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领导敲打之妙(第2/3页)升迁有道:市委书记成长记
。今年初,四川那边的厂家再次把亢州酒厂告上法庭,索赔300万元,异地执行了两次,由于得到地方保护,两次执行未果。鉴于酒厂目前情况和企业亏损,今年也被列入改制范围之内。
魏国才进门说道:“您回来了?”
江帆离开办公桌,坐在魏国才的旁边,说道:“刚回来,我想问一下,酒厂改制进行到什么地步了?”
“我也正想跟您汇报,上午,钟书记跟我说,有家企业,有意和咱们酒厂合作,这家企业曾经成功兼并了一个县的酒厂了。”
“哦,什么企业?”
“方州酒业集团,是北京一家私营企业。”
江帆想了想说:“看来应该很有实力。”
“对这个企业,钟书记知道的也不多,他说是一个朋友介绍的,让我们不要顾及他的面子,到时该怎么谈就怎么谈。”
江帆点点头,又说:“广场招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魏国才说:“上午,钟书记还介绍了锦安的一家建筑公司,他说也是朋友介绍的,这家公司参与公开招标活动。”
江帆点点头,按说有企业参与投标是好事,不知为什么,他心里有些别扭,感觉到钟鸣义已经渗透到了政府工作当中了,但是,作为江帆,他不会在其他任何人面前流露出对钟书记的不满的,就说:“那就在同等条件下考虑钟书记介绍的企业吧。”
送走副市长魏国才,江帆走了出来,来到了张怀办公室。
张怀正在低头写着什么,秘书站在他的旁边,一看江帆进来了,赶紧站起身,把江帆让在沙发上,秘书去给江帆沏水,张怀接过水杯,亲自送到江帆手里,江帆笑了,说道:“老张,你那么客气干嘛?”
张怀记得,这是江帆第一次来自己的办公室,也是第一次叫自己老张,原来都是张市长长张市长短的,他从这微妙的改变中,似乎看到了江帆诚意,就高兴的说道:“您有什么指示,让秘书叫我一声就是了。”
江帆笑了,靠在沙发后背上说:“你太客气了,我能有什么指示,我是想听听你对成立农村基金会有什么具体想法没有?”
张怀收起脸上的笑意,说道:“您不来我还想去找您说说呢,上午,他跟我说,尽管基金会是基层乡镇的金融组织,但是市里一定要严格把关,尤其是基金会主任人选问题,应该又市里推荐,不能让他们一拍脑袋就弄个二不混子来管事,这一点市里必须要把关。”
“哦?”江帆做出吃惊状,还故意把“哦”字尾音的疑问语气加强。按说,成立基金会是基层乡镇的事,对这样一个金融组织,市委市政府给予一定重视是必然的,但要重视到了这个基金会主任的人选问题,就不能不说他是不是有什么具体的用意了。
“我当时就想,按照分工这应该是政府的事,一个书记不好好管人事,抓那么具体干嘛?我很反感,没给他好脸,也没捡他这茬。”
江帆喝了一口水,放下水杯,说道:“基金会这事我还在考察,有些政策层面的东西还没摸透,这项工作不宜冒进,已经有地方的基金会出现问题,央行对地方成立这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一直持反对意见。”
“那,咱们还成立不?”张怀担心的问道。
从张怀担心的语气中,江帆似乎还听出了那么一点失望,是不是他也盯上了基金会主任的位置?就说:“成立,但要准备充分,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规避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项工作不宜太急。”
“行,我听你的。”张怀想想又说,“如果成立,您看让谁干?”
江帆笑了,说道:“这项工作是人家基层的事,咱们不好插手,再说了,这块工作是你分管,我不考虑那么细。但是,对于基金会的一些章程,市里要把关。”
江帆明白,尽管基金会是基层的事,但是如今,基层已经没有自由选择主任这个权利了,很明显,钟鸣义和张怀已经盯上了这个位置,他是不会和他们抢夺这块蛋糕的,就让钟鸣义和张怀去争吧。但是,他会帮助基金会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和贷款严格的审批制度,他不希望这个基金会走偏,避免将来造成损失,这才是他最关心,至于局部利益的纷争,他没有这个兴趣。
张怀说:“下边对成立基金会热情很高,都有这个打算。”
按文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都可以成立基金会,但是显然这个精神不适应基层的实际情况,亢州有21个乡镇办事处,如果放开了,谁都会说自己最具备条件,怎么可能一个县级市就成立21个农村基金会?尽管江帆在心里已经内定了北城,但还是说:“别急,等咱们考察好了再定不迟。这项工作不宜普遍开花,咱们先搞一个试点,如果运转的理想,就发展下一个,但也只是城区,不准备往乡下发展。”
张怀说:“您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不是我过于谨慎,是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钱打交道,咱们地方军不行。可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大麻烦,就需要用钱去解决,想想都后怕。”
张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又聊了一会,江帆就站起来准备出去,张怀也站了起来,说道:“市长晚上要没事咱们出去喝两杯。”
“呵呵,昨天就定出去了,以后吧,咱们互通有无。”
张怀说:“那是,那是,以后还仰仗市长的帮助。”
“呵呵,老张,这话过了。”
张怀笑着,非常客气的给江帆开开门,将他送出门外。
江帆坐下后,林岩进来了,说道:“彭主任来电话着。”
“什么事?”
