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朕要虎狼之师2(第1/1页)大哉大明

    “朕看刚才的训练,都是每组单独训练?”皇帝陛下问何胜文。

    “是,”何胜文知道皇帝陛下肯定还有下文,因此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更多解释。

    “如此……他们是否感到很是疲累?”

    “是,当……”何胜文想说的是“当然很是疲累了”,训练没有不累人的,这本没有疑问。但是一想起对面的是皇帝陛下,自己的这种口气可是颇有不敬。刚才是因为在情急之下,现在若是再不检点,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何胜文生生地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开始的一两天还可以,三四天、四五天之后,恐怕就难以保证训练质量了,”

    “皇上圣明,的确如此,”因为负责的就是这个,因此何胜文不止一次地跟队训练过。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半大小子们被山坡上的各种景致所吸引,还没有表现出烦躁迹象。

    可是,到后来,一方面是训练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山坡上的景致也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有些人就逐渐丧失了继续训练的耐性,这个时期也是退出者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有的甚至整个组的大半都做了逃兵。

    何胜文天天都在观察着训练,这种情况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以为训练就是艰苦的,有人中途退出也是非常正常的,测试不过关的人数众多也是应该的,这才是大明狂飙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所在。因此,何胜文也就从未想过目前训练的方式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今看皇帝陛下的意思,要“保证训练质量”,就要对此前制定的训练方式等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动。若是在坚持测试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过关的人数,绝对是皇帝陛下乐于见到的。

    皇帝陛下既然提及,就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何胜文不由凝神静听。

    “如此……是否想过在不降低训练质量的情况下,增添一些令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譬如……组和组之间进行一些对抗之类的……”

    “请皇上明示,”何胜文听的有点儿眉目了,可还不能完全领略皇帝陛下话中的真谛。

    “人都是有争强好胜之心的,何况是十几岁的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战胜对手的机会,让他们去争取……”

    “臣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让他们通过“对掐”的这种形式,激发心中的争强好胜,以此来唤起他们的训练热情。可明白归明白,真正实行起来几乎难以成形。

    其实,即便是当下这个时代,分成两军“对垒”也是军事操演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得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军兵要已经经过了足够的训练,至少在号令之下,前进和后退能够做到整齐划一。二是在“对垒”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出现偏差,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操演”都是摆给上峰看到“花活”。

    因此,何胜文是知道这种训练方式的,可他也从未想过要在大明狂飙初训阶段使用。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两个担心。

    所谓“对垒”,自然以势均力敌为先决条件。而参加大明狂飙的初训的人员良莠不齐、人员混杂,势均力敌的先决条件就不具备。

    在通过测试之前,这些人员都还不是正式的大明军户,因此也无法以军纪约束,号令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伤病如何处理。参加大明狂飙初训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垒”的强度如何把握等等,在在需要一整套详尽而切实可行的办法。

    而目前在整个大明王朝,这方面都还是一个空白。

    所以,何胜文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向皇帝陛下禀报。

    “无须全面施行,可择其一二试行……”皇帝陛下似乎意识到何胜文的无语是有着那些窒碍,因此就出言提示道。

    “臣明白了,”未等皇帝陛下的话音落地,何胜文已经极其粗鲁地接上了话茬。皇帝陛下看他那个兴奋样儿,也只是报以微笑。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目前的大明狂飙尚属草创阶段,何胜文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让他感到压力山大。他念兹在兹的,都是如何从“全局”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可以在局部、在某一阶段能够采取的、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本未曾考虑过。

    “无须全面……择其一二……”这是何等的英明睿智之举。

    何胜文唯一的顾虑,就是生怕对抗激烈起来,出现伤情甚至个别的死亡意外。而因为这种激烈的对抗是“有意”促成,尽管也要有些“收”的成分,可“放”的因素还是占据着主要的主导思想。

    “朕需要的是虎狼之师,可不是温驯的羔羊……似可比照正式的大明狂飙的伤亡例子予以抚恤,并且也给予同等荣耀。”离开之前,皇帝陛下如此叮嘱何胜文。

    何胜文恭送了皇帝陛下一行之后,当晚就召集手下教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训练办法。

    第二天,李家子弟们就惊奇地发现,在自己小组队列的右边,也站立着一队人。这队人,正是他们的对头,吴三桂及其狐朋狗友。

    因为有教官就在旁边约束,距离如此之近的双方才没有呲牙咧嘴地对掐起来。

    但是,只要是走过旁边,就可以隐隐感到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就会扑面而来。在表面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以蔑视的目光斜睨对方,根本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对于今天出现在队伍前面的这个叫做何胜文的大明狂飙总教官,李家子弟虽然见过几次,可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印象。而吴三桂等人却对这个何总教官大有如雷贯耳之感。

    吴三桂等人的父兄多是一时权贵,因此也是热衷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时间只是稍稍过去,有关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更详细的细节,慢慢在大明朝廷的内部传播开来。

    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这个叫做何胜文的新任锦衣卫副千户。

    不过,那时的何胜文还只是个百户。

    传说中的何百户是一个孤胆英雄,孤身一人打入已为奸商之傀儡和附庸的卫所,如何抓住时机发动了卫所中的中下层官兵,将喝兵血的指挥同知力斩马下,并且率领官兵直趋奸商老巢,并一举全歼了奸商的护卫……

    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站在面前,吴三桂等人两眼几乎放光。像他们这个年纪,虽然纨绔习气浓厚,平时也是不靠谱的时候居多,可也是易于血脉贲张、易于崇拜英雄偶像的年纪。

    何总教官在前,王教官和马教官在后。

    何总教官说,这一堂训练课,由他给大家安排。

    何胜文本来想要从两个小组中抽取同等数量的人员,然后进行对抗。但是考虑到以后他们有可能都是大明狂飙的一员,集体意识还是要一直予以灌输的。因此,两个小组的成员,除非确实有伤病者,其他成员都是当然的参加者。

    而且最终判定胜负的依据,是以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准。

    同组的成员之间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可以相互搀扶,可以拉拽,甚至还可以背负而行。而且在对抗开始之后,即便是在途中受伤的人员,不能算作减员,也要坚持到对抗结束,就是不允许有中途退出人员。哪组出现了伤员,哪组的成员就是抬,也要负责将他们抬到终点。

    除此之外,何胜文还准备了一种非常接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甫一提出,就受到了双方人员的一致拥护。

    这种训练方式,权且叫做攻守演练。

    具体方法就是划定一个山坡,双方分为进攻一方和防守一方。进攻一方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山坡到达坡顶,而防守一方,就是在在山坡上设置种种障碍,尽量阻止对方的前进,或者尽量延缓对方的前进步伐。

    一轮对抗,记下进攻方到达坡顶的时间,然后双方交换攻防,重复进行上述对抗。双方各有一次攻防之后,以到达坡顶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

    人多的一方看似占了便宜,可因为是以最后一名到达目的地才能判定为胜,因此这点优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对来说,这种训练方式,他们更愿意做为防守一方,因为,使坏、下绊子不仅是这些二世祖所“喜闻乐见”,更是他们的“专长”,过程中更是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智慧。

    何胜文的这一发明,极大地激起了训练热情。一直在西山观摩他们训练的皇帝陛下,也对训练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这样训练一番,时间也超过了十天的初训期限。为此,皇帝陛下还下了特旨,将这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免试招为大明狂飙的正式成员。

    皇帝陛下为两个小组成员颁发了初训合格证书之后,马上离开了。

    因为边关示警,大明王朝要迎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了。

    医院数日守护,身心极度疲惫,今天回家稍事休整,急切中奉上一章,请各位大大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