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1/1页)大明1617

    钱谦益和马士英也是机缘凑巧才凑在一起,两人的交情并没有表现的这么深,但钱谦益苦于乡居之后用银的地方太多,所以要找点门路多赚银子。

    钱家其实是无锡巨富大家,数年后钱谦益起复,进京时带了两万银子,遍贿百官,后来会推果然成功入阁,结果被人告发,崇祯大怒将钱谦益贬回老家,又一次回家冠带闲住,这一住就彻底住伤了,一个政治新星两次闲居,第二次还是和贿赂丑闻有关,等闲人都翻不了身,就算是钱谦益后来成为东林领袖和核心,成为万千士子心中的偶像,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闲住,写诗赋诗,与文林中的名士们往来,甚至狎游秦淮河上,娶名妓柳如是为妾,这些事,一个有志于仕途,一心想做大事情的官员是做不出来的。

    名士风流,但大丈夫想要的是权力,想要的是宰制天下,光是有诗有酒有女人是满足不了钱谦益这等人的。

    考虑到乡居无聊,而且手中有银本,此时江南各种办工场兴实业的风气很浓,除此之外就是投银子出海,买船雇佣船长,从进货到出海不必船主股东操太多的心,只要不沉海或是被海盗所抢,在家安心等着分银子就可以了,钱谦益原本还要考察相当长的时间才会下定决心……办工场他是绝不会干的,他对政治还有野心,还要“养望”,成为一个工场主,那绝不是明智之举。

    “我打算拿两万五千出来。”马士英道:“还有三人。”

    钱谦益道:“寒舍近来用度颇多,不过还是能拿两万五。”

    “很好。”马士英舒展眉头,说道:“我二人便是五万,那三人家资并不在我二人之下,凑起十万是很轻松的事情。”

    “十五万两,买大海船,雇佣船长水手,办货,十万不到便够了,还剩下五万,便是抚恤银子和下一趟的使费。”

    马士英脸上露出狠色,显然也是下定了决心。

    钱谦益也是一样,两人都是露出狠辣之色,一点儿也不象温文儒雅的士林领袖的形象了。

    钱谦益道:“若不是和裕升有海事险,咱们是没有办法下定这个决心。纵然是说有这个海事险,仍然是要小心翼翼,多备股本资金,一趟不行便再来一趟,只要成了一趟,本金就全回来了!”

    海事险,就是和记商业险之下的一个特殊的险种,针对的当然就是江南的大海商。

    闽浙商人,原本就知道海贸是怎么回事,加上和记的船队就在海上收平安状,推出海事险之后不会遇到大的波折,相信会从者如云。

    而江南也是对外贸易的重镇,核心区当然是南直隶地方,然后外延至浙江,湖广,江西等地,都是有相当多的货源对外贸易。

    最吃香的几种货物,无非就是茶叶瓷器生丝这几样,只要货备齐了上了船,到了南洋各处都是到地头就能出手,而且是好几倍的利润,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也会把这些货物源源不断的送到欧洲,一直到二百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始终是出超,茶叶和瓷器这两样拳头产品就是贸易的暴利来源。

    海事险,究其实里就是和记保险业务的一种,也是通过对台湾和平户一带航线的研究,军司感觉有赚不赔,所以才毅然推出。

    只要投保,船只遇险,不管是被抢还是海难,和记都会赔付。

    有赔三成的,也有赔五成的,也有包赔全部,包括船只和货物估价之后的全部货值。

    只要投保便能理赔,当然,赔的越多,保值就是越高。

    比如一艘船加货物值六万,投保全赔,便是和记照赔六万,然而保费就得五六千两银子,加上买平安状的钱,船只出海时,就得先开销一万两出去。

    按货物值三万两算,到地头出脱了最少能拿回六万,去掉一万,还是稳赚不赔。

    可以说,和记在北方推出保险,赚的只是小钱,一个月能多赚三四万两银子,一年数十万两入手。

    海外的海事险,才是和记推出保险业务的利润大头。

    这个时代,每年涌入中国的白银都是按千万两来算的,根据后世学者的推算,明末到清中期,由日本到中国的贸易线路涌入的白银就是六千万两。

    由葡萄牙人转手或是直接交易带进来的南美或南洋和日本的白银,加起来是五千万两。

    由荷兰人转手或直接带来的白银是一千三百万两。

    通过日本人和第三国迂回进入中国的日本白银是三千万两。

    加上西班牙人和东南亚等贸易线路进入的白银,估算从明朝隆万时期到清朝中期,进入中国的白银总数是三亿万两左右。

    其中相当大的比重就是隆万到崇祯和南明时期。

    清季由于早期残酷的禁海和贸易的收缩和保守政策,其贸易量是跳崖式的下降,可以说,大量的白银涌入就是在隆万到南明时期这几十年的时间内。

    而其中大半的白银涌入是在江南之地为主,可想而知,这几十年间,江南一地积聚了多少财富?