“没说。”
江帆就抬手拿起电话,拨了彭长宜办公室,电话响了一会,彭长宜并没在办公室,他就打了他的手机,按逻辑推理,既然林岩跟他说市长去了张怀屋里,那么就不会耽误时间太长,彭长宜肯定会开机等自己的,果然,彭长宜很快就接通了电话。
“长宜,找我着。”
“呵呵,好几天没见您了,比较想念。”
“哦,真的?”
“真的,您不用怀疑。”
“你在哪儿?”
“我在三楼,王书记办公室。”
“有事吗?”
“您晚上没事的话,我请您和王书记吃点小饭。”
“呵呵,好啊,我上去。”
就听王家栋在里面说:“别上来了,一会咱们下去。”
江帆就说:“好吧,头下来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开我的车吧。”
不大一会,林岩就推开了门,彭长宜打外面进来,江帆说:“现在就走吗?”
彭长宜说:“呆会吧,钟书记把部长叫过去了。我就下来了。”彭长宜有时还是喜欢跟王家栋叫部长。
江帆说:“问,你开车来了吗?”
“没有,司机把我送过来就回去了。”
彭长宜是来给王家栋送房产证来的,王家栋很高兴,说请他,彭长宜说哪敢让领导请呀,我请领导吧,王家栋就说,那你看看你那位朋友回来没有?就这样,彭长宜才给江帆打了电话。
彭长宜说:“您去锦安着?“
“是啊。”江帆说:“对了,你看省报那篇文章了吗?”
“看了。”彭长宜嘴角勾起笑容,说道:“篇幅还不短呢,看了报纸我有些内疚。”
“内疚了吧,我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合适。”
彭长宜说:“我内疚不是因为歌颂了书记,我内疚是叶桐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她写的文章我很喜欢看的,可是这篇是她有史以来写的最虚的一篇。”
“哈哈,原来你内疚的是这个呀。”江帆笑了。
彭长宜的嘴角也勾起笑意,他说:“对钟书记我没有内疚,反而沾沾自喜,默默为他做了一件好事,据说,他很高兴呢,拿着报纸看了半天,就跟中了头彩一样,估计有这样一篇文章在头上照耀着,恐怕想不高大都难。”
江帆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也未必,今天张怀就跟我说了,他看中了基金会主任的位置。”
彭长宜说:“您放心,即便他看中了这个位置,也是要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他不会凭空就把谁谁谁安排在这个位置的。”
“是的。”
“我想好了,下次再召集机关干部学习的时候,不学别的,就学一个**员的追求这篇文章,掀起一个讨论的**,既给任小亮凑足了拍马屁的资本,也让咱们钟书记高兴高兴,说不定被省委领导看中了,树立个全省重点学习的典型,很快就会被提拔重用的,到时您就能接班了。”
江帆笑了,说道:“你以为上级领导都跟他一样的水平?今天翟书记就拿着这篇文章训我。”
“训您什么?”
“训我推波助澜,让他在全省人面前丢人现眼,甚至怀疑是我让记者这么干的?”
彭长宜吃惊的看着江帆,说道:“真的呀?怎么怎么这领导都这么神啊!他不为有这样的部下而高兴,反而担忧这篇报道的负面影响?难怪人家能当大官啊,高啊!市长,对不起,这是我没想到的,给您找麻烦了,我本意是”彭长宜有些不知所措了。
江帆笑了,说道:“长宜,你这是干嘛?检讨吗?没必要。我跟你说,领导的水平的确高,对一件事的看法,从来都不停留在表面,这种宏观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从这件事上,不仅洞察出我的态度,还能洞察出钟鸣义以后的走向,而且,提前给我敲警钟,在给我敲警钟的时候,对我也能感同身受,他肯定知道是我就是那个关心钟鸣义生活的同志。”
彭长宜不好意思的说:“无论怎样,我都感觉这次是弄巧成拙。”
“不是,这篇报道的好处也很多,最起码我能看出翟书记对钟鸣义态度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更新,这样,即便以后我俩真在合作上出现问题,他也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了。从这点上说,是这篇报道最大的成功。尽管他敲打了我,但也说明了他的一种态度,如果我是他那个角色,也会这么做的。”
彭长宜说:“看来翟书记也不喜欢他这样高调张扬吧?”
“嗯,显而易见。”江帆此时觉得彭长宜这招比较精明,有妙不可言之处,想到这里,他就笑着说:“长宜,我感觉这篇报道实在不错,尽管喜忧参半,但是让领导的态度明朗了许多,我心安了不少啊。”
“没给您找太大的麻烦就好,刚才真是吓坏我了。”彭长宜说着,抹了一下自己的后背,里面居然潮湿了。
江帆看着,说道:“长宜,不怕,我们都还年轻,有些事是必须经历的,这都是财富。”
彭长宜自从周林落选那天起,就落下一个毛病,别紧张,一紧张后背就冒汗,他感觉自己的确不太成熟,就嘿嘿的笑着说:“说不怕是假的,长宜的将来还指望您提携呢,万一您”
江帆看着他笑了,说:“呵呵,你的未来不会错的。长宜,钟书记的事迹可圈可点,为全市干部树立了榜样啊,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