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馨香溢天地(四)(第1/1页)日晕第二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黄春江含蓄地一笑:“孙子兵法有一计叫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咱们为什么不能用一用?”他把真实的情况向薛夕坤作了透露。当黄春江得到李毅的情报后,与叶志超、省政法委书记和省检察长作了精心布置。给龚春阳转送食品的检察院“内鬼”一路绿灯,最后被擒归案。省检察院就来了个将计就计,想看看龚春阳“死”后柳晓曼有什么举动,以确凿的证据让某些支撑她的领导看清她的真实面目。而给赵德龙转送食品的检察人员本就是‘诈降’,一拿到食品就觉得有问题,交给有关部门去化验了。对龚春阳、赵德龙下毒的两个雇用杀手,表面上是潜逃了,实际上牢牢控制在我公安人员的视线内,为的是引出这两个人幕后的真正操纵者。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并没有抓吴广大,而是秘密与他谈了话。商人毕竟是商人,一看苗头不对,又事关人命,早就把来胧去脉作了交待。
黄春江把这些谜局解开,说道:“夕坤同志,你说,就凭上述三件事,不管什么人打招呼,我能让柳晓曼掌这个舵吗?”
薛夕坤积压在心中的所有怨气、不解和担心都烟消云散,脸上如阳光般地灿烂:“春江书记,想不到您早就撒开了一张大网,悄无声息地一步步收紧。”
黄春江摇摇手:“你说提不全面,撒网和收网的都不光是我,而是包括你在内的所有有正义感、使命感的共产党人及人民大众。”
“说得深刻啊!”薛夕坤感慨不已,但仍在追问江河市的掌舵人究竟是谁?
黄春江说:“在省委常委会还没有讨论前,你逼我说出来不是犯纪律吗?不过,对你这个病人是个特例,犯就犯一次吧。按理说,如果把省城搬迁的因素考虑在内,从副省长或省委常委中调一个人到江河市任书记比较顺理成章。但是,考虑到江河市情况的复杂,加上我想给李毅这小子压压担子,我的首选方案是让李毅临时主持市委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视情而定,你看如何?”
薛夕坤兴奋得一拳砸在自己的腿上:“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李毅虽然资格上嫩一点,但他的品德、能力、魅力都比我强得多,由他掌舵,我一百个放心,希望省委尽快给我办移交手续吧。”
黄春江用手纸帮薛夕坤擦着从脸上、脖子上冒出的虚汗,心情沉痛地说:“我的同志哥,现在每分钟你都在跟生命赛跑,还顾这些虚礼干什么?你既不必到市委去作告别,也不必到省纪委去上班,所有的仪式都在人缺席的情况下进行。从现在开始,你就一心一意、安安稳稳地在医院治病。至于你的调任文件,发还是要发的,对某些人也许是个交代或安慰吧。你的实际任职,待你身体好转后再定。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怕你成为江河市第二个王仁堪。”
对王仁堪这个名字薛夕坤当然是十分熟悉的。王仁堪为光绪三年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山西学政,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副考官,后入直上书房。因他生性耿直,对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冒颜直谏,认为这是误国殃民之举。慈禧将他贬为江河知府。他在知府任上清廉勤政,奋发有为,造福人民,终因积劳成疾,四十五岁就英年早逝。宫廷虽没有给他追加什么封号,但爱戴他的江河人民早就暗中为他建立了生祠。此刻黄春江提到第二个王仁堪,薛夕坤不知是指他“触怒龙颜”还是“英年早逝”?但不管出于什么考虑,自己能有鞠躬尽瘁的王仁堪之一二就死而无憾了。
黄春江见薛夕坤轻声念着“王仁堪,王仁堪”,内心百感交集,不想再与薛夕坤解释什么,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喂,郑院长嘛,………对,我是春江,请你立即来和平宾馆把薛夕坤接走,……对,从此以后,这个人就全交给你了,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拿你是问……”
不到十分钟,郑院长随救护车来到和平宾馆,来不及与黄春江寒喧,就与医务人员把薛夕坤架上了车,薛夕坤只能在车窗前向黄春江依依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