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灵异档案之小强的强大(2)(第1/2页)见鬼现场回头看身后
最终,一帮子警察想出了一个“极好”的方式:用烟熏的方式先把房内的蟑螂驱散再说。○但实施这个的前提是得经过这房屋主人的同意。好不容易通过当地的户籍警联系到了这房屋的主人,火急火燎的赶来,一看这样的情况,大惊,连连向警方交代了有关这房屋的信息,并告知租住客朱伟庆怎么也联系不上,有可能那被蟑螂包围的人形就是朱伟庆。
这帮没有头脑的警察,按照原定计划,征得房东的同意后,打碎了朱伟庆家的玻璃,随后找来了烟熏的工具,一堆柴火,点燃后,用一台大功率的风扇对着朱伟庆的家里吹!
那些足能呛死人的浓烟在大功率的风扇下呼呼的朝朱伟庆家中窜去,就这么窜着足足有十分多钟,有几名警察感觉到差不多了,就停止了烧火鼓吹,等烟雾些许散了些,再凑到窗边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朱伟庆家中的那些蟑螂不仅没有逃窜,反而是越聚越多,天花板上、地板上、门缝处……都密密麻麻的蟑螂排着队伍去堆积那个躺在床上的人形。甚至窗户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冒出了大批的蟑螂,有个警员按耐不住,隔着一张纸将一只正在爬行的蟑螂给捏死,那蟑螂由于体型硕大,被那警察这么一捏,一股如痰状的液体立马飙到了那警察的脸上,那警察顿时双手捂脸,叫唤不止。
其余警察见状,内心都觉得挺瞧不起这名做作的警察。这蟑螂的“五脏六腑”飙到自己的脸上,虽然是有那么一点恶心。但也不至于这么矫揉造作吧?还要双手捂脸。狂叫不止。这警察的脸面实在是被丢光了。有两名警察赶紧先把房东带离现场,有外人在,丢不起那个人。随后,才有警员上去扶那还在疼得死去活来的警官,这不扶还好,一扶彻底把大家给惊呆了:只见那警官脸上血肉模糊,如同被人泼了硫酸一般。诸多在现场的警察们知道失态的严重性,一方面赶紧把受伤警员送往医院。另一方面赶紧向领导请示,寻求下一步的举措。
负责该事务的警官姓孙,叫孙一烁,为人比较果断,说话也比较简练,由于“烁”和“说”同音,有“孙一说”的绰号。孙一烁得知这蟑螂袭人的情况,起先也没在意,等警员们第二次打来报告电话,并说已经有一名警员受伤。这才让孙一烁坐立不安起来,也没多废话。直接来到了现场,现场一了解情况,知道今天碰到的事情绝非一般的警力所能解决,立马走到一个角落处,拨通了一个神秘电话。
“老孙!有什么突发情况?”接电话的那一位一看来电显示,就直接报出了来电人的名字。
孙一烁言简意赅道:“棘手,请求援助!”
电话那端之人同样言简意赅的回答道:“地址,何事?”
孙一烁报出地址后,直接说道:“蟑螂!”
电话那端之人一听到那地址,再听到是和蟑螂有关的,立马凝重的说道:“把所有的警力都撤走,就俩两个靠谱一点的警员在那!我马上赶到!”
孙一烁根据电话那端之人的要求,撤走了所有的警力,只留下了两名自己最为信赖的警官在现场,对于那屋里越来越多的蟑螂,孙一烁和那两名警官只是“隔岸观火”。大家都知道孙一烁说一不二,对于他这样奇怪的安排和举动,虽然人人都有疑惑,但没有一个人敢出面询问!
没多久,一名老者出现在了孙一烁的面前,孙一烁见状,连忙主动凑上前打着招呼道:“艾教授!麻烦你了!”
那老者不是他人,正是心理危机干预二部的负责人艾仕帧教授,艾仕帧教授一看还留在现场的柴火堆和对着窗户的风扇,再凑到窗台看了一下里屋的情况,随后转过身来对着孙一烁使了一下眼神,其意思是在你身边的两名警察靠谱吗?孙一烁领会意思,连连点着头说道:“放心,绝对安全!”
