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拜访老革命(第1/2页)升迁有道:市委书记成长记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老教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如果当初自己对女儿的事用心一些,女儿就不会分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工作,
平时自己对女儿的关心也不是太多,所以,当跟女儿独处时,老教授的内心是有些愧疚的,既然女儿同意调回来
,既然女儿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就不要把袁小姶找他的事跟女儿说了。毕竟,女儿的为人他是了解的,他宁愿相
信那个女人是造谣生事,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因为从照片中,只看到了女儿上了市长的车和下了市长的车,并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接触,他也不好用这几张莫名其妙的照片来质问女儿。如果女儿真的跟这个江帆有私情的话,
凭袁小姶的手段,完全还可以拍到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关系。他凭什么相信一个别有用心的人,而不去相
信自己的女儿呢?
想到这些,丁乃翔就更开不了这个口了。
抚摸着女儿的头,丁乃翔说道:“小一,在你的问题上,爸爸做得的不够,爸爸是有愧疚的,现在想想很对
不起你,你妈妈如果知道我没有把她的宝贝女儿照顾好,她会埋怨我的,也会生我的气的,所以,爸爸决定,把
你调回来,如果你找林老师有困难的话,就不要去找了,爸爸还有一些关系,应该能用得上,你不要在意乔姨说
得那句话好吗?你永远都是爸爸宝贝的女儿,这一点任何人都是无法替代的。爸爸老了,爸爸希望你回到爸爸身
边来,而且尽快,请你理解爸爸。”
这是爸爸第一次跟自己说这话,而且提到了妈妈,泪水就从丁一的眼里流出,她握着爸爸的手说:“爸爸,
您不要这样说,您没有对不起女儿,是女儿让您操心了。”
爸爸说:“为女儿操心是做爸爸分内的事,只是女儿啊,爸爸这次的确是为你……为你担心了……”
“爸爸,我怎么了?”丁一很想知道事实的真相。
丁乃翔看着女儿,心疼地说道:“没有什么,我只是担心,担心你受委屈。”他还是不忍心说出来,也不忍
心伤害自己的宝贝女儿,他相信,女儿应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是那对夫妇他们本身就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丁乃翔决定还是不跟女儿说为好,尽快把女儿调回来才是应该做的。他说:“小一,女孩子在外
,多有不便,你也该考虑自己的问题了,前两天,在我病之前,你乔姨的同事说要给你介绍个对象,是你乔姨同
事的邻居的孩子,非常优秀,最近要回国,她担心你排斥她,就没有跟你提,我说等你回来后,我再跟你说,还
没容得我跟你提呢,就病了。”
丁一说:“爸爸,我个人的事等我调回来再谈吧。”
“你也不小了,女孩子还是早点把终身定了的好,回头我跟你乔姨说说,等那个孩子出国回来后,你们见见
面。”
“爸爸,这要看缘分。不急。”丁一说道,她不好直接拒绝,江帆正在苦难中挣扎,她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去
相对象呢?
想到江帆,丁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回到亢州后,为了完成爸爸的嘱咐,丁一跟林稚君打了一个电话,才知道她跟丈夫出国了,要过一段时间才
能回来。丁一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没有说什么,只是说他也会在这边找找一些关系的。
转眼到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三源县年轻的县长,加紧了对旅游新思路的调研和规划。整个春天,
他马不停蹄,开始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带着县旅游局、文物保管所、党史办、气象局、土地局、文联等部门,对
三源县境内的旅游资源、革命战争遗址遗存、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甚至是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做了全方位的考察
和论证,加紧赶制出了三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远景规划方案,并通过市、省两级有关部门的专家论证后,最终形
成了三源县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远景规划的绿皮书。
在这期间,在彭长宜的主持下,成立了一个以宣传部牵头,县政协、党史办、方志办、精神文明办、广电局
、县报社、文化局、县文联等多个部门为成员的庞大的革命史收集整理办公室,从各行各业抽调出二十多名笔杆
子,奔赴全国各地,寻访跟三源有关的老革命,同时,电视台抽调出五名摄像记者跟着各个寻访组采访,为这些
健在的老革命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对一些已故的老革命和历史名人采取由家属和战友追忆的形式,再现当时辉
煌的历史。
与此同时,三源,加紧进行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规划和报审工作。
每个寻访小组除去对这些老革命进行访谈外,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那就是有一个问卷调查,这个问卷调查
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着红色旅游这项工作进行的,如:您认为三源有必要发展红色旅游吗?有什么好的建议?有
建立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必要吗?您对那些废弃的防空洞利用问题有何建议?等等,诸如此类的调查。
这份问卷调查不光是寄到这些老革命们的家里,也在《三源报》上和电视上广泛征求意见。没想到,这项工
作,得到了居住在全国各地的老革命的广泛支持和赞同,有的老革命还贡献出珍藏了几十年的一些珍贵的老照片
、文字资料和实物等。对于那些居住在北京、从高层位置上下来的老革命,彭长宜都是亲自登门拜访,向他们征
求意见。
这里,不得不说彭长宜有些假公济私,他处心积虑,加快步伐地规划红色旅游项目和修建革命历史博物馆项
目的步伐,其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私心,那就是想和京城的那些三源籍或者曾经在三源打过仗流过血的老革命
们取得联系,搭上关系。邬友福不就是靠这些关系起家和稳固地位的吗?
