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第1/1页)修正的人生

    44. 第四十四章  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夏灵凤就呆在家里。幺爷的哀嚎声“天啊——————啊————!”   

    一声声传来,夏灵凤立时泪满眼眶。 

    这是伤心绝望的父亲如困兽般的哀嚎! 

    而立之年,没有立起,反而用这种惨烈的方式倒下。 

    人生正当壮年,上有老,下有小,突然之间,没有任何预兆,非正常地死亡。上吊人死,舌头伸了出来,塞都塞不进去,眼睛珠子鼓着,眼皮都合不拢,那样惨烈! 

    这还正赶在春节过年合家团聚的日子。 

    大堂叔,你这是在剜你父母的心啊。 

    人们都说:人生有三大痛,少年丧父 ,中年丧偶 ,老年丧子。 

    人世间,或许有很多痛苦,有些痛苦,看似撕肝裂肺,时光慢慢逝去,流水会慢慢冲刷这些痛苦,渐渐愈合这些创痛。 

    比如爱情,婚姻,背叛。 

    但是有一种痛,却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比如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幺爷,大声地嚎出来吧,这样心里或许疼痛就减轻点。  

    母亲在幺爷家忙,嫂子在自己家里为大堂叔赶制寿衣。 

    裁好棉衣棉裤之后,用剩下的边角布,嫂子裁了很多个袖箍,为他的家人大人小孩每人都准备好。 

    寿衣必须是新的,冬天的寿衣还必须是棉衣。用青色的布做成。这个本来也是为幺爷准备的。 

    农村人对生老病死是很看得开的,所以过了花甲以后,很多人家就准备了棺材和寿衣寿布,就算衣服不做,但是布也是准备的好好的。 

    幺奶奶把布交给夏母的时候,又是心疼得大哭。众人赶紧又是搀扶,又是劝慰。 

    这个时候的丧事还不宜大办,但是,家门太大,亲友太多,总得有人招呼着。 

    夏金会不得不支起这个门户来。 

    强忍住悲痛,有关丧事方面不懂的就问了问夏母,所有的事情找相关的人作了详细的安排。 

    那天上午,詹浩声没有来,他的父亲詹湘东和二叔詹湘西过来的。 

    夏灵凤听别人介绍,詹湘南一共有四兄妹,分别是东西南北。 

    专门负责筹办丧事的远方堂叔叫了青壮年,找了营子里专门操办丧事的人,先看了看坟地,选好了墓地,挖好了墓穴。  

    然后,有人来叫夏立勇去帮忙抬棺材。秦继英催他赶紧去。 

    农村里,死人为大,办丧事期间,请谁帮忙都得去,不去是不吉利的。 

    秦继英做好了寿衣,给幺爷家送去了。父亲夏金文也去帮忙烧火去了。 

    夏灵敏正在打毛衣,看见众人都不在,急急对灵凤说:“你哪里也不要去,我在家害怕!” 

    小侄女还在睡觉呢! 

    夏灵敏个子大,胆子小。晚上从不敢独自呆在家里。  

    夏母常常嘲笑她:“把命留住了做皇帝的!” 

    夏灵凤不说话,就拿起毛衣织了起来。耽误了几天,赶快织起来吧! 

    夏灵敏看见夏灵凤这样,知道她不准备出去了,马上就安心了。 

    不管你说不说话,有个人陪在家就行! 

    腊月二十九,被称为小除夕。 

    这一天所有的蒸的东西都要蒸好。 

    大堂叔的丧事,使灵凤一家人忙个不停,二十九上午,大叔入土为安了,所有的事就算忙完了。剩下的事就是人家自己去处理了。 

    二十八的时候,夏立勇已经把面发了,害怕天气冷发不起来,还用一盆开水放在面盆下面,升温,上面盖上棉被,保温。 

    二十九下午,揭开面盆,一看,还真是凑劲啊! 

    面发开了。只见面膨胀起来,面团炸裂开来,可不是发得太好了吗! 