    赚北虏的钱是马市,晋商因此而肥,可是北虏和东虏加起来有多少?

    未必有江南的一个零头多!

    这也是张瀚在几年前,咬紧牙关,宁愿熬着也不愿放弃台湾布局的重要原因!

    台湾那边,现在收平安状只是稍有回馈罢了,要是击败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把南洋和日本贸易线路垄断下来,一年是多少万两的利润?

    郑芝龙都能赚千万身家,张瀚的和记,十年之后,不能一年赚千万吗?

    这还只是个设想,不过江南的财富,似乎就不必等十年之后了。

    说是去江南搜刮,连万历皇帝以天子的身份都做不到,和记就更别惦记了。

    在商言商,还是以商业上的手段,把江南人的财富,取出来这么一点,这样的手段,最为高妙。

    所以,和记商行挺进南京,设立分号,把北方一路到南方的商业保险的事,大肆宣扬,借商人之口的宣传,比和记自己给自己吹嘘,可是要高明百倍。

    先声夺人之后,再推出海事险,事情就算是事半功倍了。

    “求田问舍,似乎应该惭愧。”钱谦益又是开始喝起茶来,他慢腾腾的说道:“不过现在的这局面,我辈也只能如此了。”

    “牧斋兄的机会应该在将来。”马士英谈妥了一桩大买卖,未来几年内可能把自己的身家翻番,他的心情极为愉快,不过看着一脸苦闷的钱谦益,还是实话实说道:“今上春秋正盛,对东林一脉又深恶痛绝,我看老兄还是做好等十几二十年的准备吧。”

    马士英轻笑一声,又道:“好在老兄起复之时,年不过知天命,为阁臣者,正是好年纪啊。”

    大明皇帝一般都是短寿,天启的年龄虽然才二十左右,不过身体完全谈不上有多健康,宫中时有皇帝感染风寒的记录,太医院的丹方脉案是允许臣子传阅观看的,这一点来说大明还算相当的先进,皇帝的身体时刻有记录,太医院怎么用方子配药也是有标准流程,出不得一点差错,皇帝的身子怎么样,臣子通过看这些东西就能大体明白,这一点来说,和几百年后的情形差不多……政要的身体随时要向国民公开宣示,以免造成恐慌。

    天启皇帝身体不算健康,加上大明皇帝有短寿的传统……所谓十几年后就可能起复,也不算马士英信口胡说。

    听了这样的话,钱谦益也就稍觉安慰,确实是这样,新君即位不管对东林党是什么样的态度,最少是肯定不会容忍阉党再一家独大下去了,清除阉党,东林党肯定能重新奋起,到时候自己以前任实录副总裁和东林清流领袖的身份,就算不能一步入阁,最少也可以任少宗伯或是大宗伯,而在此之前,所需要的不过就是忍耐下去而已。

    “国朝这样周而复返的政争,今次不是第一次,想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马士英又很象样子的安慰钱谦益道:“所谓党争,你骂我,我骂你,无非是权势之争,既然上台打擂,打输了认帐,牧老以为然否?”

    钱谦益深以为然!

    什么大义之争,搞的那么正气凛然,其实还不是争权夺利?钱谦益对东林党核心的那些人太过好斗真心不以为然,党争由来已久,但从未如东林党那样不留余地。当然这里头水也很深,比如东林党最担心的就是福王一脉翻案,当初东林起家就是拼了命的反对万历皇帝废长立幼,逼福王就藩,三大案一桩接一桩,东林党从弱小到壮大,最终在天启年间成为独掌朝廷大权的第一党,主要还是在吃废立争储之事的老本,由于这是极为强烈的心结,导致从上而下都有相当强烈的警惕心理,可以说大明的党争越演越烈,万历态度模糊,试图废长立幼导致文官内部分裂,也是有推卸不掉的重大责任。

    “吾辈要且待将来。”钱谦益悠然将手中茶一饮而尽,不过还是对马士英道:“适才瑶草所说的话,法不传六耳的好。”

    “哦?”马士英脸上露出狷狂之色,显然是不怎么在乎钱谦益的警告,不过他还是拱手道:“牧斋公好意,吾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