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欢聚在重阳(二)(第1/1页)日晕第二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李教授,”有一个女同学举手问道:“我从懂事开始,每年过节,妈妈、奶奶、姥姥都要给我一份红纸包着的桂花糕,里面夹着压岁钱,为什么长辈对晚辈也要送糕?”

    李教授和谒地说:孩子,我告诉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种糕都有特殊的内涵,但似乎所有的糕都有“步步高”的含义。长辈给你送糕,是希望你学业上、事业上等各方面都能步步高,长辈的拳拳之心,你可不能忘记。我希望你对长辈有一颗孝心,长大后要好好感恩和回报。如果你十年后能给长辈送上一份重阳糕的话,长辈们会把它视作比金子更珍贵,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糕,还有你的心。

    李教授刚回答完女同学的问题,坐在这位女同学旁边的一个长得胖胖的男生站了起来,问了李教授一个出其不意的问题:“李教授,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父母犯了罪,做子女的应不应该举报?要是……要是举报了,是不是就违背了孝道?”

    这个问题,真让李教授有点为难了,因为他觉得这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也超越了孝道的范畴;同时,他从这个男同学结结巴巴的语言和涨得通红的脸色来看,感到这个孩子提这样的问题可能事出有因。李教授犹豫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温和地问这位学生: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男学生回答:十四岁。

    李教授点了点头,又问: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男学生:我叫霍生兴。

    后面有调皮的学生插嘴道:他爸是:“活阎王”,他是“活生精”(方言为猴子)!

    教室里哄笑了起来,并伴着七嘴八舌。徐志才站起身来,面对学生,脸色严肃,只是用手作了个停止的动作,立即就雅雀无声了。

    李教授请男学生坐下,喝了口茶,清了清嗓门道:刚才这位霍同学才十四岁,还未成年,但提出的问题却耐人寻味,甚至可以说发人深省。在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前,我先讲一个出于春秋的典故,叫“其父攘羊,而儿证之”。说楚国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羊,他的儿子到官府作证,治了父亲的罪。这事一时间议论鼎沸,反响很大。楚国的名士叶公赞扬这位做儿子的正直公道,将来是栋梁之材。孔子却说,在我们鲁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和孔子谁对谁错?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叶公是从法家的理论、治国的角度说明法比天高。而孔子则是从儒家的理论、人伦的角度说明亲情难撕。以我个人的观点,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不主张子女揭发父母,以挬伦理,像“文化大革命”时期一样扼杀亲情。但是,假如父母真的犯了危害社会和他人的滔天大罪,这种父母已丧失了人性,天地皆诛,法律难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已有了明辨是非能力的子女就应该懂得,你对父母的爱就是让他们伏法和忏悔,同时仍要思念、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你这样的孝,就不是常人之孝,而是大孝,是对天下父母之孝。对不起,名位老师和同学,这个话题离我们今天的讲座扯远了一点。下面,我跟大家说一下最后一个问题:关于重阳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道德的关系……

    李教授讲课结束后,徐志才亲自把他扶到车上,代表学校送给他一盆野菊、一包茱萸、一份重阳糕,以示谢意。并叫肖雪开车相送。

    车子开出校门,李教授问肖雪:“刚才这位霍同学,你家长是干什么的?”

    肖雪说:“你父亲是京南区的大老板,叫霍严旺。”

    李教授问:“大老板的儿子怎么会在你们这样的乡镇中学?”

    肖雪说:“因为霍老板在留仙镇有亲戚,有企业,最主要是霍老板的儿子喜欢画画,而且特别喜欢李烨的画。他之所以在这里读书,主要是为了跟李烨老师学画。”

    李教授点点头,沉思不语。

    肖雪有些撒娇地说:“我就不送您到江河市的家了,真接到我家吧,我还要向您讨教一些知识,再说我爹妈都在家对您翘首以待呢。”

    李教授说:“我先回家一趟,给你父母带点礼物,算是我代表小毅吧,他今天还不知忙到几时才能回来,不要失了礼数。”

    肖雪说:“您的礼我早帮您备好了,您放心好了。现在方向盘在我手里,您只能听我的了。”说完,咯咯地发出了清脆的笑声。

    李教授嘘了口气:“既然已落入你的圈套,我就只能任你摆布了。我顺便问一下,你下午有没有空?”

    肖雪说:“有空,徐校长专门放了我半天假,就是要我陪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