既然孙一烁都发话了,那艾仕帧教授也不用去遮遮掩掩了,直接对着孙一烁开门见山说道:“如我所料,这一宗绝对是灵异案件,这个蟑螂不是一般的蟑螂,在《古语搜神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名为楸馗,这种楸馗在当下的这个世道已经是非常少见了,但只要一出现,由于其惊人的繁殖力,可以迅速蔓延开来,由于这类物体几乎没有天敌,处于生物链中的最高端,因此,一旦让其繁衍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有这物种,何来灵异?”孙一烁虽然说的简单,但意思很明了,按照你艾仕帧教授所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物种,只是不太常见而已,但和灵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呀!
艾仕帧教授继续解释道:“这种楸馗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囫刑!”
“囫刑?”孙一烁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艾仕帧教授接着解释道:“古时候的死刑有很多,如斩首、凌迟、五马分尸……还有一种极为少见的死刑,是被明朝的一个极为糊涂的皇帝所发明出来的,刑名:囫刑。这个糊涂皇帝从小就爱玩各种小动物,大一点的如兔子、小猫、小狗,小一点的,如老鼠、蟑螂、苍蝇,他玩这些动物,也不是显得有爱心,更不是在灭四害,而是以一种残忍心态的来玩,轻一点,就是把眼前的小动物给弄断一条腿、翅膀给剪断,重一点,就对小动物活烤、水淹、灌毒药……反正为了玩,无所不及其能,他身边的那些太监也投其所好,天天帮着这糊涂皇帝想着如何玩残动物的鬼点子,直到最后,有一个姓何的太监,想出了囫刑的变态点子:将所有的小动物都罗列在死刑犯的面前,然后逼着将其生吞。那糊涂皇帝觉得很有意思。立马让刑部送来了一名秋后问斩的死刑犯……
在这里。笔者顺便补充一些古时候。特别是明朝时期有关死刑的知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岁月中,死刑有两种:一种是斩立决,还有一种就是秋后问斩。所谓的斩立决,就是立刻行刑,一般是针对那种忤逆、犯上的大不敬之罪,能犯这种罪的,大都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跟小老板姓没有太多的关系。明朝的时候,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为了防止历史重演,对自己的亲戚,特别是姓朱的,通通提防着:我把你分配到地方上,给你皇亲国戚的待遇,但是你得归地方上管,不能离开你这个“封地”。家丁奴仆不能超过多少人,说你要尽孝。趁着清明假期回趟京城祭祖,不用了,你就在家里,朝着京城的方向叩两个头就得了!朱棣这一规矩一直沿用到清亡,可见影响力有多大!如果被当局者发现你造反了,或者有造反的迹象,那我可以把你斩立决。说到底,就是斩立决的适用范围较小,古人被判死刑的,大都是秋后问斩:你杀人放火了——秋后问斩、你奸淫掳掠了——秋后问斩、你欺师灭祖了——秋后问斩……即便你是汪洋大盗,也是秋后问斩。很多人都习惯把古时候的秋后问斩和当下的死缓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这里面还有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当下中国,被判了死缓的人,大都意味着可以活命了。至少在我的概念里,还没有听说过死缓的人最终被执行死刑的!而古时候的秋后问斩,就有些不一样了:判了秋后问斩的人可就要碰运气了。什么意思?秋后,顾名思义就是秋天过后,寒冬腊月即将来临,换而言之,也是大家等着过年的时候,皇帝为了表示天地有好生之德,所以就要特赦一批人员,特赦谁?秋后问斩的人。全国各地将一年来被判了秋后问斩的名单汇总后一并递到皇帝那里,皇帝拿起朱笔,看着名单大圈,大家注意了:这只是一份名单——判了秋后问斩之人的名单,上面没有写他是因为什么被判了秋后问斩,皇帝换圈圈,全是靠感觉:这名字看着不顺眼,圈了——用红笔一圈,得,这被圈之人就算是走到生命尽头了,死刑!看着挺顺眼,没有圈,得……你可以收拾一下,回家跟老婆孩子一起过年了,不光连死刑免了,连蹲大牢的刑罚也免了,算是释放了!这就是中国古时候的死刑特点……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要证明这个刑部给糊涂皇帝送来的死刑犯,他还没真正的死呢,或许运气好,秋后没有被皇帝的朱笔圈着,那就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可现在送来,貌似是凶多吉少。
按照规定,皇帝不能见死刑犯呀!一个天子,一个判了死刑的人,那绝对是天囊之别呀!但糊涂皇帝不愿意,非得要看这太监想出来的囫刑。不管你列为臣工怎么劝说,糊涂皇帝就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等见到了那刑部送来的死刑犯。皇帝大笔一挥,对着那死刑犯说道:“你被判囫刑了!拿命来吧!”
