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奇妙的“扫黄”(四)(第1/1页)日晕第二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焦尾县为县级市,因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的“焦尾琴”而得名。“焦尾琴”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所创。据史载,蔡邕隐居吴楚之交的观山(今焦尾县境内)、黄山湖一带,并于观山一农家灶堂里抢出一段尚未烧尽的青桐木,制成一张古琴,音色奇绝,因琴尾留有焦痕,故取琴名为“焦尾”。后遂以千年佳话、千年传奇为县名。县委书记殷骏今年四十七岁,身材瘦削,马脸鹰眼,说话嗓门有些沙哑,看上去文质彬彬,实际上是个铁腕人物。

    他本名叫殷警,当小学老师的父亲为他起这个名字,大概是要他警钟长鸣,谨慎处事。没想到他从小就被村上人叫作“阴茎”(殷警的谐音),还有人干脆就叫他“鸡巴”。在学校读书时,老师一喊到“殷警”,教室里就哄堂大笑。可以说,“殷警”这个名字使他从小就受尽了曲辱,而曲辱反倒促使他的性格不断强硬起来。

    二十五岁时,他当上了大队书记。这时,他决定改名,把“警”字改为“骏”字,意即要使自己成为一匹奔驰的骏马。从此,村上人谁要是再敢叫他的旧名,他就往死里整,几次一整,再也没人敢惹他了。发展到后来,别人在他面前不仅不能说“yin茎”、“ji巴”,就连“茎”和“鸡”都不能提,如同朱元璋因当过和尚,避讳“秃”和“亮”一样。

    殷骏三十岁当了团县委书记后,在党校拿了一个大专文凭。此后十七年,他历任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今年年初换届时才提拔为县委书记。焦尾县属齐州市管辖。就在他根据齐州市委的精神,雄心勃勃地规划着焦尾县新的宏伟蓝图时,突然传来了区域调整的消息——焦尾县要划归江河市管辖,他一时难以按受,因为他与齐州市的主要领导关系很铁,方方面面的关系也很顺,而与江河市的领导只是面熟,并无深交,这无疑会影响他今后的发展。他找到齐州市委书记姚南军,说自己想不通,为什么要把焦尾县划给江河市,并表示自己不愿离开焦尾县,不愿离开姚书记。姚书记语生心长地对他说,你的想法我都能理解,我自己也不愿把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儿女送给别人。但是,作为一个党的干部,必须服从大局。省城搬迁是全省的大事,焦尾县划给江河市是大局的需要,容不得半点讨价还价。至于你的去留,我也认真考虑过。你被提拔为县委书记才不到半年,如重新调到别的地方,对焦尾县发展不利,省里也会干涉。听说省委为了顺利完成区域调整,提议焦尾县县委书记要进入江河市常委班子,这对你来说倒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啊。所以,尽管我很欣赏你,但不能耽误你的前程。殷骏听姚书记说得情真意切,再说又能捡到一个从天而降的馅饼,心中感到欣慰。从此,他就寻找机会与江河市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开始接触。他到薛夕坤家拜访时认识了薛贵明。昨天接到薛贵明的电话,他觉得这是与薛家加深感情的极好机会,便狠狠地教训了刘大牛一通,并指令他一定要对薛贵明赔礼道谦,热情服务。万万没想到,这个胆大包天的刘大牛竟是如此地“热情服务”,竟是如此执行他殷骏的指示。刘大牛不仅自己闯下了大祸,还害得他殷骏无法交待。上午十点,他亲自打电话把刘大牛叫到了自己办公室。

    刘大牛进门后看着殷骏阴沉的脸,心中惴惴不安。他明白,殷骏虽然长得瘦小,却是个外柔内刚之人,骨子里比他刘大牛要霸气得多。刘大牛遇到殷骏这样的人,用当地的土话来说,就是吃生米的遇到了吃毛稻的。好在刘大牛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加之有江河市有关领导暗中支持,底气稍有增加。他在殷骏办公室对面的双人沙发上坐下,咳嗽一声,主动先开了口:“殷书记,看你这神情我是捅了大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