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黄泉鬼冢之无限恐怖(第8/26页)我当风水先生的那些年

势,但毕竟没经历过这些,腿肚子也开始哆嗦,说话也说不利落了。

    “奇怪啊?禁魂咒已经解了,又有引魂,怎么这家伙的魂魄还没有离开?”李大爷觉的非常奇怪,绕着石椁仔细的观察整个墓室。

    这时,我从洞口钻了进来,看见哥哥坐在地上,而骨架就立在旁边,就问怎么回事。铁柱把经过给他讲完后,我兴奋的说:“太刺激了,哥你真厉害,居然和这玩意儿打架,好家伙,铁锨都卷刃了,砍他砍的吧!”

    “是砍他来着,不过没砍上,砍在了墙上!”铁柱有气无力的说。

    “墙上?哪儿?我看看!”李大爷听完急忙问。

    墓室的四壁并没有镶石壁,都是泥土,怎么会把铁锨卷刃了?而且刚才还崩出几个火花,李大爷当时看到了,但当时时间紧迫,没来的及细想。现在一想十分奇怪,于是三个人都来到了被铁锨砍过的墙壁处。

    平整的墙壁上有一道凹痕,凹痕里面有一点点白色粉末,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铁柱用铁锨在凹痕处使劲的刮了刮,随着泥土纷纷屑落,一根汉白玉的大理石柱子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李大爷仔细观察着柱子,倒吸了一口凉气,突然从铁柱手里抢过铁锨,在其墓室的其他方位画了四处记号,让我们俩在将这四处刮开。

    不一会,五根汉白玉柱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李大爷看着这五根柱子,嘴里蹦出五个字:“五尸锁魂阵!”

    第五章天刺

    “哎,你这个家伙究竟得罪谁了?死了还要折腾你。”李大爷饶着墓室转了好几圈,仔细查看了每一根柱子,“错不了,就是五尸锁魂阵。”

    “五尸锁魂是什么?这五尸是人们长说的“五尸运财”中的五尸吗?”我显得十分好奇。

    “不是,五尸运财中的五尸并不是五个而是一个,它是风水上黄位上的神,和这儿的五尸不一样。”李大爷叼起烟袋继续解释,“这里的五尸其实就是代表饥饿,伤痛,疾病,悲伤,灾难的五种气息,利用符咒结成阵法,将灵魂禁锁在其中,始终经受着五种气息的折磨。二胖也是在这个阵中死的,现在他的魂魄也正经受着折磨啊!”

    “啊!不会吧,这太可怕了,师傅您一定要救救他啊!”我们俩听完非常震惊。

    “既然碰上了就一定会救的,让我想想怎么救啊,好久没碰这些东西了。”李大爷用烟袋嘴挠了挠头,“一鸣,你把我屋子里把黄纸和笔拿过来,再多拿些香,铁柱,你去把鸡窝剩下那只黑母鸡也杀了,弄一碗鸡血拿过来,哎,以后没鸡蛋吃了。”

    我们俩出去后,李大爷又仔细的看了看这五根柱子。原来这五尸锁魂阵,是将五种不同属性的气息用封存在五根柱子里,饥饿属土,伤痛属金,疾病属木,悲伤属水,灾难属火,将这五种不同属性的气息用符咒协调平衡,形成一个封闭的气场,将灵魂困住。

    要想破阵救魂,必须保持五行平衡的同时消除这五种气场才可以,否则魂魄将被击散,那就很难再聚在一起了。

    不一会,我们俩按照吩咐把东西都准备好了。

    李大爷立即重新焚香起坛,用鸡血画了五道五行符,按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顺序对应贴在五根柱子上。然后左手捏了个印记,右手握木剑指向祭坛,口中默念:五尸五尸,奔逐茫茫,我奉赦令,逐厉避荒,如敢有违,化骨飞扬,破~~~

    念完,将手中木剑用力插入地面的泥土里。

    “扑……”的一声,柱子上的五道黄符同时燃起,转瞬变成五道青烟消失了。

    “哗啦……”石椁旁边那具被李大爷用符定住的白色骨架一下子散落在地上。

    “终于完成了!”李大爷长出了一口气。我们俩目瞪口呆。

    “二胖,你安心的去吧,家里有什么事我们俩一定会尽力帮忙的!”我默默的祷告着。

    “好了,你们两个把这里的东西收拾一下,收拾完了就回家休息吧,对了,别忘了把那家伙的尸骨也装进棺材里盖好啊,我先上去睡觉了,老了,身体跟不上了!”李大爷嘱咐完了就出去了。

    “这老家伙真鬼,让我们收拾残局他却睡觉去了。”我理念叨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俩就来到李大爷家,这老家伙居然在院子里打上太极了,身体哪象老了跟不上的样子啊。

    “来了啊,一起打打拳吧。”李大爷继续打着拳,

    “不了,昨天抬那个石椁的盖子查点把腰闪了,那东西贼沉贼沉的,比贼都沉。”我坐在石桌子旁的凳子上抱怨着。

    “对了大爷,那个墓室怎么办?填平它吗?”铁柱也坐下说道。

    “呵呵,对啊,我正要说这事,一会你俩帮我把哪个菜窖也一起填上吧。”

    “啊?连菜窖都填上啊,那您冬天白菜放那?”

    “哈哈,当初我就没想挖这个菜窖,我一个老头子能吃多少,到时候放你家菜窖里不就得拉。”李大爷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当初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我们俩相互瞅了一眼心理想着。

    看着李大爷得意的表情,铁柱站起来,从怀里拿出一把黝黑的匕首走到李大爷跟前

    “嘿嘿,其实我们也没白干,您看这是什么?”。

    “哦?”李大爷停了下来,接过了匕首,“这个,你哪来的?嘿嘿,该不会是那家伙的吧!”

