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扫墓拳拳心(三)(第1/1页)日晕第二部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第三个来到郭素贞墓前的是温志成。

    温志成在向郭素贞献了一束“天堂鸟”、鞠了三个躬后,仍久久站在她的墓前。他首先要向她谢罪。是他,为了加深与龚春阳的友谊,主动带郭素贞到帝陵县与时任县委书记的龚春阳喝酒助兴,埋下祸根;是他,为了在龙年换届之际求得龚春阳的帮助,又把郭素贞带到歌舞厅陪龚春阳跳舞,使龚春阳的邪恶之火越烧越旺。他当时把龚春阳视为兄弟和政治盟友,没想到正是他无意中的穿针引线把郭素贞一步步推向了万丈深渊。他感到自己对郭素贞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对龚春阳夺走并害死了自己心系已久的女人切齿痛恨。为此,他把与龚春阳十多年的所谓友情瞬间埋葬,第一个向市委领导控诉了龚春阳的罪责,向省委调查组揭发了龚春阳的经济问题。仅仅做这些事,他觉得还远远不能解脱他对郭素贞的负罪感。

    温志成还在请求郭素贞的亡灵对他宽恕。他与郭素贞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从见到郭素贞的第一眼起,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魂牵梦绕,缱绻难舍,他视她为心中的嫦娥,万般呵护。他曾一次又一次作着引诱她、占有她的计划,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并非主要是因为他的胆怯和弱智,而是因为他更多地被郭素贞的气质和品德所折服。他在无法占有她的情况下,有时将她视为女儿,对她有一种慈父般的真诚爱护。当这种“慈父”的情操占上风时,他为自己猥琐卑下的念头而汗颜,可是,他的情操并不经常是这么高尚,占据他内心最多的时候,还是希望得到郭素贞的欢心,占有她的肉体。尽管他明知这是一种梦想,可这种梦想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现在,面对郭素贞的墓碑,他既在祈求郭素贞的宽恕,同时又在缅怀他的梦想。

    温志成还在郭素贞墓前净化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就思想理论层次而论,江河市乃至南吴省没有几个人层次能与他相比,也没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对政治和官场看得如此深如此透。但是,思维和理论层次的东西要付诸实现,除了机遇之外,主要还得把握好火候,还得不顾任何廉耻和风险地大胆行动,而他之所以在仕途上难以飞黄腾达,欠缺的正是这一步。这不仅仅是个性问题,还与道德底线密切相关。他承认自己是思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但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他在道德底线上比那些飞黄腾达的人要胜出一筹。他有无数次可以顺利地把郭素贞作为政治交易的工具,可除了偶然一闪的念头,他实在不忍心如此卑鄙狠毒地付诸行动!郭素贞的死,虽没有完全泯灭他的政治野心,可他对仕途看得比以前淡漠了许多,他不想再靠玩弄权术求得卑鄙者的通行证!仕途实在无望,他就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学问。他觉得这种迟来的还算明净的感悟,除了自己的经历,还得感谢郭素贞用生命给了他警醒……

    第四个来到郭素贞墓前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与解正现在同为一个办公室的唐散之。

    唐散之是从市政府办公室调到社科联的,他当然不可能不认识郭素贞,可他真的与郭素贞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见面都没有点过一下头,说过一句话。他初见郭素贞时,心中暗想他活到今日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沉鱼落雁之貌,闭目羞花之美,但他自知自己是个其貌不扬、没有出息的落拓文人,从来就没有对她抱过任何非分之想。他脑海中偶尔掠过她的影子,只是作为一种偶像,一种美的图腾。他今天来这里扫墓后并没有随家人回去,而是在路边的商店里买了一束白莲花放在郭素贞的照片旁,鲜花上没有署名,他也没有向郭素贞鞠躬,只是默默地凝视着她的照片,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这么久地面对她。良久,他嘴角抽搐了一下,吟起了即兴为她填的一首词:

    江城子?天女

    山川满目泪龙钟,梦魂空,瞬间中。天女归去,云缝失惊鸿。且看灵园松菊在,摇曳里,起葱茏。

    吟完诗,唐散之突然哽咽起来,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她生前与她没有任何联系,而在她死后蓦然感觉少了什么,他想控制住这种悲情,可越想控制就越是控制不住,终于由哽咽转为哭泣,哭声由小到大,引来了许多围观者。

    有认识唐散之的对他说:“你与郭素贞非亲非故,为何如此悲伤?”

    唐散之回道:“我是与她非亲非故,我只是冲着她的青春,冲着她的美丽,冲着她的善良,冲着她的无辜而哭!一个如此年轻、鲜活、品貌无双的生命骤然消失,死后还被埋葬在墓群最底层,这是谁之过?谁之过?谁之过?”

    围观者被唐散之如此纯粹的悲情所打动,对郭素贞如此不幸的遭遇所怜悯,有的向她墓前献上鲜花,有的向她默哀,有的向她鞠躬,倾刻之间,围观的队伍越来越庞大……