记得部长曾经嘱咐过他,说:“你如果想在三源干大事,必须要有这样一些力量的支持,那就是那些老革命
们,有他们的支持,你有可能顺风顺水,没有他们的支持你有可能寸步难行。邬友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些
关系,这些关系让翟炳德对他都敬三分。”
彭长宜也感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去靠近他们、接近他们,他先后想过好几个方案,近在眼前的一
个最快好的时机就是借春节这个机会去拜访这些老革命,他在春节前的几天里,几乎每天头上班十分钟都往邬友
福的办公室跑,借商量工作上的事情为名,观察邬友福是否进京,希望邬友福能顺便捎上自己,但是邬友福不知
是没想到这层还是根本就不想带他去,根本就没打他的牌。
后来齐祥告诉他,拜访北京那些老革命,邬友福从来都是自己去,不叫任何人陪同,好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的时候葛兆国跟着他去,但也是有目的地拜访那么一两个人,其它的关系都是邬友福独门掌握。
但是,彭长宜很快就从收集整理一些革命文物中得到了灵感,找到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契机,他首先让有关部
门向全县发布征集历史文物和民间传说入手,然后又给各个寻访战争时期的老战士老革命们印发了问卷调查,这
些调查的内容都是他亲自起草和敲定的,这就为拜访那些老革命创造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跟三源有关系的也是对三源贡献最大的老革命是郄允才,也是邬友福经常拜访的原国家某部委一位高级领导
,这位老领导给三源做了好多事,其实他还不是三源人,只是当年率领曾经率部队在三源一带开辟后方根据地,
被国民党反动派谈起就色变的人物,后来成为新中国后的三源第一任县委书记,这位老领导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战
斗故事,早年曾经出现在京州省小学语文教材里。
凭彭长宜的心气,他很想第一个就去拜访这位老革命。记得年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在一个春节茶话
会上,彭长宜就看见了在几个老革命中,就有这位老领导的身影。据齐祥介绍,三源对这些老革命们一直念念不
忘,他们不但是三源的宝贵资源,也是三源最强有力的靠山,他们的健康时刻牵挂着三源,明知道这些老革命都
享受国家待遇,但三源还是培训了一大批年轻的女孩子,去这些老革命家当保姆,照顾这些老革命的饮食起居,
这些保姆的工资却有县里统一开支。
十多年前,这位老领导的老伴儿病逝,派去他家的保姆不久后就给老领导做了填房,这也是“保姆公关”最
典型的例子。
这位保姆的三亲六戚也都得到了三源最好的照顾和安置,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葛兆国,不仅被提拔为土
地局局长,他的弟弟葛建国还优先享有开发矿山的权力,三源县国有企业煤炭厂改制后就变成股份制公司,这次
出事的煤矿就是葛建国刚刚兼并不久的一个矿。尽管葛建国被判刑一年,但是,他没有蹲过一天监狱,判刑后就
被保外就医了,原因肯定是得到了这位老领导的庇护,因为做了老领导填房的这位保姆,就是葛兆国一位八竿子
打不着的表妹。
但是,彭长宜没有先去拜访这位老领导,理由是老领导的许多事迹都被三源党史办反复总结过了,而且各种
资料保存完好,他不想再去锦上添花,也不想去和什么人争夺这些资源,他决定先去拜见另一位三源籍但却不是
在三源出生的老革命。
党史办的同志是从一篇有关三源黄土岭阻击战的回忆录中,搜寻到了这位老革命的足迹,这位老革命参加完
黄土岭阻击战后,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后随部队南下,曾任解放军某部师长、军区副政委等职,后来转业到国家
公安部。
彭长宜看了这篇回忆录,里面作者提到了他曾领导过的116师,并且时任师长,虽然只在文中出现了一次,
但是“116”这几个数字就镌刻在他的脑海中,这个116师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出现过许多战斗英雄,
这位老革命后来从116师师长的位置提拔到了军区,在军区任职。
彭长宜就想,他当年带的那个116师,是不是老胡和樊文良所在的那个116师,恍惚中,彭长宜就想起了老胡
那张老照片中坐在中间的那位老首长,当时怎么看怎么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为这事他琢磨了好长时
间,他突然涌起一阵冲动,就想率先拜访这位老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