    “恩,就是从那家伙的棺材里找到的,一直被石椁里面腐烂的棺材碎片盖着,昨天清理的时候才看见的,您拔出来看看,非常锋利。”铁柱说道。

    “刷……”匕首拔出来的同时闪了一道寒光。这匕首一尺多长,却有三指宽,感觉非常笨拙,通体黝黑乌亮,从两面的刃上散发出无尽的杀气,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李大爷看了又看,仔细的观察了半天,看见匕首的护手盘上刻着两个篆字,“天刺,这居然是天刺,太不可思议了,好剑,好剑,果然名不虚传。”

    “这不是匕首么?您怎么说是剑,您认识这个?”我好奇的看着李大爷手的匕首。

    “嘿嘿,那当然,你们知道什么,看这把剑一出鞘,立刻杀气四现,咄咄逼人,此如果没看错的话,这把剑应该就是铸剑大师公孙冶炼制。

    “天刺?有什么说道么?”铁柱凑过来显得十分有兴趣。

    “嘿嘿,说天刺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是古剑“湛泸”你们应该听说过吧,那是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之剑,此剑铸成圆了他毕生的梦想:那就是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以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李大爷故意卖弄着高声说道。

    “湛泸?”我仿佛进了神话世界“真的有湛泸啊,我还以为那只是传说呢,它和这把匕首有什么联系吗?”

    李大爷使劲的敲了一下我的脑袋,“跟你说多少遍,这是剑,不是匕首!”

    “我记住了,记住了……”我疼的直呲牙。

    “相传,欧冶子在铸造湛泸的时候由于剑身的杀气太重,一气之下将其折断,可折断后的剑身却杀气全无,而且锋利无比,于是欧冶子便将其打造成闻名于世的湛泸宝剑。而折断的剑头部分却杀气太重,被他封存在泰山之下,后来又被秦末铸剑师公孙冶所得,才铸造成这把“天刺”。

    “这把“天刺”不仅和湛泸一样锋利,还有着强烈的杀气,在泰山下埋了几百年更增加了它的阳性属性,所以,它一直是道家驱鬼辟邪的利器,可惜到后汉时期就不知所踪了,嘿嘿,没想到居然让你小子得到了,真是缘分啊。”李大爷脸上的皱纹都乐开了。

    “既然它可以辟邪,那放在棺材里企不是不利于五尸锁魂阵?”我边想边说。

    李大爷用赞赏的眼光看着我,“是啊,此剑可以减轻五尸锁魂阵中灵魂的痛苦,看来是有人暗中相助啊,这个死者究竟是什么人呢?想不透啊!居然为了他连这么好的剑都舍弃了。”说完把天刺还给了铁柱。

    铁柱连忙推搪,“既然您喜欢,就给您吧,给我也没多大用。”

    “哈哈,你小子,要知道宝物是会自己选主人的,既然让你发现那么它就选种你当主人了,好好保存吧,以后一定有它用武之处的!”

    铁柱听了十分欢喜的将剑收好。

    “大爷,你再看看我这个,也是墓穴里发现的,”我拿出一个小布包,从里面取出一样东西,“昨天我收拾尸骨的时候,发现这个人的一节肋骨很特殊,前一半是骨头后一半是这个,好象是玉的,形状和肋骨是一样的,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我就给拿下来了。”

    “是掰下来的吧!哼,拿来我看看!”说完接过那条玉仔细的看了看,只见这件东西晶莹剔透,圆润光华,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古玉,上面还刻着密密麻麻好象文字一样的花纹,但由于太小看不清楚。

    “这叫骨玉。在古代,有一些门派会将本派的秘密用一种特殊的符号刻在玉上,然后用密法将其放到掌门的身体里,有的将其放到肌肉里,有的放在肠胃之间,象这种接到骨头上的手法很是少见,看来那家伙来头不小啊。”李大爷解释道。

    “那这上面就是秘籍了,哈哈,我要成大侠了!嘿嘿!”说完做了一个向前进的动作。

    “大侠个屁,这世界上就没几个人认识这上面的字符的,你跟谁学去,留着吧,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啊?不会吧,您也不认识!”我惊讶的看着李大爷。

    “你以为我是神仙什么都会啊,这上面的图形都人家门派的密码,我那懂?”

    我刚才的兴奋一下子变的十分失望,看了看大哥的天刺宝剑,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骨玉无奈的叹了口气。

    “对了,您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懂得那么多东西啊,您不是说还要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吗?什么时候开始,不能反悔啊。”我们俩用好奇的眼光看者李大爷。

    “我说话当然是算数地,我这么大清早的起来就是等你们来拜师的,我早算准了你们会这个点来的,嘿嘿,不过话说回来,不准告诉任何人有关我们的事情,知道吗?”李大爷正色道。

    “恩,我们发誓一定不会说出去的!”我们俩也收起了嬉皮笑脸的表情严肃起来。

    “好,现在时辰正好,咱们马上到屋里行拜师之礼,正式收你们为徒。”说完,三个人陆续进了屋子。

    第六章太平门

    原来这个李大爷并非寻常人物,他是太平门的传人。太平门始创于南朝时期,由道学大家陆静修所开创。当时道家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五斗米道,上清教和太平门。

    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由张陵所开创,由于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该教主要以参修符咒为主,用各种符为百姓消灾去病,去祸祈福,在当时深得人心,在当时占主导地位。

    上清教是由陶弘景所建立,以《上清大洞真经》为本门正传,初期以养生术,炼丹术为主要参修,后由葛洪将灵宝经,三皇经也加入到研习之中,形成了独特而又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