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席位之争(第2/2页)三国之仲谋天下

李儒,必须说服他!”

    “是!”蒯良点头。

    ……………………………………

    锦衣卫衙门。

    李儒一袭青色长袍,盘坐位置之上,处理几分锦衣文件,半响之后才抬起头,目光看着站在的暗卫指挥使廖豪:“暗卫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我已经尽量收回了很多暗子!”廖豪道。

    “中原已经太平了,很多事情必须要放在明面上去做!”李儒道:“我不希望锦衣卫的把柄被人握着,暗卫终究见不得光,若是让朝廷大臣弹劾,我们终究会在陛下面前失分!”

    “我明白!”廖豪点点头:“但是大都督,曹魏很多降臣和降将,我们还是需要盯着,不然我怕会出事!”

    “盯是一定要盯着,但是必须小心!”

    李儒道:“这方面有些敏感,要是被人拎出来了,丢锦衣卫的脸不说,朝廷也会脸上无关,到时候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会尽量动用编制之外的人!”廖豪道。

    “嗯!”

    李儒还是很相信廖豪的能力的。

    “大都督!”莫从从外面走进来。

    “什么事情?”

    “军机处周瑜尚书,内阁蒯良次辅,两份名帖!”莫从把手中的名帖毕恭毕敬的敬上。

    “呵呵!”

    李儒看了看,笑这说:“来的真快!”

    “大都督,你真的要争夺朝议大臣的位置吗?”廖豪目光微微一亮,李儒代表的是锦衣卫,他要是坐上了朝议大臣的位置,锦衣卫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不然我干嘛匆匆回来!”李儒眸光之中散发出已经平静的十年的锋锐之气:“这一席位置,我志在必得!”

    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

    如果不是内阁和军机处出现的僵持局面,这个位置不会轮到他,说到底统帅的锦衣卫还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那大都督,你打算赴约吗?”

    “不赴!”

    李儒淡淡的道:“都给我回一句话:最近事务繁忙,是在抽不出空,他日闲下来了,必当亲自登名拜访!”

    在拿下这一席位置之前,他不想和任何一方翻脸。

    “会不会惹怒他们?”

    “不会!”

    李儒道:“我虽然在如履薄冰,但是他们也需小心谨慎,朝廷议会之只有十三席的位置,其中一席位置能起多大作用,他们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第十一席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不会让步,我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如果他们和解了呢?”

    “不会!”

    李儒笃定的道:“军机处接下来的计划是平定罗马,而内阁接下来的战略却是休养生息,这本来就是冲突了,他们在很多年之内,都走不到一起去,我现在担心的是陛下!”

    “陛下会反对?”廖豪和莫从面色微变。

    “我也不清楚!”

    李儒面容凝重:“陛下的心思,越发深沉,我已经很难去猜透了,如今能做的我有已经做了,内阁和军机处方面不会反对,就看陛下会不会让我入席!”

    ————————————

    随着朝廷之上的争锋,十一月很快就过去了,时间进入了天权元年最后一个月,十二月的冷风和大雪之下,繁华的金陵城也有些清冷下来。

    当一份份消息反馈回到了孙权的御案之前,他心中对于朝议大臣的人选也就越来越清楚了。

    天权元年,十二月,十一日。

    大吴朝廷议事会正式登上天下的舞台。

    朝会大殿。

    一张的长方形的会议桌摆设在宽敞的大殿之中,盘坐在首位之上的自然是东吴大帝孙权。

    左右位置,是张纮和李儒。

    李儒是有些激动了,之前他多少有些忐忑,但是当名额落实之后,他倒是松了一口气,最主要的还是孙权的态度让他感受到了一抹信任。

    而坐在左侧方向,依次的是张昭,朱治,蒯良,顾雍,鲁肃,内阁五席。

    坐在右侧的是程普,周瑜,孙策,吕布,黄忠,军机五席。

    黄忠成功挤掉了赵云,成为了朝议大臣。

    这个情况倒是人很多人惊讶。

    但是这已经是定局,十三席朝议大臣,拉开了大吴朝辉煌的开始。

    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寂静,孙权琥珀碧绿的眸光在众臣的面容之上一扫而过,他的心中突然浮现一抹自傲:“朝廷议会的成立,彻底的告别了君主独裁的时代,大吴朝廷一直因为我而在改变,我好像把大吴朝带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他在一步步的带着大吴朝廷走向未来。

    这个未来到底是好,还是坏,他其实不知道。

    他来自未来,但是未来已经让他改变了。

    大吴朝廷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如今的孙权也不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他只能按照历史上的进化去做。

    如果封建朝廷注定会被民主社会给代替……大吴就是一个开始。

    但是他能感觉,他应该走在了一条正道之上,大吴的未来,就应该这么走,只有这么走下去,无论大吴朝廷能存在多长时间,最少能在历史上雕刻下一笔永恒的烙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