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3章 传庭出巡(第1/1页)大哉大明

    自从进入陕西境内以来,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十天的时间,所经过的府县也不是很多,也没有见过更多的流民安置点。

    可就孙传庭已经看到、听到的情况,孙传庭的心里就已经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不是那些从京城赶来的锦衣卫,朝廷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倾尽了内帑所实行的赈灾措施,恐怕早已面目全非,那些个处罚措施恐怕也早已形同虚设,而中饱私囊、任意克扣的现象肯定数不胜数、查不胜查。

    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竟是那些普通的锦衣卫校尉和小旗、总旗之类的最下层人员,给孙传庭的印象尤其深刻。

    曾经见到到一个场景,令他久久难忘。

    因为他是半路遇到,因此更具体、更详细的事由,他并不了解。

    看着那位锦衣卫校尉怒斥一名县衙的书办,说他意图蒙混,想趁机中饱……注意,只是“意图”、“想趁机”而已,其实是尚未形成事实。而就是书办的这种“未遂”的行为,也容不得出现。

    不仅如此,不仅是那名锦衣卫校尉一人在怒斥,其他几位或锦衣卫、或青壮之类的人员,在旁边也是对那名书办怒目而视,似乎是要群起而攻之的架势。

    而那名书办也是自悔不迭,一个劲儿地抱拳拱手、一个劲儿地软语讨饶。

    具体的结果,孙传庭没有看到,也没有刻意去打听,仅是这种现象,就足以令他视为“咄咄怪事”了。

    太祖皇帝立国之初的时候,似乎是类似的现象。不过那都是传言多过事实,未得亲见不好置啄。而那次的场面可是活生生地发生在自己面前,是根本无法否认的。

    “不知皇帝陛下是如何令这些微末之人具有了如此‘匹夫有责’的意识?”孙传庭一面心里充满了好奇,一面又感到很是振奋,很是畅快。

    不是孙传庭妄自揣测,也不是他有意诋毁大明王朝官府的“操守”,实在是因为此前的斑斑劣迹,令人不忍见、不忍闻。

    如果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扩大赈灾的范围,不要说朝廷的财力物力是否能够支撑,仅是人员方面,恐怕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他是不敢想象大明王朝所有的锦衣卫都如那名校尉那样,对魑魅魍魉蝇营狗苟的恶劣行径都能够敢于当面痛斥。他以为只是其中的少数人能够如此,已经算是难得一见的盛举了。

    若是到那时,恐怕又要回复大明王朝以往的官场“故事”,朝廷的赈灾钱款,朝廷紧衣缩食腾挪出的物力财力,也就会进入了某些人的私囊。

    这个问题的确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考验,是不容回避的,可实在也难以给出一个万全之策。听皇帝陛下的口气,似乎对此恐怕也是愁肠百结、难以得出一个善策。

    孙传庭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不过兹事体大,牵扯面之广也是难以想象,总之不是叱咤立办的事情。自己此番以皇帝陛下的“耳目”出行,正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筹划一番。

    当天下午,徐光启请示了皇帝陛下,任命孙传庭为延安巡抚,以利于便宜行事。

    另外,为保证他的安全以及办事的方便,也给他配备了几名锦衣卫扈从和听差。虽然其他有关的“行头”可以暂免,可办事人员和扈从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锦衣卫是由小旗朱应成带领着四名校尉,负责卫护孙传庭孙巡抚的安全。三名听差则是负责一路之上的往来奔走,以及食宿方面的琐事。

    大家也都知道,大明王朝此时的巡抚,还是“行官”,还不是像以后的一省的封疆大吏那样的“坐官”,是“因事设职”,职责就是专事某项差委,因此也不像后世那么的显赫、那么的权势熏天。

    次日一早,孙传庭辞别了皇帝陛下和钦差大臣徐光启,带领着一干手下,出凤翔县一直往东,准备从耀州再转北,去“巡抚延安府”一番。

    ————

    尽管因为有了“当今”皇帝陛下的亲临,陕西的破败局势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王朝的岌岌可危之局也得以暂时的减缓。

    可是,历史的车轮尽管因此也不得不改变了一些轨迹,可也千万不能忽视其有着极端“任性”的一面。

    也或许……本就是合该孙传庭露脸。

    那一世是孙传庭在陕西周至设下了埋伏,经过一番激战之后,将高迎祥一举拿下。

    而这一回,是在陕西耀州,孙传庭与高迎祥这对老熟人是不期而遇。

    尽管此时的高迎祥尚未打出“闯王”的旗号,尽管此时孙传庭的实际身份,也只是一个刚刚复职的正五品的稽勋郎中,两人的此次偶遇,也提前了数年时间,幸好……或者万幸的是,结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高迎祥最后也是束手就擒。

    ————

    高迎祥在安塞县惹下大祸之后,就急忙率领着手下一路向东逃窜。但是,因为很快天就亮了,因此他们只得在一处山坳中潜藏起来。

    高迎祥也知道,安塞县出了事儿之后,附近各交通要道的盘查肯定比往日严密。再加上因为连日未得休息,手下喽啰不仅劳累疲乏已极,况且因为不敢惊动地方,无法放开手脚劫掠,因此腹中几乎空空。

    土匪也是人啊,也需要吃饭不是。所以,他们也确实需要恢复体力。

    因此,高迎祥就……不得不决定,白天找个地方藏起来,一方面躲避官府的搜查,另一方面也是想养足了精神,待得天黑之后,再行溜之乎也逃之夭夭也是不迟。

    可是,就在高迎祥这一错念间,逃生的大门,就永远对其关闭了。

    经过一个半夜和一个白天的充分酝酿,至少安塞县延安府周边的府县地区就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不仅各卫所和巡检司的兵丁全体出动,严密封锁住了各个交通要到,甚至里中青壮也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加入到围追堵截纵火犯的人流之中。

    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令府县两级衙门感到愕然,甚至还隐隐有些担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战胜一切的关键。”若是知道有这么一句话的话,他们或许就不仅不会感到担忧,甚至还会因此而心惊肉跳。

    这下,可就惨了高迎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