那死刑犯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跟什么呀?我是秋后问斩,有极大可能是释放回家过年,你这突然说现在要拿命,情感上绝对不能接受呀?那死刑犯颤颤惊惊的叩着头回禀皇帝道:“照理说,能见到天子,即便是跳黄河,草民也是一百个愿意了!但既然真要说动刑了,我们就得把道理说说清楚,我因为什么罪,被判了这个囫刑?还有这个囫刑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糊涂皇帝哪能理会你这些“污言秽语”?你甭管什么刑,你自己都说了,见了天子,让你跳黄河都成,现在不要你跳黄河这么麻烦,吞点动物就成!“这里糊涂皇帝话音刚落,那边太监们就兴致勃勃的拿了很多小动物放到了死刑犯的面前,大家也知道,要生吞猫狗兔子,实在是不方便,这里拿上来的小动物,可都是老鼠(体型)级别以下的:老鼠三只、家雀一只、壁虎一只、蟑螂若干、苍蝇若干、蜜蜂若干……
糊涂皇帝看着动物拿了上来,兴致顿时高涨了起来,手舞足蹈的喊道:“行刑!”
你这边一说行刑。那些卫兵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你说五马分尸行刑。那我明白,牵出五匹马来,一头绑着死刑犯的头,还有四头绑着死刑犯的四肢,然后让五名卫兵骑上马,朝着五个不同的方向跑出去,这就算是分尸了!你这个囫刑,我连那“囫”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你就让我们行刑?怎么行?正当卫兵们个个犯难的时候,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自告奋勇的上前,吩咐道:“你们只要给我把这人绑到那长椅上就成,随后你们摁住长椅,不要让其反抗,还有一个人专门给我负责他的鼻子,只要他不张嘴,就给我捏住他的鼻子,逼着他张嘴就成!”
这个五花大绑比较简单,卫兵们不一会儿就把那死刑犯绑在了长椅上。并有两个卫兵一头一脚,死命的摁住死刑犯。不让其有些许的挣扎,还有一卫兵,随时准备捏那死刑犯的鼻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们见卫兵们都准备就绪了,连忙跑到糊涂皇帝跟前献媚道:“皇上,我们先前那个动物开始呀?”那糊涂皇帝估计兴奋的不行了,连话都说不连贯,只是指着一群蟑螂喊道:“就……就……它……”太监们心领神会,纷纷用各自的笼铲夹(史书记载是那糊涂皇帝和太监们为了方便玩虫而“发明”出来的一种便于夹虫的器物。),夹住笼子里的蟑螂,催促着那死刑犯张嘴,死刑犯当然不愿意那一只只蟑螂落进自己的嘴里,死死的闭着嘴,那负责捏鼻的卫士发挥了用处,捏住死刑犯的鼻子不放,没多久,那死刑犯终于张开嘴大口呼吸,这一张嘴,那边守候多时的太监们忙不迭将两只蟑螂放进了口中。
蟑螂是属于特别敏感的一种虫类,稍有一点动静,就会四处逃散,更何况现在进了一个黑漆漆、温度极高的地方呢(嘴中)?由于蟑螂偏爱潮湿的环境,来到人的嘴中,并没有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