    夏立勇开始和面做馒头,秦继英和母亲开始包包子。 

    馍馍蒸好了,开始蒸肉了。要把正月里待客的蒸肉全部备好。 

    蒸肥肉八碗,瘦肉八碗,骨头八碗,红薯八碗,藕八碗。 

    先把面加上作料炒熟,然后再拌上肉,放在土乌碗蒸,蒸得肉烂糊糊的,然后端起来,放在篮子里,吊起来。等要吃的时候,再放在锅里重新蒸热,俗称“搭汽”。 

    蒸肉下面当然还要垫红薯或者藕。灵凤最喜欢吃的就是下面垫菜,红薯和藕。 

    到了晚上快十二点,终于蒸好了。 

    除夕在这里是最受重视的。这里过年团圆饭是在中午吃。 

    一家人上午都在忙乎中午团年吃的饭菜。 

    一大桌几乎全是肉,恨不得把一年没有吃到的肉在这一天全吃个够。很可惜的是,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在今天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却下不了筷子。 

    因为前几天,不管是蒸,还是炸,还是煮,还是卤,都一一尝过了,每天都是油水很足的。但是过年的团圆饭,不管你吃不吃的进,那是要非常慎重地准备的。 

    秦继英和婆婆准备团年的饭菜,父亲在灶旁烧火。 

    夏立勇,夏灵敏和夏灵凤开始贴年画。 

    夏立勇搬来了长长的梯子,夏灵凤和夏灵敏在下面扶着梯子,夏立勇上得梯子去,先到堂屋正方,把旧的年画扯了下来。 

    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秦继英就喊夏立勇:“快去贴大门对联!” 

    夏立勇就拿出了请远方三堂叔夏金政写的对联: 

    丹凤来仪春回大地 

    金鸡报晓福满人间 

    这对联写的字格外大,满满的占圆了格子。一副丰满富足的样子。这个正是母亲想见到的。 

    贴完对联开始放鞭,青青拿着鞭,说:“我要放!我要放!” 

    夏立勇就抱着她,一点燃,青青就喊:“快跑!快跑!” 

    于是夏立勇长腿一迈,三步两步就跑回了屋里。 

    鞭炮放完,团年饭开始了。 

    夏灵凤数了数,除开火锅,一共二十四道菜。 

    蒸菜类、卤菜凉菜类、炸菜类、炒菜类。 

    于是全家举起酒杯,青青也忙着举起来,碰杯杯, 

    嫂子就代大家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然后就是互相敬酒。平时不说的话,此刻也说了出来:“妈,你辛苦了!” 

    “嫂子,你辛苦了!” 

    “妹妹,祝你明年考上师范中专!跳出农门!” 

    灵凤差点忘了,家里人只想她考上商品粮,可没有想她考上一中。灵凤可不想读什么师范中专,或许上世是这样想的,那时只有一门心思:跳农门。 

    这一世,想的可不止这些,她有更大的目标。 

    要不然对不起她重活一世这个难得的指标。 

    团圆饭,喝酒不能说喝,不能问“你喝不喝?”因为这个和“活不活在当地的口音是一致的,要说,“斟酒不斟酒?” 

    从今天起,整个正月,不准说:“死呀活呀”之类的话,否则是不吉利的。 

    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收音机唱着唱着忽然没了声音,灵凤就大声说:“怎么唱着唱着就断气了?” 

    当地人称人死为“断气”,母亲听得她大年初一说这不吉利的话,一巴掌就招呼上去:“叫你不会说话!” 

    夏灵凤愣愣地挨了一巴掌,才意识到正月不能说这话。 

    巴掌已经挨上身了,只能以后注意点,不再说了。 

    下午,有什么活也不做了。夏灵凤只把毛衣拿出来收了尾,试了试,把所有的新衣准备好。明天早上就可以穿着去挨家挨户拜年了! 

    下午,哥哥和面,嫂子和母亲包饺子,父亲烧火,一会儿,饺子就铺满了整个桌子。 

    晚上的吃食很简单,想吃哪一个菜,自己点,把中午的热一热,下点饺子,除夕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这里不兴守岁的。 

    晚上,听听收音机直播的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不知不觉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