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马迭尔宾馆(第1/1页)重生在民国之启示录
多少年来,提到旧国的城市繁华时,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起海滩,并称海为远东第一大城市,等等。 w w w . v o d t w . c o m
其实,在世纪二三十年代,地处东北腹地的哈尔滨,早已成为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了。有资料记载,1927年时,北平、海、广州拍发到欧美各国的电报竟然须转经哈尔滨才可发离国本土。
世纪20年代末,哈尔滨依托黑龙江省内产粮区的优势,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面米分、面包、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由此使哈尔滨的滨江海关位居全国六大海关之首。
同时,全球有34家外资银行在哈尔滨开设分支机构,全市各类金融营业店1280余家,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尔滨的金融动态可以左右全国和远东的金融形势。与此同时,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多达1809个。
闻昊走在央大街,感觉象走在异国一样,到处都能见到洋鬼子。
特别是高大威猛的俄国佬,不时有高挑的俄国美女从闻昊身边走过。
她们的丰乳肥臀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闻昊来到马迭尔宾馆前厅,纯粹的西洋风格的装修。
左边有沙发茶几,有不少客人坐在那里。
闻昊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俄国的杂志在看,还喝着咖啡。
闻昊余光看了看那个男,三十多岁的样子,四方脸,身材不胖不瘦。
穿的是一套旧西装,不过收拾的很干净。
西装别了一个梅花状的胸针,闻昊看见过转身问一个服务生“请问那里有卫生间?”
“先生,你顺道这边走,到尽头右转能看见。”一个男服务生有礼貌的对闻昊说。
闻昊转身去了卫生间,等里面的一个人出去后,空无一人时,闻昊也拿出来一个胸针,别在胸前,与刚才那人的胸针是一模一样的。
然后转身出去,直接坐在那个男人对面。
那个男人抬头一看闻昊,心想这个人这么年轻,但是胸前那个梅花胸针吸引了他的眼光。
“你好,你是来这学的吗?”那个男人问。
“不我是来这里探亲的。”闻昊回。
“你是看外婆吗?”那个男追问一句。
“不是的,我是来看我舅舅的。”闻昊看着这个男人说。
闻昊心想真是狗血的暗号。
不过闻昊现在是一个学生,这样问别人听了也不怀疑什么?
“你好,我是曾巩。”
“你好,我是闻天祥。”闻昊还是用这个名字好些。
“天祥?”
“不是那个,是门耳闻。”闻昊解释了句。
那人笑了笑说“我还以为你与天祥同名了,不过国是需要天祥这种热血爱国的人。”
闻昊知道这个曾巩是戴笠派对在东北的蓝衣社骨干,而且是混入了关东锄奸团,不仅为关东锄奸团提供武器,而且还按照戴笠的指示除掉一些特大汉奸。
在东北沦陷后,出现了许多除奸团,在哈尔滨是关东锄奸团最有名,戴笠特意安排曾巩打入锄奸团,同时领导他们进行有组织的锄奸。
在各校学生发展组织。建团初期组织极为严密,人数也不多,参加者多是各校学较优的学生,有炽烈的爱国热情,对敌斗争态度坚决,有的后来被敌人逮捕,受到各样酷刑,也没出卖自己的同伙而从容义了。
而且关东锄奸队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宣传队,一个是纵火队,一个是除奸队。
宣传队主要是撒传单这些,抗日宣传活动。
纵火队是日本经营的店,卖一些侮辱华人的,一些电影院放一些辱华的电影时,进行纵火。
还有是除奸队,这是曾巩直属的,他专门进行除奸行动,也是最危险的活动。
他的情况,王天木全部介绍给闻昊了,这也算是戴笠对闻昊的信任。
其实在东北除奸团,除了国民党的介入,**也在渗透。
都是一些热血青年,有志之士,也是国家的精英人才。
而曾巩也是一个爱国义士,才能团结一些有为青年,一些进行抗日救国行动。
虽然戴笠给曾巩一些经费,但是大部分经费是自酬的经费,有许多是锄奸队成员自出出钱的。
是曾巩他也是全部收入投入这个团体的。
曾巩看着闻昊心想,戴笠怎么派个这么年青的人过来,虽然他手下虽然有不少是学生,但是戴笠那边应该派个稳重一些的人才好些。
闻昊了解曾巩,但是曾巩不了解闻昊是什么人?
周玉英与李天娇也来到了,央大街,不过她们身边还有尾巴,本来是二个尾巴,现在身边有五个尾巴。
郝大海也在后面盯着。宋治国与墨才道也是尾随着。
张岚与吴雅茹二人走在最前面,二人直接进了马迭尔宾馆。
她们冒充的是富家子女,反正闻昊手里也不缺钱。
而且在这种宾馆入住,安全些一定保证。
至少金宝贵这种地头蛇,还不敢在宾馆里动手。
但是为了安全些,让张岚与吴雅茹住她们对面。
曾巩与闻昊接头,随意聊了几句。
然后带闻昊出去,坐一辆汽车。
闻昊坐在后排,一看开车是的一个年青时髦的女子,看去闻昊大不了一二岁。
“闻天祥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哈工大的学生,同时也是同记商场武天祥的小女儿,也是我关东锄奸队的主力。”曾巩对闻昊说。
闻昊一听吃了一惊,同记商场在哈尔滨是很有名的,武百祥,是河北省乐亭县人,1901年便来哈作小本生意。至1928年,在“同记”系统内,形成了工商并举,商工兼蓄,也因此成功地登了哈埠巨商之位。
主要企业有同记商场、大罗新环球货店、同记总号批发部、同记工厂等,店员、工人最多达2000余人,当年资本金达海规银(海当时流通的一种货币)175万两,年纯利达海规银32万余两。
没想到这位千金也成为关东锄奸队的一员了。
本来自 :///html/book/18/1822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