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春节奇事频(六)(第1/1页)日晕第二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徐志才这下子可真急了,他一推眼镜,有些结巴地说:“小研,你……你别往自己丈夫身上泼脏水。李书记的政治主张是对我……有影响,可我是在独立思考,想为农民呐喊一下。我尊重李书记但不会拍马逢合,这辈子我……我……我……除了教书其他什么都不想干。我牢记康熙皇帝的一句话,文人应以才情驰扬天下,不能以才情投机天下!驰扬天下者,可傲然天下;投机天下者,必会被天下所轻。”
众人对徐志才引用的最后一句警世恒言拍手称好,唯有胡静不以为然:“康熙帝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别的场,有几个文人不靠投机而取得成功的?又有几个文人凭才情傲然天下而有好下场的?所以,我的儿子长大了决不能做迂腐的‘文人’,而要做统治‘文人’的——”她本来想说“朕”的,权衡了一下还是用了“将军”两字。
“不是‘太子’吗?怎么今天降成‘将军’了?再降下去,说不定就成了霍严旺式的人物了。”李毅讥讽道。
“我的儿子要是变成霍严旺式的人物,本宫一定大义不灭亲,手刃骨肉。不过,霍严旺的凶残毕竟是赤裸裸的,他与那些戴着伪善面目、为一己之利置万千百姓于死地的权贵们相比,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胡静似乎振振有词。
何光明觉得妻子在领导面前说话有些过份,连连咳嗽示意她收敛一点。
李烨接过话头:“说到霍严旺,我就更加看到了人性的复要性。他的凶残自然不必多言,可他送儿子跟我学画时,对我倒是十分恭敬的;另外,他把儿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他儿子也真太可惜了,本是个杰出的绘画天才,父亲一出事,他孤苦伶仃,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我很同情他,也很喜欢他。李书记,如果您认为没有太大的政治影响的话,我想收他为干儿子。”
李毅本想与胡静沟通一下,听李烨谈到霍晋严旺的儿子,心中豁然一亮,便暂时抛开胡静,对李烨说:“李老师,对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跟你个别聊聊。”他向肖雪和在场的客人打了个招呼,带着李烨来到他和肖雪的卧室。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后,李毅把霍生兴生病住院的事向李烨说了一下。
李烨显得很焦急,说吃过晚饭后一定要去看他。
李毅说自己会派车送她去,但是,他想先了解一下有关情况。他问李烨:平时送霍生兴学画,一般是霍严旺还是他的部下或家人?李烨说,开始时都是他的部下,学了半年后他看到儿子进步神速,又听我说他儿子是个绘画天才,就开始经常自己送了。霍严旺潜逃出国后,他儿子便一个人打的来我这里。李毅问:霍严旺出国后有没有以什么特别方式与你联系过?李烨说没有。李毅说:你收霍生兴为干儿子有政治风险,一定要郑重考虑。李烨沉思良久,说:有件事从情义上我不该对您讲,但从社会责任上我又不得不告诉您。据霍生兴讲,霍严旺临出国前对身边的人包括妻子、父母、亲戚、部下一个都不信任,唯独信任自己的儿子。他给儿子脖子上系了一个白玉挂件,要儿子二十四小时不离身,不对任何人透露,如果哪一天儿子听到他被人追杀或被政府处决,就把这个挂件亲自交给江河市委书记薛夕坤,说这件东西可以救他的命。霍生兴一是因为担惊受怕,二是因为把我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母亲,就把这件东西叫我保管。我之所以要收他做干儿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对得起他对我的这种信任。但是,我知道这件东西可能隐藏着极大的秘密,不对您说出来心中不安。
李毅听了李烨的叙述,接连了两支烟,语气郑重地对她说:“李老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把这么重要的事告诉了我。关于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的位置,我相信你分得清、摆得正,再说霍严旺现在已经处于绝境,这件东西应给政府。两天内我会陪同薛夕坤书记来你这里取。考虑到官场上关系复杂,希望你除了我和薛书记外,再也不能对其他任何人透露此事,包括霍生兴本人,因为他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这样做既是保密的需要,也是为你和霍生兴的安全考虑。”
李烨表示同意。
这时,楼下响起了肖雪清脆的声音:“请二位加快密谈进程,下面等着开席!”
李毅道:“快结束了。你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怕我与李老师密谈时间长了出什么事故?”
肖雪格格笑了起来:“你俩在一起要是能出什么事故,这就是世界第九奇迹了,我巴不得好好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