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应对(第2/2页)名门天姿
灾又该如何?”李世民询问二人。
杨恭仁摇摇头,只说民众十分畏惧,觉得是神灵降罪,这蝗虫就是神灵使者。怕到时候蝗灾一来,不是不好整治,而是百姓不愿意出手。
“这倒不是难事。”李恪接话,尔后便说,“此事无碍。先前,我就拜访过张神医,讨论这蝗虫一事。张神医说过这蝗虫有药用价值,且在家培育。此事,是许多医者都知晓的事。去年,太医院组织的冬季医学论议会上,张神医也说过此研究。”
李世民眉头一蹙,扫了他一眼,道:“这是那丫头的主意?”
“父亲,这是张神医的主意。这蝗虫的确有药用价值。”李恪回答。
李世民也不追究,只让李恪说下去。随后,李恪就说:“从去年开始,格物院一帮人就开始着手蝗虫的生长情况调查。对于土壤、温度的要求作了记录。根据这份儿记录,我们至少可以发动民众,在蝗虫刚破土而出时,予以绞杀。”
“如此甚好。绞杀破土蝗虫者,论斤两前往地方粮仓领米面。”杨恭仁也建议。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就依你们这方法行。”
“父亲,还有一事。我们计算过,即便是这样的方法。怕有些地区,还是有人不敢动蝗虫,导致蝗灾。怕到时候,你得要身体力行。”李恪说到此处,抿了抿唇,神情颇为为难。
李世民很是狐疑,问:“如何?”
“陛下,这蝗虫亦是美味至极。北地甚少,可岭南一带,我听闻农民油炸蝗虫,据闻美味至极。”杨恭仁缓缓地说。
“你的意思,我明白。”李世民点点头,随后说,“为天下万民,这便是我该做的。”
李恪与杨恭仁听闻齐齐下跪,道:“百姓得陛下,乃大福。”
李世民笑了笑,想要询问那杨氏阿芝,却又觉得不合时宜。此时,他微眯着眼,忽然想:倘若恪儿是太子,杨氏阿芝是太子妃,未来的大唐不知会是怎样一般光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