我们同去吊唁老翰林.这个黑压压的天实在是让我喘不过气來.朝廷出了奸臣了.妖孽横行居然无动于衷……今天我辈就要一个公道.”
寒冷的冬夜里.一场大混乱已经露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